2021年寧夏石嘴山市六校聯考中考語文模擬試卷(B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和運用。
-
1.默寫。
(1)
(2)水何澹澹,
(3)
(4)潮平兩岸闊,
(5)
(6)紛紛暮雪下轅門,
(7)
(8)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中“
(9)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說,雖然一點食物即可關乎生死,但若“
(10)《滿江紅》中秋瑾化用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兩句,來表達自己對前途的擔心和憂慮的句子是“
(11)王維《使至塞上》通過寫景來交代行蹤,暗示了詩人內心激憤抑郁之情的詩句是:組卷:8引用:2難度:0.7 -
2.閱讀名著片段,回答問題。
那人趁著機會,滾下山崖,伏在那里又變,變一座土地廟兒。大張著口,似個廟門,牙齒變做門扇;舌頭變做菩薩;眼睛變做窗欞。只有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后面,變做一根旗桿。真君趕到崖下,不見打倒的鴇鳥,只有一間小廟。急睜鳳眼,仔細看之,見旗桿立在后面,笑道:“是這猢猻了!他今又在哪里哄我。”
上文中的“那人”是組卷:233引用:18難度:0.8 -
3.閱讀下面語段,按要求答題。
中華文化
閱讀經典作品,傳承民族文化,我們可以走進先賢心靈,mù ___浴思想的光輝;可以跨越歷史時空,接受文明的洗禮;可以
--節選自《語文報》2019年中考作文版,有刪改(1)給語段中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①滄桑
②mù
(2)結合語境選擇恰當的成語,將字母序號填寫在相應的位置上。
(3)對文中加點的“裝備”一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指實現民族復興所需要的外部條件。
B.指實現民族復興的文化財富和精神力量。
C.指實現民族復興所建立的規章制度和行為規范。
D.指實現民族復興的相關配備,如武器、軍裝、器材等。
(4)仿照畫線句,在橫線上補寫一個句子,使之與前兩句構成一組排比句。組卷:177引用:10難度:0.8 -
4.將下面六個句子搭配成完整的三副對聯。要求先上聯后下聯。(只填序號)
①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四面云山都到眼 ③孤帆渺渺霧中漂
④碧水悠悠云上臥 ⑤金石文章空八代 ⑥萬家燈火總關心組卷:5引用:2難度:0.4 -
5.依次填入橫線處最恰當的一組是( )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中國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語重心長的囑托,飽含深情的期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①練就過硬本領
②堅定理想信念
③投身強國偉業
④站穩人民立場A.④①③② B.④②①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組卷:2引用:2難度:0.6
二、閱讀。
-
14.閱讀。
一個人的麥田 ①我讀高三的時候,在我們那個地方,盛行陪讀,我所在的那個班,一半以上的家長都在陪讀,而我,似乎是一個孤獨的“另類”,因為,整整三年,我的父親從未到學校來看過我。我雖然并不奢想父親陪讀,可見到那些陪讀的父母,心里還是隱隱發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親對我有著別樣的期待,我并不是孤軍作戰。
②高考前兩天,學校讓我們自己調整。我調轉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閉關苦讀,我和時節完全脫鉤。回到家才驚訝地發現,滿地金黃,漫天麥香,已到收麥季節。時向過得真快,更讓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親已經開始佝僂,滿頭白發了。
③對于我的火線回歸,父親很欣慰。“上陣父子兵”,麥收是父親最重要的戰役。多年來,我們一直并肩作戰,把時光打得顆粒歸倉。父親拿起一把鐮刀,試試鋒刃,遞給我:今年麥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過去割麥,是跟在收割機后,零打碎敲,對抗性為零;現在回到冷兵器時代,和麥子打“陣地戰”,我還真有些力不從心。我接過鐮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親那樣游刃有余。
④六月,陽光如熾。我不時直起腰,沿著脊梁溝,汗水一瀉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風的小麥,那把鐮刀臨陣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滿水泡。我暴露在麥芒般刺眼的陽光里,孤立無援。父親卻像個無堅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這里,父親總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認,這片麥田是父親的主場,我則是他一個人的啦啦隊。
⑤田間休息,我給父親端上了茶水。父親看看我的手:“使不慣?別攥太緊,和拿筆一樣。”我點點頭。父親可以在他的麥田縱橫馳騁,只是他沒能教會我,或者說,他壓根兒就沒有想過要教會我。
⑥喝罷水,父親問我:“快高考了吧?”我說:“后天。”父親怔住,滿身的汗珠也如麥粒般靜止。父親拿毛巾擦拭著我的額頭,似乎要把我濕漉漉的疲憊趕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著吧,別累著,高考才是你該干的事。養足精神去收你的麥子,那個我幫不上。”
⑦父親又開始埋首割麥,把對我的歉意,肆虐在麥子身上。在這里,鐮刀是筆,麥子是墨,麥田是紙,父親在麥田揮毫潑墨。麥收是父親的高考,更是為我而設的特殊陪考!
⑧陽光烘烤著麥田。我拖著沉沉的步子,羞愧地以備戰高考的名義溜號。父親佇立著,像一株碩大的麥穗。滿身滾圓的汗珠,如麥子般飽滿,刺痛著我的眼。麥子是父親的汗珠,而我是其中最大的一株吧。
⑨正如麥田是父親一個人的戰場,高考是我一個人的麥田!看著同學被父母簇擁著走向考場,我沒有絲毫嫉妒和埋怨。因為我并不孤獨,從故鄉到小城,我和父親在并肩作戰。考場上,我在恣意揮毫;麥田里,父親在揮汗如雨。我們在各自的麥田里收獲著自己的“麥子”。
⑩那年,我考取一所重點院校。以后,求學,工作,一路櫛風沐雨。我始終沒有忘記,我是一株趕考的麥子,我有我的麥田,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親的期望,顆粒歸倉。
(選自《意林》,作者洛水,有改動)(1)依據文章內容,填寫下表。情節 “我”的心理或表現 父親的心理或表現 回家 驚訝 ① ② 力不從心 游刃有余 交流 羞愧 ③ 考試 ④ 揮汗如雨
(3)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第⑦自然段畫線的句子。
麥收是父親的高考,更是為我而設的特殊陪考!
(4)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第①段中“別樣的期待”是指父親期望“我”回家跟他一起并肩作戰,打好麥收戰役。
B.第②段中“我”“措手不及”,既是感嘆時間過得快,也是感嘆父親變化大。
C.第⑨段寫自己“沒有絲毫嫉妒和埋怨”,主要是父親告訴“我”,他的任務是麥收,高考是“我”一個人的事,他幫不上忙。
D.文章敘述了高考前“我”和父親一起割麥的情形,寫出了“我”的感受和啟示。
E.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樸實的勞動者形象,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樹立了榜樣。
(5)文章標題“一個人的麥田”有何含義?請結合文章主題和下面的“鏈接材料”所述的情形,說說你對“陪讀現象”的看法。
【鏈接材料】大部分學校特別是名校的周邊,生活著“陪讀”一族。這些陪讀的父母,有的放棄自己寬敞舒適的安樂窩,租住在學校周邊狹小的出租屋里;有的甚至辭掉自己的工作,犧牲自己的事業,全身心照顧子女的學習與生活……組卷:7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
-
15.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梁啟超《最苦與最樂》)
雖然我們的工作條件帶給我們許多困難,但是我們仍然覺得很快樂。(艾芙?居里《美麗的顏色》)
你對“樂”有怎樣的認識與思考?或者,在學習與生活中,你有那些關于“樂”的經歷和感悟?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與要求】
(1)自擬題目,自選文體;(2)文中不要出現透露你個人身份的信息; (3)抄襲是不良行為,請不要照搬別人的文章。組卷:216引用:2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