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河南省名校聯盟高三(下)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20 4:0:2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如圖為生物體內3種有機分子的結構,其中①僅存在于植物細胞中,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最可能存在于葉肉細胞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 B.②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吡羅紅可使其呈現紅色 C.③的合成總是伴隨著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D.②和③的分子組成上都含有五碳糖 組卷:51引用:6難度:0.7 -
2.胃內的酸性環境是通過H+-K+泵維持的。人進食后,胃壁細胞質中含有H+-K+泵的囊泡會轉移到細胞膜上。胃壁細胞通過H+-K+泵催化ATP水解釋放能量,向胃液中分泌H+同時吸收K+.細胞內K+又可經通道蛋白順濃度進入胃腔。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H+-K+泵同時具有酶和載體蛋白的功能,其形成與內質網、高爾基體密切相關 B.H+-K+泵專一性轉運兩種離子與其結構的特異性有關 C.H+和K+在胃壁細胞中的跨膜運輸方式均需消耗能量 D.抑制H+-K+泵功能的藥物可用來有效的減少胃酸的分泌 組卷:108引用:25難度:0.7 -
3.一般說來,適當延長低溫處理時間,能促進木本植物的種子萌發,解除休眠。如圖所示為山毛櫸種子在低溫濕潤的條件處理過程中各種激素含量隨處理時間的變化情況,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濕潤條件可能使種子新陳代謝加快,加速種子萌發 B.種子萌發主要是細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共同調節的結果 C.三種植物激素之間既存在拮抗作用又存在協同作用 D.低溫濕潤引起激素變化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4.研究者觀察到某一雄性哺乳動物(2n=24)處于四分體時期的初級精母細胞中的兩對同源染色體發生了特殊的聯會現象,形成了如圖所示的“四射體”,圖中的字母為染色體區段的標號,數字為染色體的標號。若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四射體”的4條染色體隨機的兩兩分離,并且只有遺傳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以下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
A.除去“四射體”外,處于四分體時期的該初級精母細胞中還有10個四分體 B.出現“四射體”的原因是s-s、w-w、t-t、v-v 均為同源區段,所以發生聯會 C.若不考慮致死,從染色體的組合(①-④組合)來看,該動物能產生6種精子 D.由于只有遺傳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推測該動物產生的精子有 會致死14組卷:61引用:7難度:0.7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
11.請回答下列利用微生物發酵制作食品的相關問題:
(1)果酒制作離不開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型微生物,在
(2)在變酸的酒的表面可以觀察到一層白色菌膜,其形成原因是
(3)民間制作腐乳時,當豆腐上長出毛霉后,要對豆腐進行裝瓶,制作后期要加入酒和鹵湯,其中酒含量一般控制在
(4)工業化生產以上食品,需要對微生物進行純化。不同微生物培養的溫度和時間往往不同,可以每隔24小時統計一次菌落數目,選取組卷:15引用:2難度:0.7
[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
12.H18雜交瘤細胞在培養過程中的凋亡現象制約著生產能力的提高.通過基因工程可改造H18雜交瘤細胞的抗凋亡能力,相關步驟如下:
①細胞培養:將人肝癌細胞在含10%小牛血清的培養液中培養.一段時間后,用胰蛋白酶處理培養液,漂洗后調整細胞懸液濃度為1×107個?mL-1.
②免疫小鼠:向小鼠體內注射肝癌細胞懸液0.8mL,以后每隔2周免疫1次,共3次,最后一次免疫后3天,取脾臟制成細胞懸液備用.
③細胞融合及篩選:將脾臟細胞懸液和骨髓瘤細胞懸液在50%PEG作用下進行融合,篩選出能產生抗人肝癌單克隆抗體HAb18的H18雜交瘤細胞.
④改造H18雜交瘤細胞:利用PCR技術獲得小鼠的bcl-XL基因(抗凋亡基因),構建表達載體,通過脂質體法導入H18雜交瘤細胞,再篩選出抗凋亡能力明顯提高的H18雜交瘤細胞.
請分析回答:
(1)步驟①肝癌細胞合成培養液中特有的成分是
(2)步驟②中,肝癌細胞免疫小鼠需在一定時間內間隔注射3次,其目的是
(3)步驟③中,除了用50%PEG促進細胞融合外,常用的生物誘導因素是
(4)與普通抗肝癌藥物相比,用抗人肝癌單克隆抗體HAb18與相應抗癌藥物結合制成的“生物導彈”治療肝癌的主要優點是
(5)乙醇有誘導細胞凋亡的作用.為了建立H18雜交瘤細胞凋亡檢測模型,科研人員利用不同濃度的乙醇溶液誘導H18雜交瘤細胞凋亡,其結果如圖所示.抗凋亡細胞株的建立與篩選應選擇的誘導條件是組卷:13引用: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