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云南省文山州馬關一中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7/9 8:0:8

          一、單選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

          • 1.如圖表示正常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5引用:4難度:0.7
          • 2.如圖為一個反射弧的結構模式圖,當剪斷神經元與骨骼肌的聯系,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組卷:35引用:7難度:0.7
          • 3.下列關于免疫系統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4難度:0.6
          • 4.如圖是免疫調節過程的部分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引用:3難度:0.7
          • 5.獼猴桃果實采摘后,置于常溫下貯藏,所測得果實內的ABA(脫落酸)及其他相關生理生化指標所發生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5難度:0.7
          • 6.如圖為一富營養化河流生態修復工程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5引用:8難度:0.7
          • 7.圖1為植食性昆蟲遷入該生態系統后的種群數量增長速率變化曲線,圖2為λ(λ是當年種群數量與前一年種群數量的比值)隨時間的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3引用:10難度:0.9
          • 8.如圖為膝反射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3引用:2難度:0.7
          • 9.下列關于統計菌落數目的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6引用:3難度:0.7
          • 10.如圖為人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過程,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器官,a、b、c表示三種不同的激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40引用:5難度:0.6
          • 11.下列有關反饋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4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

          • 34.某生物實驗小組將酵母菌接種到裝有10mL液體培養基的試管中,通氣培養并定時取樣計數,然后繪制增長曲線。圖1是小組成員用血細胞計數板觀察到的培養結果(樣液稀釋10倍,血細胞計數板規格1mm×1mm×0.1mm),圖2曲線a、b是兩批次酵母菌培養的結果。

            (1)取樣時應先振蕩試管,原因是
             
            。制片時應該在蓋蓋玻片
             
            (選填“前”“后”)滴加樣液。
            (2)在計數前常采用臺盼藍染液染色,若細胞被染成藍色,則
             
            (選填“需要”“不需要”) 計數。計數時若圖1雙線邊內有4個細胞為藍色,此時試管中酵母菌數量約為
             
            個。
            (3)比較圖2中t1時兩批次培養的種群增長速率、種內斗爭的強度以及t2時兩批培養液中營養物質的剩余量依次是
             
             
             
            。(選填“a>b”“a=b”“a<b”)
            (4)若在t2后繼續培養,最終發現種群的數量均會下降,可能的原因有
             

            組卷:44引用:6難度:0.6
          • 35.回答下列有關遺傳信息傳遞與表達的問題。
            野生型大腸桿菌(E.coli)具有完整的LacZ基因,該基因編碼的β-半乳糖苷酶由α片段和ω片段兩部分組成,兩部分均存在時可將無色化合物X-gal“切割”成半乳糖和深藍色的物質5-溴-4-靛藍,從而使整個菌落變為藍色。DH5α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一種大腸桿菌誘變菌株,對氨芐青霉素敏感,其LacZ基因中編碼ω片段的序列仍然保留,但編碼α片段的序列缺失。
            (1)LacZ基因控制β-半乳糖苷酶合成的過程主要包括
             
             
            兩個環節。
            (2)某研究小組構建了質粒pXY-1,如圖甲所示,該質粒含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和編碼大腸桿菌β-半乳糖苷酶α片段的基因片段LacZ。圖乙顯示的則是NasⅠ、HpaⅡ和KasⅠ三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表示切割位點)。若以該質粒作為運載體,將外源目的基因(圖丙)導入大腸桿菌DH5α菌株,在構建重組質粒時應選用的限制酶是
             
            。此外,還需用到的另一種酶是
             

                  
            (3)(不定項)若用含有氨芐青霉素和X-gal的固體培養基篩選導入了pXY-1質粒的DH5α大腸桿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沒有導入任何質粒的DH5α大腸桿菌可以在該培養基上生長且菌落為白色
            B.導入了pXY-1空載體質粒的DH5α大腸桿菌可以在該培養基上生長且菌落為藍色
            C.導入了pXY-1重組質粒的DH5α大腸桿菌可以在該培養基上生長且菌落為白色
            D.導入了pXY-1重組質粒的DH5α大腸桿菌可以在該培養基上生長且菌落為藍色
            (4)現從(3)中的固體培養基平板上挑取一個重組菌落,經擴大培養后提取質粒,分別用不同的限制酶處理并對酶切產物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如表所示:
            所用限制性內切酶 所得條帶長度
            BamHⅠ、ScaⅠ雙酶切 1230bp、2770bp
            HpaⅡ、ScaⅠ雙酶切 460bp、1240bp、xbp
            據此可知,目的基因全長為
             
            bp,在其內部存在
             
            (填限制酶名稱)的切割位點,表中字母x代表的數值應為
             

            組卷:3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