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統編版: 選擇性必修中冊
          教材版本
          統編版 人教新版 蘇教新版 魯人新版 粵教新版 語文新版 北師大新版 華師大版
          年級
          必修上冊 必修下冊 選擇性必修上冊 選擇性必修中冊 選擇性必修下冊
          更多>>
          已完結
          熱點預測 中考復習 熱搜題專練
          瀏覽次數:1022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已完結
          熱點預測 中考復習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255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 21.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
            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①。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②。
            塞上長城空自許③,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④,千載誰堪伯仲間⑤?(1)下列關于陸游《書憤》一詩的解析有誤的兩項是
             

            A.《書憤》全詩感情沉郁,氣韻渾厚,寫景與抒情有明顯的界限,顯然得力于杜甫。
            B.首聯回顧年少時氣涌如山,立下恢復中原的雄心壯志,如今看來,深感此志難成。
            C.頷聯一方面贊揚歷史上兩次輝煌的勝利,一方面追述平生最難忘的兩段征戰生涯。
            D.頸聯意氣風發,暗用邊塞名將李廣、范仲淹自比,對于能夠保國御敵,深感自豪。
            E.尾聯贊揚孔明;并藉古諷今,譏刺朝中無人主持北伐。
            (2)“書憤“之“憤“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過什么樣的表現手法呈現出來的?

            發布:2024/12/20 0:0:1組卷:39引用:5難度:0.5
          • 2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發布:2024/12/19 23:30:5組卷:10引用:5難度:0.6
          • 23.下列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發布:2024/12/19 22:0:1組卷:51引用:4難度:0.8
          • 24.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發布:2024/12/19 21:30:2組卷:20引用:8難度:0.9
          • 2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現如今,“IP電影”已成為電影圈最火的概念。“IP電影”以燎原之勢攻占了“五一檔”“暑期檔”“國慶檔”“賀歲檔”等重要檔期。放眼望去,“IP電影”無處不在。那么,“IP電影”到底是什么電影?簡單說來,IP就是知識產權,可以是一首歌,一部網絡小說、一部廣播劇、一臺話劇,或是某個經典的人物形象,哪怕只是一個名字、一個短語,把它們改編成電影的影視版權,就可以稱作IP了。
            【材料二】
                  在話劇市場一直穩步成長的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手握22部原創話劇IP(知識產權IntellectualProperty),憑借《夏洛特煩惱》的成功,其成長空間一下子被打開了。在國內電影IP熱潮下,話劇改編電影前景廣闊。
            《夏洛特煩惱》的成功源于當下的IP熱潮。在熱門小說、熱門網絡劇、熱門電視劇,甚至一首歌都被改編成電影的當下,質量上乘又與電影有著天然聯系的話劇有望成為電影改編的下一個洼地,一批話劇正在被改編成電影。華泰證券指出,今年國慶檔的影片集中體現了娛樂內容產業的幾大趨勢,其中之一便是IP正成為市場的敲門磚,國慶檔排名前三的《夏洛特煩惱》《港囧》《九層妖塔》均帶有IP光環。
                  自9月30日上映以來,《夏洛特煩惱》票房一路飆升,最后以832萬元的優勢超越《港囧》,將國慶檔票房冠軍收入囊中。這不能不說是一場由IP帶來的口碑的勝利,也是中國電影在自媒體時代發展的大趨勢。
                  無論從IP背景、導演與演員陣容以及制作投入上來看,《夏洛特煩惱》都難與《港囧》和《九層妖塔》媲美,其逆襲靠的是實實在在的口碑,尤其是觀眾自發的力量,這點與暑期熱映的《大圣歸來》有一定相似之處。
                  開心麻花總裁劉洪濤稱,“話劇和話劇是不一樣的,并不是每一部話劇都適合改編成電影,還要看它是不是大眾化的產品。我們的話劇一開始就是面向大眾的,做的是商業話劇。同時,我們的話劇一演就是幾百場甚至上千場,是真正經過市場考驗的,有市場的基礎在這里,改編成電影的風險是很低的。”
                  當然,有好的IP,還要把IP用好。IP具備的粉絲基礎,使影片在上映初期可以獲得關注,但最終的票房還是取決于對IP的運營能力。《九層妖塔》就成為了IP運營的一個反面教材,該片只借《鬼吹燈》的噱頭,故事改編薄弱,把盜墓片拍成了怪獸片,使得前期聚攏的人氣快速流失,票房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取材于《中國證券報》)【材料三】
                  時光網:原著本身有很多讀者和粉絲,導演是如何拿捏改編程度的?
                  烏爾善①:小說和電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媒介,不可能把小說照搬拍一遍就成了好電影。首先要有優秀原創IP基礎。《鬼吹燈》有8本小說,拍100集電視劇都裝不下。但電影其實只有兩小時,要講成一個適合兩小時的故事,是個很技術性的工作。如果想把一部好的小說變成一部好的電影,要抓到小說最本質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并把它變成一個電影的結構,不可能有照搬原著就成功的電影。
                  在拍之前,一是要了解類型電影的特質。中國之前沒有拍過探險電影,沒有編劇寫過探險電影的劇本,我也沒有拍探險電影的經歷,我們面對一個同樣的問題,什么是探險電影?什么是中國人的探險電影?什么是鬼吹燈改編出的探險電影?這三個問題要問自己很多遍。一是探險電影的規則是什么。之前把自己能找到的探險電影全部認真看完并做影片分析,像《古墓麗影》系列,《木乃伊》系列等等,找到它們共同的規律,它們作為探險類型有什么基本的法則,類型特質,人物關系如何設置,有哪些要素是不可能回避的,這些東西弄清之后,我寫了篇論文交給編劇,有哪些要素,要根據這些規則去創作。
                  其次是把原創IP《鬼吹燈》8本小說讀幾遍,整理出它最有意思、最核心、最本質的特點。把這兩方面做一個結合,把這些小說提供的豐富的元素變成電影可以展現的故事核心,能夠用兩個小時講清楚,講精彩。
            時光網:和十分受歡迎且廣為傳播的原著小說作者合作,有何利弊?原著作者、改編編劇以及你自己,在對劇本的把控方面,是如何分配合作的?
                  烏爾善:請原作者來參加劇本創作是我的建議,作為原創IP的小說是很有想象力的,與電影類型特質吻合的原創IP小說才能改編成電影。天下霸唱②能把很多復雜的中國人的神話傳說、民間傳奇混合在一個有意思的故事當中,創造了幾個生動的特別有魅力和質感人物。請天下霸唱過來就能保證這些東西是原汁原味的,但是同時天下霸唱又不是電影編劇,他只是一個自由寫作的作家,喜歡看電影,但對電影創作還是很敬畏,所以很多關鍵的設置會征求他的意見。但是更主要的還是跟編劇合作。編劇本身更有電影創作經驗。天下霸唱提供了很多重要的設計,他很有想象力。這樣我就把職業編劇和原著作者做一個配合,關鍵的處理點上,天下霸唱會想出很多特別有想象力的解決方案,特別有意思的設置,我們再把它們合理地融入劇本中。
            注:①烏爾善:電影《鬼吹燈之尋龍訣》導演,電影票房近16億。②天下霸唱:張牧野,天津人,被稱為中國最具想象力的作家,其代表作《鬼吹燈》系列小說風靡一時。
            (取材于Mtime時光網文章)【材料四】
                  在經歷了幾輪的口誅筆伐之后,“IP熱”有降溫趨勢。但隨著IP改編的作品《太子妃》的熱播,又為“IP熱”添了一把柴。由此可見,雖然“IP熱”在未來會被原創打敗,但業已形成的“IP依賴”,幾年內仍然不會消除。
            《太子妃》的成功,在于制作者只是從IP那里拿來了創意和基本劇情,在拍攝的過程中,往劇作中灌注了年輕一代的表達方式。其劇情,每時每刻都感受到當下年輕人的語言、審美與價值觀,因此觀眾才會全盤接受它,包括無法用“瑕疵”形容的缺憾之處,也照樣笑納。
                  都言IP垃圾多,但《太子妃》為那些不是一流的IP提供了一個出路,即影像制作者會在文字寫作者的基礎上,往故事里灌注更多符合娛樂要素的東西,通過二度創作的方式,把一些非精品IP變成受歡迎的劇集。這對影視業和IP生產者都是個好消息,也是影視工業化的一個必經途徑——分工明確,各取所長,合力完成,達成商業利益最大化。
            《太子妃》是影視業冷靜看待“IP熱”的結果,雖然仍在使用IP,但使用的方式已經和從前有些不一樣了。電影也是一樣,陸川導演的《九層妖塔》和烏爾善導演的《尋龍訣》,故事靈感、主要劇情都是來自超級IP《鬼吹燈》,是典型的“IP依賴”作品,如果沒有《鬼吹燈》這個IP號召力在前,兩部電影的關注度會少許多,《鬼吹燈》這3個字起碼為影片省掉了上億元的宣傳費。
            《九層妖塔》與《尋龍訣》公映后評價不一,但兩部電影的共同價值是,為魔幻類型題材找到一條可行性很強的改編之路。以后,青春、愛情類的IP開發價值不會太大,但對于魔幻、穿越等類型特征非常明顯的影視作品來說,IP仍是重要的靈感源泉。
            《鬼吹燈》《盜墓筆記》這一類的IP作品之所以影響力如此巨大,是因為它們與讀者、觀眾離得比較近,講的是近現代故事,用的是網絡語言,融入的情感也是當下模式的。中國古代有《搜神記》《山海經》《世說新語》《閱微草堂筆記》等海量神怪志異小說,每個都是大IP,一旦這個文化寶庫被創作者們盡情挖掘,衍生于網絡的IP就會被徹底拋棄,“IP依賴”才會被真正治愈。
            (取材于《中國青年報》)(1)下列各句表述符合材料內容的一項是
             

            A.由于國內電影IP背景話劇改編電影前景廣闊,因此《夏洛特煩惱》成功。
            B.《大圣歸來》的熱映靠的是實實在在的口碑,與《夏洛特煩惱》成功相似。
            C.劉洪濤認為只要經過市場考驗的面向大眾的話劇,就必能成功改編為電影。
            D.《夏洛特煩惱》《港囧》《九層妖塔》成功運營IP,造就國慶檔票房前三。
            (2)下列關于材料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擇優秀原創IP,尊重原作者意見,結合神話傳說、民間傳說創造故事人物,編劇自身擁有豐富的電影創作經驗,這些均是烏爾善改編成功經驗所在。
            B.在目前“IP依賴”境況下,如能成功地使用IP的號召力,則可以喚起更高的市場關注度,同時還可節省客觀的宣傳費用。
            C.《太子妃》證明即使不是一流IP,通過符合年輕一代的表達方式的二度創作也可以變成受歡迎的劇集。
            D.雖然“IP”風靡一時,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它依然會被原創打敗。
            (3)根據上述三則材料,簡要分析如何完成一個成功的電影IP?

            發布:2024/12/19 20:30:1組卷:0引用:4難度:0.6
          • 26.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發布:2024/12/19 18:0:2組卷:17引用:4難度:0.8
          • 2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史記》對于中華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民族精神不是抽象空洞的,是由無數個實實在在的個體身上所體現的精神而形成的。《史記》中大量的優秀人物,在支撐民族大廈過程中起了中堅作用,對民族精神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司馬遷第一次把中華民族三千年歷史納入巨大而又有系統性的載體之中。《史記》是紀傳體著作,以人為核心反映歷史的變化,所以,民族精神的展現主要通過各階層人物來實現。本紀、世家、列傳三體各有側重,從不同的層面展現帝王、貴族、社會各階層的人物。三體的開篇——本紀開篇《五帝本紀》、世家第一篇《吳太伯世家》、列傳第一篇《伯夷列傳》頗有深意,它們具有共同的思想特征,即以“德”“義”立意,已經體現出我們民族“崇尚德義”等價值追求。一些高官厚祿之人沒有進入史書,一些下層人物反而入選,目的就是要突出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物。《史記》選擇人物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人物精神的選擇過程。
            《史記》對于民族精神塑造的又一貢獻在于,它真實全面地記載了各民族逐漸融合的過程,這個融合過程,體現了我們民族兼容并包的精神。《史記》設立專門的民族列傳,真實反映了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史記》其他篇章中也往往注意民族融合問題。《吳太伯世家》:“余讀《春秋》古文,乃知中國之虞與荊蠻句吳兄弟也。”《晉世家》記載晉悼公時重用魏絳,“使和戎,戎大親附”。這些都體現出不同民族之間和平共處的特點。
            《史記》為了展現人物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采用了一些獨特手法。因為精神不是空洞的,而是通過具體的行為體現出來,所以司馬遷往往在人物傳記中放大某些事件。虞舜至孝、勾踐臥薪嘗膽、商鞅變法強國、藺相如澠池相會、項羽破釜沉舟、晁錯削藩、李廣治軍、張騫通西域等重大事件,最能表現人物的精神,《史記》也就用濃墨重彩去描寫。有時則通過一個小小的細節體現人物的精神品格,如通過廉頗“負荊請罪”表現知錯就改,通過公儀休“拒魚”表現廉政。
                  當然,司馬遷獨特的價值觀、歷史觀,滲透在《史記》中,對我們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關鍵性作用。司馬遷強調從“變”中觀察一切,社會在變,人的精神也在變,我們的民族精神也正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中逐漸形成。正是由于司馬遷獨特的價值觀、歷史觀,《史記》才得以成為“史家之絕唱”,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的載體。
            (摘編自張新科《<史記>與中華民族精神塑造》)材料二:
                  司馬遷特別注重表現人物在激烈的生死選擇中所表現出的崇高力量。他們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面臨生死抉擇時,如果生命的存在有利于生命價值的實現,就選擇生,即使這種生是屈辱的生;如果生命的存在無助于生命價值的實現,就選擇死,死亡成為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命問題上,司馬遷對生命價值的關注遠遠超過對肉體生命的珍惜。
                  司馬遷刻畫了一大批為實現生命的社會價值而舍生取義的光輝形象。《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挺身而出,英勇赴難。司馬遷評論說:“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泰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藺相如的精神經過司馬遷的弘揚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對民族精神的形成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
                  司馬遷所弘揚的這類堅持真理與正義、為國獻身的志士仁人的可歌可泣的崇高品格,大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深刻的社會影響,如《史記?袁盎晁錯列傳》中的晁錯。晁錯提出的削藩政策是正確的,是有利于國家長治久安的。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心懷赤誠之忠的晁錯卻因此而獲罪問斬。當初,晁錯與其父的矛盾沖突是謀國還是謀家。面對父親謀家的苦言相勸,晁錯不為所動;當父親以自殺相迫時,晁錯仍不為所動,并不改變自己堅持真理與正義的初衷。這充分體現了晁錯忠而忘身、國而忘家的崇高品質。晁錯的悲劇強烈地折射出其忠心為國、威武不屈、舍身成仁的崇高精神。
            (摘編自池萬興《論<史記>對中華民族舍生取義精神的繼承與弘揚》)(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司馬遷創作《史記》之前,我國還沒有一部記載中華民族三千年發展歷程的著作,從這點來看,《史記》也是史無前例的。
            B.《史記》運用了獨特手法展現人物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這種獨特的手法就是濃墨重彩地描寫最能表現人物精神的重大事件。
            C.司馬遷在《史記》中弘揚了藺相如挺身而出、勇赴困難的精神,這種精神對我國民族精神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巨大的影響。
            D.面對謀國與謀家的選擇,甚至遭受其父以死相逼,晁錯依然不改初衷。在這種尖銳的矛盾沖突中,晁錯的崇高精神得以體現。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司馬遷把《五帝本紀》《吳太伯世家》《伯夷列傳》分別作為本紀、世家、列傳的開篇是精心安排,是為了體現“崇尚德義”等價值觀。
            B.哪些人可以成為《史記》的傳主,哪些人不能成為《史記》的傳主,這是由其精神決定的,因為司馬遷是根據人們的精神來選擇傳主的。
            C.《史記》設立專門的民族列傳,其他篇章中也往往注意民族融合問題,提倡各民族之間應該和平共處,這體現了司馬遷進步的歷史觀。
            D.司馬遷關注生命價值的實現,而不珍惜肉體生命,《史記》塑造了許多為實現生命的社會價值而舍生取義的形象是這種生命觀的體現。
            (3)下列各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屈原“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不與世浮沉,懷石自投汨羅江。
            B.管仲輔佐齊桓公,竭忠盡智,使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一代霸業。
            C.樊會披帷而立,怒斥項羽做法是“亡秦之續”,為沛公劉邦辯護,使項羽無言以對。
            D.孔子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盡管到處碰壁,但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4)材料一和材料二運用了哪些相同的論證方法?請簡要說明。
            (5)《史記》是如何塑造中華民族精神的?請根據材料一簡要概括。

            發布:2024/12/19 17:0:2組卷:5引用:4難度:0.5
          • 28.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40個字。
                  年度流行語是一個以年為跨度的社會觀察哨。換上歷史的廣角鏡頭,流行語的變遷展現出時代的變與不變。以科學技術領域為例,從幾年前的“互聯網+”“引力波”,到時下的“5G”“區塊鏈”,日新月異的革新不斷拓展著生產生活的疆域。從“兩彈一星”“陳氏定理”,到“神舟飛船”“粵港澳大橋”,中國科技的歷史性跨越,成為新中國70年輝煌歷程的生動注腳。流行語持續更新,歸根結底是因為時代在變化、國家在發展。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鐵人精神”還是“蠻拼的”態度,無論是“個體戶”首吃螃蟹還是“創客”掀起創業熱潮,拼搏奮斗的精神始終不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終不變,這些都將匯聚起推動中國興旺發達的磅礴力量。

            發布:2024/12/19 16:30:1組卷:35引用:15難度:0.6
          • 29.把下面的語段的主要意思壓縮成一段話,不超過30個字。
                  當然,詩歌的世界是無邊無際的,不過,前人占領的疆域愈廣,繼承者要開拓版圖,就要配備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遼遠,否則他至多是個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業之君。所以,前代詩歌的造詣不但是傳給后人的產業,而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向后人挑釁,挑他們來比賽,試試他們能不能后來居上、打破記錄,或者異曲同工、別開生面。假如后人沒出息,接受不了這種挑釁,那么這筆遺產很容易貽禍子孫,養成貪吃懶做的膏梁紈绔。

            發布:2024/12/19 15:30:1組卷:31引用:8難度:0.9
          • 3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理  水(節選)
            魯 迅
                  當兩位大員回到京都的時候,別的考察員也大抵陸續回來了,只有禹還在外。他們在家里休息了幾天,水利局的同事們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們接風。這一天真是車水馬龍,不到黃昏時候,主客就全都到齊了,院子里卻已經點起庭燎來,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門外虎賁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齊咽口水。酒過三巡,大員們就講了一些水鄉沿途的風景,蘆花似雪,泥水如金,黃鱔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來的民食來,都裝著細巧的木匣子,蓋上寫著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體,有的是倉頡鬼哭體,大家就先來賞鑒這些字,爭論得幾乎打架之后,才決定以寫著“國泰民安”的一塊為第一,因為不但文字質樸難識,有上古淳厚之風,而且立言也很得體,可以宣付史館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陣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漢,面目黧黑,衣服破舊,竟沖破了斷絕交通的界線,闖到局里來了。衛兵們大喝一聲,連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擋住他們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當頭是一條瘦長的莽漢,粗手粗腳的,怔了一下,大聲說。
                  衛兵們在昏黃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舉戈,放他們進去了。
                  局里的大廳上發生了擾亂。大家一望見一群莽漢們奔來,紛紛都想躲避,但看不見耀眼的兵器,就又硬著頭皮,定睛去看。頭一個雖然面貌黑瘦,但從神情上,也就認識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隨員。
                  這一嚇,把大家的酒意都嚇退了,沙沙的一陣衣裳聲,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徑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卻伸開了兩腳,把大腳底對著大員們,又不穿襪子,滿腳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繭。隨員們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膽的屬員,膝行而前了一點,恭敬的問。
            “你們坐近一點來!”禹不答他的詢問,只對大家說。“查的怎么樣?”
                  大員們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覷,列坐在殘筵的下面,看見咬過的松皮餅和啃光的牛骨頭。非常不自在--卻又不敢叫膳夫來收去。
            “稟大人,”一位大員終于說。“倒還像個樣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產不少;飲料呢,那可豐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實,他們是過慣了的。”
            “卑職可是已經擬好了募捐的計劃,”又一位大員說。“準備開一個奇異食品展覽會,另請女隗小姐來做時裝表演,來看的可以多一點。”
            “這很好。”禹說著,向他彎一彎腰。
            “不過第一要緊的是趕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學者們接上高原來。”第三位大員說,“學者們有一個公呈在這里,他們以為文化是一國的命脈,學者是文化的靈魂,只要文化存在,華夏也就存在,別的一切,倒還在其次……”
            “他們以為華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員道,“減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況且那些不過是愚民,那喜怒哀樂,也決沒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媽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卻大聲的說道:“我經過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確是錯誤了。以后應該用‘導’!不知道諸位的意見怎么樣?”
                  靜得好像墳山;大員們的臉上也顯出死色,許多人還覺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請病假了。
            “這是蚩尤的法子!”一個勇敢的青年官員悄悄的憤激著。
            “卑職的愚見,竊以為大人是似乎應該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須白發的大員,這時覺得天下興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橫,置死生于度外,堅決的抗議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老大人升天還不到三年。”
                  禹一聲也不響。
            “況且老大人化過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來湮洪水,雖然觸了上帝的惱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淺了一點了。這似乎還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須發的大員說,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兒子。
                  禹一聲也不響。
            “我看大人還不如‘干父之蠱’,”一位胖大官員看得禹不作聲,以為他就要折服了,便帶些輕薄的大聲說,不過臉上還流出著一層油汗。“照著家法,挽回家聲。大人大約未必知道人們在怎么講說老大人罷……”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評的好法子,”白須發的老官恐怕胖子鬧出岔子來,就搶著說道。“別的種種,所謂‘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壞在這一點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說我的爸爸變了黃熊,也有人說他變了三足鱉,也有人說我在求名,圖利。說就是了。我要說的是我查了山澤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見,已經看透實情,打定主意,無論如何,非‘導’不可!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舉手向兩旁一指。白須發的,花須發的,小白臉的,胖而流著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員們,跟著他的指頭看過去,只見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東西,不動,不言,不笑,像鐵鑄的一樣。                                                       (有刪改)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中,洪災中的民間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員們轉化為“水鄉沿途的風景”等談資,這不僅是諷刺,更表達了憂憤。
            B.魯迅善以細節傳神,文中寫胖大官員臉上“流出著一層油汗”,與寫祥林嫂“眼珠間或一輪”一樣,都是以外在細節刻畫人物內在特征。
            C.針對禹提出的“導”的治水方法,眾大員軟硬兼施,口口聲聲“老大人”,是以所謂“孝”給禹施壓,實質上還是反對禹的變革。
            D.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時裝表演”“摩登”等現代詞語,以游戲筆墨顛覆了“大禹治水”的嚴肅性與真實性,從而傳達出歷史的虛無感。
            (2)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請談談本文是如何具體塑造這樣的“中國的脊梁”的。
            (3)《理水》是魯迅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一篇,請從“故事”與“新編”的角度簡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發布:2024/12/19 14:0:2組卷:117引用:22難度:0.6
          login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