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統(tǒng)編版: 九年級上
          教材版本
          統(tǒng)編版 統(tǒng)編版(2024) 統(tǒng)編版五四制 統(tǒng)編版五四制(2024)
          年級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更多>>
          已完結(jié)
          熱點預(yù)測 中考復(fù)習(xí)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264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已完結(jié)
          熱點預(yù)測 中考復(fù)習(xí) 熱搜題專練
          瀏覽次數(shù):129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 81.對下列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2/17 3:0:1組卷:492引用:3難度:0.8
          • 82.文言文閱讀
            【甲】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
                  昨游江上,見修竹數(shù)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聲,有茶煙飄揚而出,心竊樂之。次日過訪其家,靜坐久之。從竹縫中向外而窺,見青山江帆,葦洲耕犁,有二小兒戲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師畫意,懸掛于竹枝竹葉間也。由外望內(nèi),是一種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種境地。予以為,學(xué)者誠能八面玲瓏,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豈獨畫乎?(節(jié)選自鄭燮《游江》)【注】①八面玲瓏,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賞。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語。
            ①有亭翼然于泉上
             
            ②醉翁之不在酒
             
            ③心竊
             
            ④學(xué)者能八面玲瓏
             
            (2)下列語句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林壑尤/美
            B.作亭/者誰
            C.飲少輒/醉
            D.昨/游江上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次日過訪其家,靜坐久。
            (4)讀懂山水。
            ①山水風(fēng)光,移步換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賞到怎樣的美景?(用原文作答)
            ②山水風(fēng)光,寄情寓理。甲、乙兩段借山水各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聯(lián)系文段談?wù)劇?/h2>

            發(fā)布:2024/12/17 2:0:1組卷:238引用:12難度:0.5
          • 83.下面這段文字中兩處畫線句有語病,請逐一進行修改(可以調(diào)整語序,可以添加、刪除或更換詞語等,但不得改變原句要表達的意思)。
                  2012年淮安市將舉辦第三屆“周恩來讀書節(jié)”活動。有專家認為,①本次活動成功的關(guān)鍵在于能否調(diào)動廣大市民參與的積極性。目前,②相關(guān)部門正在認真實施和策劃讀書節(jié)活動,確保本屆讀書節(jié)收到預(yù)期效果。
            修改①:
             

            修改②:
             

            發(fā)布:2024/12/16 18:30:2組卷:56引用:2難度:0.7
          • 84.文言文閱讀。
            辨白檀樹
            [五代]王仁裕
                  劍門之左峭巖間有大樹,生于石縫之中,大可數(shù)圍,枝干純白,皆傳曰白檀樹。其下常有巨虺,蟠而護之,民不敢采伐。又西巖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者,皆西向擎拳頂禮,若親面其如來。
                  王仁裕癸未歲入蜀,至其巖下,注目觀之,以質(zhì)向來傳說。
                  時值晴朗,溪谷洗,遂勒轡移時望之。其白檀,乃一白栝樹也。夾路溪谷之間此類甚多安有檀香蛇繞之事?又西瞻志公影,蓋巖間有圓柏一株,即其笠首也;兩面有上下石縫,限之為身形;斜其縫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蘚斑駁,即山水之毳文也。方審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乃知人之誤傳者何限哉!
            (選自《玉堂閑話》)【注釋】①虺(huǐ):一種毒蛇。②移時:一段時間。③限:限制,限定。文末的“限”指界限、邊界。④毳(cuì)文:像鳥獸細毛一樣的花紋。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釋義相同的一組是
             

            A.大可數(shù) 果得于數(shù)里外
            B.又西巖之半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C.路人 以其境清,不可久居
            D.溪谷洗 吳廣以為
            (2)用“/”給文中畫線部分斷句。(限斷兩處)
            夾路溪谷之間此類甚多安有檀香蛇繞之事
            (3)閱讀第三段文字,完成下表。
            志公影 真相
            志公戴著斗笠的頭
             
            志公身體的形狀 圓柏兩邊上下走向的石縫
             
            斜向的石縫、斑駁的苔蘚
            (4)下列句中的加點詞,不能直接照應(yīng)文題中“辨”的一項是
             

            A.注目觀之,以質(zhì)向來傳說
            B.遂勒轡移時
            C.又西志公影
            D.志公不影于此
            (5)聯(lián)系《穿井得一人》中的傳聞,賞析下面句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知人之誤傳者何限
            附: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發(fā)布:2024/12/16 18:0:1組卷:257引用:2難度:0.6
          • 85.下列有關(guān)名著內(nèi)容的表述,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2/16 18:0:1組卷:833引用:6難度:0.6
          • 86.下列標(biāo)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2/16 17:0:1組卷:391引用:7難度:0.9
          • 87.艾青曾被稱為“太陽與火把”的歌手,請結(jié)合《艾青詩選》中的有關(guān)詩篇,談?wù)勀愕睦斫狻?/h2>

            發(fā)布:2024/12/16 16:30:6組卷:168引用:6難度:0.8
          • 88.《三國演義》中的很多經(jīng)典故事都被改編成戲曲唱段,下面是一處京劇的唱段節(jié)選,請根據(jù)《三國演義》相關(guān)內(nèi)容進行填空: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
            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旌旗招展空翻影
            卻原來是司馬發(fā)來的兵
            我也曾差人去打聽
            打聽得司馬領(lǐng)兵往西行
            ……
            你到此就該把城進!
            為什么猶疑不定進退兩難
            為的是何情?
            我只有琴童人兩個
            我是又無有埋伏又無有兵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
            來 來 來
            請上城來聽我撫琴。
            這一出戲是《
             
            》,描述諸葛亮不費一兵一卒,逼退
             
            (人名)率領(lǐng)的軍隊。不過,這也是諸葛亮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使出的下策,涉此險境皆因馬謖剛愎自用,不聽王平建議,導(dǎo)致軍事重地
             
            (城池名稱)的失守。后來諸葛亮為嚴明軍紀(jì),又上演了一出令后世印象深刻的著名的故事
             

            發(fā)布:2024/12/16 14:30:2組卷:31引用:2難度:0.5
          • 89.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fā)舊時花。
            【注】梁園,西漢梁孝王劉武所建,方圓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園中設(shè)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馬相如等都應(yīng)召而至。
            (1)詩歌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2)請簡要分析詩歌三四兩句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和表達效果。

            發(fā)布:2024/12/16 13:30:1組卷:346引用:18難度:0.7
          • 90.請選出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  )

            發(fā)布:2024/12/16 13:0:1組卷:697引用:22難度:0.7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