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章節挑題
更多>>
![]() |
熱點預測
中考復習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815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
![]() |
熱點預測
中考復習
熱搜題專練
瀏覽次數:347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
91.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自河南經亂
白居易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①散作九秋②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注釋】①辭根:草木離開根部。②九秋:秋天。
(1)對本首詩歌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主要反映了戰亂年代中家人離散的痛苦現實。
B.本詩揭露了田園荒蕪,百姓挨餓受凍的社會現實。
C.本詩嘲諷了朝廷的腐敗無能,以至于社會動蕩,戰爭頻繁。
D.本詩表達了戰爭中流離失所的人們的思鄉之情以及作者對他們的同情。
(2)從修辭的角度,簡述你對詩歌頸聯的理解。
(3)本詩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寫出了戰亂年代時人們的生活思想狀況。請分析“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和“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分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發布:2024/12/13 23:30:2組卷:114引用:3難度:0.79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能否順利開展大課間活動,也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保障條件。 B.記者探訪多家藥店發現,部分藥品價格上調,大多數藥品價格保持穩定。 C.敦煌市承辦首屆絲路文博會的各個展館都在改善建設及改造的進度。 D.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電動車“知豆DI“初步定價大約在 4至 6萬元左右。 發布:2024/12/13 19:30:2組卷:1709引用:8難度:0.793.近期,一檔旨在“用書信打開歷史”的讀信節目——《見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學校開展“書信與閱讀”系列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任務。
材料一:不久前,綜藝節目《見字如面》悄然走紅。這檔以明星讀信為主要形式的閱讀推廣節目,從開播到第一季播出結束,幾乎一直保持著“零差評”的驚人成績,在豆瓣上最初評分高達9.8分,并連續三周登上豆瓣綜藝榜榜首。截至目前,全網點擊量超過2億,而受眾當中,______。
材料二:
材料三:書信作為私人內心話語的承載,一筆一畫、一字一符,無不灌注著寫信人的真情。每一封書信都是一個歷史節點,封存著一個鮮活的時代場景。看見這些文字,就如同看見寫信者本人一樣。即使相距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雖然有距離,但通過對文化的解讀,朗讀書信的內容,也能讓這些離我們遙遠的文化碎片粘連起來,為當世人學習并傳承。
(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橫線處填寫一句話,總結節目受眾情況。
(2)根據材料三,在下面橫線上補寫兩個句子,使之構成一組排比句。
書信里灌注著作者的真情,
(3)有媒體評價:“《見字如面》讓人們重新認識到了‘閱讀的力量’。”根據你的閱讀體驗,談談你對“閱讀的力量”的理解。發布:2024/12/13 18:30:1組卷:435引用:18難度:0.794.綜合性學習。
九年級1班將舉辦“以和為貴”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
(1)【知“和”】
①寫出兩個含“和”字的成語。(不得使用本題涉及的成語)
②用與“和”相關的歷史故事,補寫對聯。
上聯:將相和有容乃大成經典
下聯:
(2)【用“和”】
在活動中,有些問題需要全班討論。為避免出現消極應對、惡語傷人等情況,特擬訂幾條“班級議事規則”,請你給下面的規則補寫兩條。要求語言簡明。班級議事規則
1.要勇于為班集體獻計獻策,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
2.①
3.②
4.議事結果民主決定,少數服從多數。發布:2024/12/13 13:0:2組卷:135引用:9難度:0.695.古詩文閱讀。
賣炭翁
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1)下列選項中對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詩歌通過賣炭翁辛酸、悲慘的遭遇,深刻揭露了“宮市”的腐敗本質及統治者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具有典型的社會意義。
B.“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把老人擔憂、希求的矛盾心理描寫得深刻、細膩,使人深切感到現實的殘酷。
C.本詩結尾在矛盾沖突的高潮處戛然而止,卒章顯志,更有力地對統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了鞭撻與抨擊,更引人深思。
D.“翩翩”二字本是用以形容人英俊瀟灑之態,在這里卻含有諷刺、挖苦的意味,揭露了太監趾高氣揚、目中無人的嘴臉。
(2)賞析“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發布:2024/12/13 8:30:1組卷:247引用:2難度:0.796.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何岳嘗夜行,拾得銀二百余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次早攜至拾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①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欲分數金謝之,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數金乎?”其人謝而去。又嘗教書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數百金,曰:“俟他日來取。”去數年,絕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注】①封識:封存的標記。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①遂以還之
②其人謝而去
(2)對畫線句的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A.我為何會順利得到這些金子呢?
B.這金子能給我帶來什么利益呢?
C.我又怎么會貪圖這幾兩銀子呢?
D.這幾兩金子能帶來什么利潤嗎?
(3)上文記敘了何岳發布:2024/12/13 7:0:1組卷:89引用:3難度:0.797.古文閱讀,完成下列各題。
甲文:《桃花源記》節選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乙文:南陽劉驎之
南陽劉驎之①,善史傳,隱于陽岐②.于時苻堅臨江③,荊州刺史桓沖將盡于許,訏謨④之益,征為長史,遣人船往迎,贈貺⑤甚厚。驎之聞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餉,緣道以乞窮乏,比至上明⑥亦盡。一見沖,因陳無用,翛然⑦而退。居陽岐積年,衣食有無,常與村人共。值己匱乏,村人亦如之,甚厚,為鄉閭所安。
[注]①劉驎之:字子驥,南陽(今屬河南)人。②陽岐:村名。③臨江;指兵臨長江。④訏謨( xūmó):宏圖大計。⑤贈貺( kuàng):贈送禮物。⑥上明:東晉時曾是荊州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南。⑦翛(xiāo) 然:超脫自在的樣子。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處處志之
②后遂無問津者
③緣道以乞窮乏
④甚厚,為鄉閭所安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②南陽劉驎之,善史傳,隱于陽岐。
(3)下列關于甲乙兩文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一個虛構的理想社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B.甲文中“欣然規往”,可見劉子驥熱衷游歷山水,向往歸隱山林。
C.乙文中劉驎之超然退隱,是因為桓沖說他沒有用處才憤然離開的。
D.乙文中的劉驎之隱于陽岐,性格高潔率真,不慕名利,超凡脫俗。發布:2024/12/13 2:0:2組卷:388引用:5難度:0.798.下列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個別人愛占便宜,碰到對自己有好處的事,總是當仁不讓,通常不會受到歡迎。 B.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下半場”“人工智能”“人為主體”等膾炙人口的關鍵熱詞成為與會嘉賓討論的熱點。 C.我們既要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視野,不盲目樂觀。 D.盡管計算機是高科技工具,但擁有它并不意味著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發布:2024/12/12 20:0:2組卷:1199引用:7難度:0.699.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答題。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前人寫詩填詞講究煉字,談談詩歌第三句“晴空一鶴排云上”中“排”字的表達作用。
(2)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態度?你認為詩人眼中“秋日勝春朝”的理由是什么?發布:2024/12/12 13:30:1組卷:748引用:17難度:0.7100.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后面小題。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1)這首詩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馬”這些物象來表現“游子意”的?請簡要分析。
(2)這首詩寄寓了什么樣的“故人情”?發布:2024/12/12 13:0:1組卷:93引用:2難度: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