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統編版: 七年級上
          教材版本
          統編版 統編版(2024) 統編版五四制 統編版五四制(2024)
          年級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更多>>
          已完結
          熱點預測 中考復習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815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已完結
          熱點預測 中考復習 熱搜題專練
          瀏覽次數:347 更新:2025年05月27日
          • 131.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運用無誤的一項是(  )

            發布:2024/12/13 17:30:2組卷:124引用:3難度:0.9
          • 132.閱讀下列名著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行者道:“怎么變么?”高老道:“初來時,是一條黑胖漢,后來就變做一個長嘴大耳朵的呆子,腦后又有一溜鬃毛,身體粗糙怕人,頭臉就象個豬的模樣。食腸卻又甚大,一頓要吃三五斗米飯,早間點心,也得百十個燒餅才彀。喜得還吃齋素,若再吃葷酒,便是老拙這些家業田產之類,不上半年,就吃個罄凈!”三藏道:“只因他做得,所以吃得。”高老道:“吃還是件小事,他如今又會弄風,云來霧去,走石飛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鄰右舍,俱不得安生。又把那翠蘭小女關在后宅子里,一發半年也不曾見面,更不知死活如何。因此知他是個妖怪,要請個法師與他去退,去退。”行者道:“這個何難?老兒你管放心,今夜管情與你拿住,教他寫了退親文書,還你女兒如何?”高老大喜道:“我為招了他不打緊,壞了我多少清名,疏了我多少親眷。但得拿住他,要什么文書?就煩與我除了根罷。”行者道:“容易,容易!入夜之時,就見好歹。”
                  老兒十分歡喜,才教展抹桌椅,擺列齋供。齋罷將晚,老兒問道:“要甚兵器?要多少人隨?趁早好備。”行者道:“兵器我自有。”
            (選自《西游記》)(1)行者與高老談及的人是:
             
            ;行者的兵器是:
             

            (2)行者與高老談及的那個人有什么本領?
            (3)后來,情節發展成怎么樣?請結合原著作簡要概括。

            發布:2024/12/13 16:30:8組卷:226引用:4難度:0.7
          • 133.下列各項中的有關內容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

            發布:2024/12/13 14:30:1組卷:55引用:2難度:0.8
          • 134.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問題。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1)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夜雨寄北》中,“期”“巴山夜雨”兩次出現,韻律回環往復,背造了時空交錯的意境,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B.《秋思》開頭的“見”字平淡卻富有意蘊。無形的秋風使城內花木凋落,游子滿目凄涼,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油然而生。
            C.《夜雨寄北》中的“寄”和《秋思》中的“書”都表明他們身在異鄉,兩首詩都是在書信中表達自己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D.《夜雨寄北》前兩句由一問一答,寫到眼前景色,寓情于景;而《秋思》前兩句則緊承“見秋風”敘事,寓情于事。
            (2)兩首詩最后兩句在表現手法上各有特色,請簡要分析其不同之處。

            發布:2024/12/13 13:0:2組卷:353引用:4難度:0.6
          • 135.蘇區少年先鋒隊的職責之一是在后方檢查路上的旅客,看他們有沒有通行證。…彭德懷告訴我,有一次幾個少年先鋒隊隊員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證,聲言沒有通行證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懷,”他說,“通行證就是我寫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們也不管,”年輕的懷疑者說,“你總得有一張通行證。”
            少年先鋒隊隊員后來是在什么情況下才放行彭德懷的?這體現了他們什么形象特點?

            發布:2024/12/13 13:0:2組卷:205引用:17難度:0.9
          • 136.名著閱讀。(任選一題作答)
            吳承恩《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有許多神奇之處。請從下列提示中任選一個,簡述其相關故事情節。
            ①發現“水簾洞”②獲取“金箍棒”③煉就“火眼金睛”

            發布:2024/12/13 12:30:2組卷:156引用:13難度:0.7
          • 137.古往今來,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往往有追求,有信仰,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請從以下名著中任選一部,結合書中人物的相關故事,談談作品中人物的信仰。
            A.《海底兩萬里》B.《鋼鐵是怎樣煉成的》C.《紅星照耀中國》

            發布:2024/12/13 10:0:2組卷:185引用:9難度:0.7
          • 138.城旁的老樹
            馬西米利亞諾?弗雷扎托
                  ①很久以前,有一座小山丘,微風輕輕拂過山頭。山頭有一棵老樹,還有一座破舊不堪的城堡。沒有人知道,他們已經存在多久了。城堡里蔓延著無盡的回憶,老樹就坐在那里,微笑著俯瞰山下的世界。
                  ②一天,一只老鼠顫巍巍地跑到樹下,“嗖”地躲進老樹濃密的樹根間。緊接著,一只老鷹扇動著巨大的翅膀掠過樹頂。老鼠得救了。這時他發現,樹根下有什么金燦燦的東西。
                  ③“好美的王冠啊!”老鼠心想,“是我的了。”
                  ④許多年后,老鼠又回來了。這時的他,已經成了鼠王。他對老樹說:“我現在是國王了,你所在的這片土地是屬于我的。我喜歡這兒,我要在這里重建一座城堡!”
                  ⑤老樹沉默不語。
                  ⑥鼠王興高采烈,開始建造他的城堡。沒過多久,雄偉堅固的城堡建成。城上旗幟飄揚,城下衛兵重重。
                  ⑦鼠王威風凜凜,再也不似當年那般膽小柔弱。可是他不知道,這片土地也曾被另一位國王占領過。
                  ⑧有一天,蟾蜍國王騎著他的坐騎,來到這座宏偉的城堡下。他對著鼠王憤怒地喊道:“你是哪里來的強盜?競敢踐踏我的土地!趕快離開這里,否則我就向你宣戰!
                  ⑨鼠王站在高高的城墻上大吼:“我現在誰都不怕。別說是你,就是老鷹來了,我也不怕!”
                  ⑩于是,老鼠國和蟾蜍國之間開戰,兩個國家的子民紛紛加入。戰爭很殘酷,整座山都在顫抖。
                  ?很快,秋天來了,但戰爭還在繼續。鼠王向老樹下達命令:“我要你把所有果實拿出來,分給我的將士們吃。如果他們吃不飽,這場仗我們是贏不了的。”
                  ?老樹沉默著,一句話也沒說。
                  ?漫長的冬天來了。刺骨的嚴寒像一把利劍。鼠王非常擔憂,向老樹提出要求:“我需要你的樹枝,給我的將士們燒火取暖。不然,這場仗我們就輸了。”
                  ?老樹依舊沉默。
                  ?春天終于來了,鼠王也迎來了勝利。他又來到老樹面前,提出最后的要求:“我們打敗了那群蟾蜍!我們要好好慶祝一番!我要把你點燃,做篝火。”
                  ?老樹還是一句話也沒說。他在沉默中被老鼠們點燃,沒有哭泣,也沒有嚎叫。
                  ?那晚,老鼠王國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慶功宴,鼠王得意洋洋,享受著勝利的喜悅。
                  ?第二天,太陽遲遲沒有露面。整個天空,像是被一個大斗篷遮住,灰蒙蒙的。原來是老樹燃燒后化成的灰燼。灰燼猶如千萬只翅膀,乘著風,一點一點遮蔽了天空。
                  ?直到一百年后,太陽的光芒才再次照耀大地。然而,老鼠王國早已不存在了,只剩下一座殘破的城堡,一頂古老的王冠,還有一株新生的樹苗。
            (有刪改)(1)下面是老樹講的故事,請你根據文章內容,將故事補充完整,
            ①很久以前,有一只老鼠為了躲避老鷹的追捕,躲到了我的根下,發現了王冠。
            ②后來啊,
             

            ③再后來,
             

            ④一百年后,老鼠王國早已不存在,我又獲得了新生。
            (2)請任選角度,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他對著鼠王憤怒地喊道:“你是哪里來的強盜?竟敢踐踏我的土地!趕快離開這里,否則我就向你宣戰!”
            鼠王站在高高的城墻上大吼:“我現在誰都不怕。別說是你,就是老鷹來了,我也不怕!”
            (3)文中多次出現“老樹保持沉默”這一情節,有什么作用?
            (4)寓言是寄托道理的故事,往往批判了某種社會現象或某一類人物,讓讀者通過反思獲得啟迪。閱讀本則寓言,結合故事情節,聯系社會生活,談談你獲得的啟示。

            發布:2024/12/13 8:0:13組卷:142引用:2難度:0.3
          • 13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①在中國,幾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話講得明白:“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作家老舍甚至說:“我不知道戒了茶還怎樣活著,和干嗎活著?”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喝茶有學問,種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講究,而且其中還包含了豐富的歷史、經濟、文學、美學、植物等方面的知識。茶葉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前。傳說中的神農氏親嘗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虧喝茶才解了毒。這件事在漢代《淮南子》一書中即有記載。到了晉代,喝茶蔚然成風,唐代則成為喝茶的鼎盛期,出現了茶圣陸羽撰寫的《茶經》,這部書距離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而茶樹在我國有一個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過程,現在很多地方都發現了野生大茶樹,據說云南鎮沅縣千家寨的一株樹齡有2700年。在這段漫長的歲月中,有關茶的詩文、書畫、歌舞不勝枚舉。
                  ③弘揚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類社會趨于和諧。科學飲茶,藝術品茶,不僅可以解渴、提神,還能“凈化心靈”。
                  ④喝茶其實是在練內功,使人內心變得寧靜。人們在喝酒時往往觥籌交錯,你勸我推,那種喧囂之形、張揚之態,容易讓人亂了心性。而品茶時神清氣爽,心氣平靜,樂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來。
                  ⑤喝茶有助于養成簡樸的品質。古代雖然有“茶貢”,但茶不是權貴的專寵,而是尋常百姓的家常事。在北京、四川、廣東、揚州等地到處可見大大小小的茶館,人們在其中。一杯清茶,一碟茶點,就是一種生活的享受。抗戰時期昆明的西南聯大,宿舍少桌椅,圖書館缺座位,很多學生就在茶館里“窮泡”。他們有些論文、著作就是在茶館誕生的。現在每年春節政府舉行團拜,也是清茶一杯,縱談國事,呈現出一股廉政清風。
                  ⑥喝茶更能喝出和睦。三五友人,數盅清茶,幾碟茶點,推心置腹,氣氛溫馨,可以化解矛盾,增進緣分。在舊中國,一些地方的人發生沖突,常到茶館“吃講茶”。“講”就是評理。沖突雙方各自陳述立場,中間人調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頓時化干戈為玉帛。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葉充當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國是茶葉的故鄉,明代鄭和下西洋,把茶葉作為國禮贈送友邦,增進了國與國的友誼。1607年,英屬東印度公司從澳門、廈門、嶺南收購茶葉,銷往歐美各地,形成了當今各國獨具特色的茶文化,體現出文化的多樣性和融合性。當今全世界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0億人飲茶,人均每年茶葉的消費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愛爾蘭、英國、科威特。茶葉作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遠。
            (1)從全文看,作者圍繞“茶”介紹了哪三方面的內容?
             

             

             

            (2)下列對選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段引用老舍的話是為了突出強調在中國喝茶是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事情,引出說明對象。
            B.第⑥段中“化干戈為玉帛”在文中的含義是“喝茶能化矛盾沖突為彼此和睦”。
            C.全文運用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來說明茶文化。
            D.在我國古代,只有宮廷權貴才以喝茶為享受,平常百姓只是用茶解渴而已。
            (3)文中④⑤⑥三段都是說明茶的影響力,它們之間的順序可否更改?請說說你的看法。

            發布:2024/12/13 4:30:1組卷:58引用:4難度:0.6
          • 14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內的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  )
                  孔子非常喜歡自己的學生顏回。有一次,他問子貢:“你與顏回,誰強?”子貢謙虛地回答:“我怎么比得上顏回呢□他聽到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我聽了一件事,才能推知兩件。”孔子點點頭,笑著說:“你不如他,我與你都不如他□

            發布:2024/12/13 4:30:1組卷:611引用:19難度:0.9
          login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