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日照市莒縣九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6/30 11:0:22
一、知識與運用
-
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鐵觀音”一直【甲】
(1)根據拼音寫漢字,給加點字注音。
jiàn
(2)從文中甲、乙處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填入橫線,只填序號。
(3)文中畫線句有一處語病,請將修改后的句子寫在橫線上。
原句:只要少數制作成功的優質產品就具有馥郁的蘭香。
修改句:組卷:6引用:1難度:0.9 -
2.對下面句子中破折號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①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取得,不僅是靠著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象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
②她的堅強……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
③這就使得她具有那樣嚴肅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發生誤解--這是一種無法用任何藝術氣質來解脫的少見的嚴肅性。
④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競相誹謗他,詛咒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孤蓬萬里征”中的“蓬”指蓬草,枯后斷根,常隨風飛旋,比喻即將孤身遠行的友人。 B.戲曲行當中,“小旦”“小生”“小丑”分別扮演年輕男子、年輕女子、滑稽人物。 C.“蓋大蘇泛赤壁云”中“大蘇”指蘇軾,“小蘇”指蘇軾的弟弟蘇轍。 D.《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組卷:16引用:1難度:0.8 -
4.下列對名著《儒林外史》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匡超人本是一個淳樸的農村少年,對父母的一片孝心令人感動,卻一步步走向墮落,最終變成了薄情寡義的虛偽小人。 B.在《儒林外史》中,周進足以和范進媲美,是一個被科舉制播弄得神魂顛倒的可悲可憐可笑的人。 C.《儒林外史》中,蕭云仙建立軍功卻被連降三級。 D.《儒林外史》中,沈瓊枝是宋神宗下詔表彰的賢人中唯一的女子。 組卷:27引用:0難度:0.9 -
5.下列句子加點成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國慶節將至,廣場上,彩旗飄揚,人聲鼎沸,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氛圍。 B.我小心翼翼地捧著小魚,滿心歡喜地把它放在水盆里。 C.有些中學生小小年紀就貪圖享樂,不愿意吃苦,一遇到失敗就退縮、逃避,真是讓人覺得后生可畏呀。 D.從容不迫的舉止,溫和睿智的言談,比咄咄逼人的氣勢,更能讓人心生敬佩。 組卷:15引用:2難度:0.8 -
6.閱讀下面的文字,各項中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①我們讀文章的時候,往往看到有的內容寫的是實實在在的事物,但也有的卻是由具體事物引起的聯想和想象。②我們寫文章時,既要學會把自己見到的、聽到的生動實在地寫出來,而且要學會聯想、展開想象,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讓超越時空的想象創造出動人的意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富有情趣,使文章寫得更深、更新、更活。
③什么是想象?④想象,是一種有目的、創造性的思維活動。⑤想象是利用我們頭腦倉庫中所存儲的已有的信息,構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動。A.第①句是單句,主語是“我們”,謂語是“看到”,“看到”后面都是賓語。 B.短文中第②是病句。其他的語句沒有語病都是正確的。 C.根據句子語氣,第③句是疑問句;根據修辭分析,第③句沒有任何修辭。 D.第⑤句提取句子主干是“想象是利用信息,構筑形象的心理活動”。 組卷:58引用:1難度:0.8 -
7.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春風一陣陣吹來,樹枝搖曳著,月光、樹影一齊晃動起來,發出沙沙的聲響。 B.小強和小剛參加學校乒乓球比賽,經過激烈的角逐,他終于奪得冠軍,為班級贏得了榮譽。 C.中國高鐵正在積極走出國門,誰也不會否認它將來會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D.學校的幾名老師帶領我們游覽了巧奪天工的張家界大峽谷。 組卷:403引用:10難度:0.8
二、研究性學習
-
8.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三、名句默寫
-
9.經典詩文默寫。
(1)欲渡黃河冰塞川,
(2)
(3)云橫秦嶺家何在?
(4)——然后我死了,
(5)長大后/
(6)江山如此多嬌,
(7)在古代,真正的酒文化是一種雅趣。古人喝酒,往往是追求意境的。正如歐陽修《醉翁亭記》所說“
(8)蘇軾在千年前的中秋夜望月感懷“組卷:5引用:2難度:0.5
四、古詩文閱讀
-
10.閱讀下面詩詞,完成題目。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與本詞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都是借月寄情,請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在以上的詩句中分別借月寄托了怎樣的情感。組卷:4引用:1難度:0.5 -
11.《馬說》《愛蓮說》與《富貴不能淫》
[甲]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丙]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才美不外見 見:同“現”表露
B.可愛者甚蕃 蕃:多
C.香遠益清 益:利益
D.威武不能屈 屈:屈服,這里是使動用法
(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馬之千里者 居天下之廣居
B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年且九十
C.此之謂大丈夫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D.濯清漣而不妖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3)對文中畫線句子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A.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管理它,喂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它鳴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
B.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喂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它鳴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
C.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喂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它鳴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揮舞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
D.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喂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它鳴叫,卻不能溝通意思,拿著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
(4)下列對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三段文字都通過某一載體發表了作者的觀點。甲文表達了對封建統治者的控訴,乙文贊美了君子的高潔品質,丙文贊美了“大丈夫”的美德。
B.三段文字都采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甲文先敘述再議論,乙文采用對比,兩文運用了排比,議論有力,振聾發聵。
C.三段文字都概括了描寫對象的具體特征。甲文中千里馬有千里之能卻被埋沒,乙文中蓮出淤泥而不染,丙文中的大丈夫富貴不淫、貧賊不移、威武不屈服。
D.三段短文都用詞精妙。甲文用“安求”表達疑問語氣,寫出了人才被埋沒的憤懣,乙文用“獨愛”寫出了作者對蓮的喜愛,丙文用“淫”“移”“屈”寫出了大丈夫之所以成為大丈夫的三個方面。組卷:26引用:2難度:0.8 -
12.古文閱讀
曹劌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①又何間焉 ②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B.①忠之屬也 ②屬引凄異 C.①戰則請從 ②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D.①故逐之 ②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A.①肉食者謀之 ②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①可以一成 ②以君之力 C.①戰于長勺 ②所患有甚于死者 D.①登軾而望之 ②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①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②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4)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是曹劌“請見“的原因,顯示了他的自信。
B.本文記敘了戰爭的全過程,充分地顯示了曹劌遠大的政治抱負和軍事指揮上的杰出才能。
C.魯莊公身為魯國的國君,在迎戰齊師時,他寄希望于貴族的擁護和神靈的庇佑,顯示出他的“鄙”。
D.全文緊扣“論戰”來寫,對曹劌的論戰寫得詳細,而戰爭經過寫得簡略,這充分表現了《左傳》善于剪裁、言簡意賅的特點。
(5)長勺之戰最終魯國大勝,請結合本文簡要分析魯國取勝的原因。組卷:224引用:8難度:0.8
五、現代文閱讀
-
13.囑托
格?鮑姆特
就在彼得動身前往華沙參加一九五五年世界青年聯歡節的前一晚,有人來敲門。原來是一位鄰居。他從衣兜里掏出一個紅色的小包包,然后擺在桌面上,攤開來。里頭是一張相片、一封信和一張字條。
他講述了有關這個紅小包的一段經歷--
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德國法西斯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波蘭。這樣,大批的波蘭人被弄到德國去。那時候,這位鄰居正在一家鋸木廠當工人,他曾答應幫助一個波蘭囚犯實現他的托付。
一天,鋸木廠的一個工棚失火了。人們都在交頭接耳,心里明白是囚徒們干的好事,他們想用這樣的方式把斗爭進行下去。一群身穿黑制服的黨衛隊員朝工廠一擁而入,帶走了許多做苦工的囚犯。
當黨衛隊員沖進鄰居工作的那個車間時,他正與那位囚犯在干活,這位波蘭人迅速地從褲兜里摸出一個紅色的小包包,塞到德國工人的手里,“老婆和孩子……多替我問候——要是戰爭完蛋了。”他臉急得煞白,壓低嗓門剛說出這幾句話,黨衛隊就把他帶走了,作為對這次縱火的報復。
一九四六年夏天,這位鄰居發了一封信給囚犯的太太,她的地址就寫在那張紙條上。可是,他并沒有得到回音。一年半之后,他又試圖再投一信——然而,一切依舊是徒勞的。現在好了,終于有了這一天,他可以托人將這個小包包直接帶到波蘭去。這位鄰居把小紅包鄭重地遞給彼得。
彼得注視著這張相片。相片上是一位婦女,手里抱著一個大約兩歲左右的小姑娘。信呢,不言而喻是遇害者留給他家屬的最后訣語。在那個小小的紙片上,用大大的字跡寫著這樣一個地址:“Z和M?尼波耶夫斯卡華沙斯巴索夫斯基大街十八號”。
“一定的,我會去找她的,并將事情的一切轉告她,這件事您完全可以信賴我。”彼得說。
那時候,當這位鄰居把這個小紅包交給他的時候,彼得覺得一切都很簡單:只要去到華沙,把事情一講,東西一交,不就完了嘛!然而,當彼得后來抵達那條街的時候,十八號的門牌怎樣找也找不到。在那塊空地上,從前確實有過十二至二十六號門牌的房子,現在只見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著足球。在警察所,彼得也得不到一點答復。她們現在究竟住在哪兒呢?這個,彼得反而橫下一條心,非找到她們不可了。
來到華沙,彼得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求知的渴念,他見得越多,什么活動都想參加一下的要求就更大。
大約在聯歡節開始后一個星期,他的朋友們建議他去與一些波蘭小伙子和姑娘相會一下。開頭他想不太好吧,但朋友們干脆連拉帶扯地把他推擁走了。跳舞的時候,每個人都得找個舞伴,這時在彼得而前就站著一位姑娘,她羞赧地望著他,并且邀請他跳舞。就這樣,德國、波蘭的小伙子和姑娘們相聚在一起。他們盡力地用手勢比劃著交談,大伙笑著,歡快地跳著。
自這個晚上邂逅相遇后,彼得與瑪留莎每天都要相會。
世界青年聯歡節的最后一天終于到來了,整個華沙城都陷入一片歡騰之中,在大廣場上,阿拉伯青年與瑞典青年,中國青年與黑人青年,伊朗青年與德國青年都在縱情地載歌載舞地狂歡,然后他們慢慢地擁向火車站。
彼得伴隨瑪留莎在火車站站臺上來來回回地溜達,廣播員用廣播催促大家趕快上車,彼得才戀戀不舍地攀上了車廂,將身子從車窗里探出來。他們相互凝視著,一時無言以對。
“地址,”瑪留莎突然想起來,她的喊聲就象呼救那樣。
彼得摸出筆記本,撕下一頁,將他的地址記在上面。這時,他一下子才想起了那個小紅包,于是趕忙把它掏出來。
“瑪留莎,請幫助找一找,”他說,然后把這個小紅包按在她的手心上。
“打開看看!”他大聲說,他見她一時還未領悟他的意思。
她打開這個小紅包,念起來了。火車慢慢地挪動了。
瑪留莎腳下象是生了根似的,粘住了。她幾乎要被那些跟著火車而跑的人撞倒。“瑪留莎,”彼得喊了她一聲。瑪留莎抬起頭來一望,開始隨火車跑起來,接著她停下腳來,擺著手,手里的那塊紅包紙就象一方告別的紅頭巾。彼得還在望著她,一時間留給他最深的印象是,她整個臉龐都叫淚水濕透了。
“為什么她哭得這樣厲害?”彼得思忖著,這時他已縮在一個角落里。“我將給她寫信,”他這樣想著。彼得拿出她的地址來,他念著念著,臉色越變越白,一直白到額頭。原來,上面留下這樣的名字:“瑪留莎?尼波耶夫斯卡”,也就是那個小紅包里的紙條上寫著的名字。
(1)談談本文以“囑托”為題的含義。
(2)劃線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發揮想象,請將下面句子中省略號的內容補充出來。
“老婆和孩子……多替我問候——要是戰爭完蛋了。”
(4)賞析下面句子的表達效果。
①他臉急得煞白,壓低嗓門剛說出這幾句話……
②他念著念著,臉色越變越白,一直白到額頭。
(5)小說的構思富有特色,請簡要談談你的理解。組卷:246引用:7難度:0.1 -
14.閱讀下列文章,完成問題。
以簡馭繁 ①圍棋發源于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已相當流行,逐漸流傳到東亞諸國,成為東方文化之構成部分。
②圍棋之特征:規則最簡單,變化最繁復。可與象棋作一比較,象棋有七種不同棋子,計及對弈雙方共十四種,而圍棋只有黑子白子兩種。象棋七種不同棋子走法規則各異,圍棋子“眾生平等”,弈棋規則可歸結為一句話“被圍住的子拿掉”。相比之下,兩者規則之簡繁立見。象棋之棋局變化固然繁復,較之圍棋則小巫見大巫。實際上,圍棋是所有棋種中棋局變化最繁復的。1996年IBM的“深藍”電腦擊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成為轟動世界的新聞。全世界有幾百位頂尖電腦專家研究下圍棋的程序,至今仍無法讓電腦勝過有段位的圍棋選手,遑論冠軍。
③電腦對付不了圍棋,原因在于運作方式。電腦仗其巨大容量和速度,效法“竭澤而漁”,考慮所有走法以評估棋局國際象棋的棋盤有8×8=64個格子,布下棋子后還剩32空格,所有走法總數雖然很多,電腦尚能對付。現行圍棋盤則共有19×19=361個位置。圍棋高手一般在心中評估20步棋后才決定落子,20步棋所有走法總數大致相當于地球所包含原子之總數!“澤”變為“汪洋大海”,難怪電腦對付不了。圍棋高手是怎么對付呢?他們“見魚才撒網”,靠的是知己知彼自主判斷,只評估20步棋雙方之可能走法以決定最優對策。此法不能保證每局必勝,經驗豐富之圍棋高手可常勝。舍繁就簡,人腦比電腦聰明。電腦為何不向圍棋高手學習?電腦缺乏自我意識,無法進行自主判斷。
④綜上所述,圍棋之哲理可歸結為“以簡馭繁”:以簡單規則駕馭繁復的變化。棋局如是,萬物皆同。以簡馭繁可對科學思想提供啟迪。
⑤生物學在19世紀前基本上是描述性的。李時珍《本草綱目》收錄植物1095種。瑞典植物學家林奈的植物分類學包括成千上萬種植物,再加上動物和微生物,生物學家窮畢生精力也難窺全豹,這是生物學之復雜性。英國出了一位達爾文,他乘“小獵犬號”周游世界,對所到各地的生物物種進行調查,回去后又考察了一些家養動物。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認為現有物種均由少數祖先逐步進化而來,揭示出千萬種不同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進化論使生物學大為簡化,以簡馭繁初試身手!一百五十多年來,經過許多科學家共同努力,現代進化論已發展成為一門嚴密的科學。貢獻最大的是摩爾根之基因論,以及沃生、克利克揭示出去氧核糖核酸(DNA)之雙螺旋結構,將基因之物質載體落實到分子水平,發現生物之遺傳密碼均由A、C、G、T四個核苷酸“字母”拼寫而成。所有物種千變萬化無比復雜之形態性狀,竟然可歸結為四個字母之不同序列,以簡馭繁大放異彩!
⑥達爾文等人可能并不了解圍棋,他們從以簡馭繁獲得啟迪源于萬物皆同________
⑦科學家違反以簡馭繁將付出沉重代價。弦論在“教主”威騰率領下,擁有千員猛將,發表萬篇論文,經歷兩次革命,領萬物之理一代風騷。遺憾的是,弦論既無與實驗符合的理論結果,也提不出可供實驗檢驗的預測。難怪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費因曼批評弦論說:“你們提不出預測,只會找借口。”現實的空間只有左右、前后、上下3維,而弦論卻基于多維空間,最初是25維,后來又改為9維,威騰再加1維為10維;究竟是幾維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反正是多于3維。從3維到多維,這已是舍簡就繁。弦論提不出可供實驗檢驗的預測是因為有太多預測,令人無所適從。打個比方:一位名為“弦論”的考生扛著大麻袋去應試,名為“實驗”的考官出一考題,他從麻袋中倒出無數紙片,對考官說:“答案全在這里,你自己挑選吧!”這樣的人能被錄取嗎?弦論之癥結在于:反以簡馭繁之道而行之。
⑧引用愛因斯坦一段話作為結束語:“更簡單的理論,涵蓋更多不同的內容,具有更廣闊的應用,這才是更令人信服的理論。”不愧為大師,愛翁對以簡馭繁心領神會,身體力行。
(1)第②段加點詞“小巫見大巫”在文中的意思是
(2)下列語句重新組合后插入文中第⑥段的橫線處,最符合原意的一項是
①規律肯定比現象簡單,否則要它何用?
②復雜現象遵守簡單規律,
③道理很簡單:
④科學家從千變萬化之現象背后深入下去,
⑤這就是以簡馭繁。
⑥發現其共同適用的規律。
A.②⑥⑤④③①
B.③①④②⑥⑤
C.③④⑥①②⑤
D.④⑥②⑤③①
(3)文章第②③段依次詳細介紹了
(4)本文主要運用了
(5)下列對文中“以簡馭繁”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圍棋比賽中,高明的棋手善于以簡馭繁取得勝利。
B.最簡單的規則蘊涵了最繁復的變化。
C.科學的進步往往體現了以簡馭繁的規則。
D.科學家的研究顯示了以簡馭繁的結果。組卷:22引用:1難度:0.5
六、寫作
-
15.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煩惱,煩惱后面也許有一段小故事。以《我的煩惱》為題,寫一篇作文。注意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每個人可能都會有煩惱,比如:媽媽總是拿你和別人比,說你這不行那不行;很喜歡跳舞,家人卻不支持;唱歌總是跑調,每次上音樂課都很尷尬……想一想,你有什么煩惱?哪些可以作為寫作的素材?
(2)寫“煩惱”的時候,要把事情、原因寫清楚,還要寫出煩惱時的具體感受,讓人讀了以后能體會你的處境和心情。
(3)作文寫完以后,可以和同學們互相交流,看看大家的煩惱是什么,并相互開導、幫助,爭取消除這些煩惱。組卷:145引用:10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