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4-2025學年遼寧省撫順市清原縣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5/7/2 0:0:9

          一、第一部分選擇題(共10分)

          • 1.我國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如圖古代工藝中,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24引用:1難度:0.4
          • 2.項目式學習小組制作的簡易凈水器(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1難度:0.6
          • 3.已知銅、鐵均能與FeCl3溶液反應,反應方程式分別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現將一包銅、鐵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燒杯中仍有少量固體,關于燒杯中物質組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89引用:5難度:0.7
          • 4.Cu和稀硝酸可發生如下的反應:3Cu+8HNO3(稀)═3Cu(NO32+2X↑+4H2O,試判斷X的化學式為(  )

            組卷:21引用:2難度:0.9
          • 5.將密封良好的方便面從平原帶到高原后,包裝袋會鼓起來,這是因為袋內氣體分子的(  )

            組卷:55引用:3難度:0.9
          • 6.很多成語、俗語、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道理。下列用化學觀點解釋錯誤的是(  )

            組卷:30引用:2難度:0.5
          • 7.檢測駕駛員是否酒后駕車,可用一種裝有重鉻酸鉀(K2Cr2O7)的儀器.在K2Cr2O7中鉻元素(Cr)的化合價是(  )

            組卷:201引用:12難度:0.9
          • 8.下列關于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25引用:2難度:0.6
          • 9.杭州亞組委9月26日在“綠色亞運”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分享了杭州亞運會綠色理念下的辦會亮點。本屆亞運會秉持“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會理念,其中,“綠色”被擺在首位。下列做法與“綠色亞運”不符合的是(  )

            組卷:15引用:1難度:0.6
          • 10.史學家陳壽的著作《三國志》中記載:蒙沖斗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11引用:13難度:0.6

          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0分)

          • 11.石灰石有許多重要的用途。
            以石灰石為原料,可以生產生石灰,生石灰可做干燥劑,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食品廠某批次包裝完整、粉狀的生石灰成分進行質量檢測。
            【提出問題】該批次的生石灰成分及含量是否與標簽相符?(標簽如圖1所示)
            【猜想與假設】固體成分為:
            A:全部是碳酸鈣和雜質    B:既有碳酸鈣,也有氧化鈣和雜質
            C:全部是
             
            和雜質。
            【設計并完成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第一步操作: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適量水振蕩后靜置,再滴幾滴無色酚酞試液 溶液變紅 說明固體成分中一定含有
             
            第二步操作:再取少量固體于另一試管中滴加過量稀鹽酸 有氣泡生成 說明固體成分中一定含有
             
            【實驗結論】該興趣小組同學得出的結論:剩余固體成分與 猜想與假設中的
             
            (填A、B或C)相同。
            【定量 測定】稱取10克該批次的生石灰樣品(圖2),置于錐形瓶中,向其中緩慢加稀鹽酸,直至無氣泡產生,電子天平讀數減小0.88克,將錐形瓶中殘留物進行過濾、洗滌、干燥,得到固體質量為0.2克。試通過計算說明該批次生石灰含量是否與標簽相符,寫出計算過程。
            【問題討論】由于生石灰與酸反應放出熱量,導致水蒸氣隨CO2一起從導管口逸出,這一因素使測得的生石灰的最終含量將
             
            (選填“偏小”“偏大”或“無影響”)。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12.化學興趣小組想對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進行探究,完成下列任務。
            【提出問題】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總和與生成物的質量總和是否相等?
            【進行實驗】甲、乙、丙同學進行如下實驗。

            【收集證據】通過實驗現象甲、乙同學都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總和與生成物的質量總和相等。
            【交流評價】(1)
             
            (填“甲”或“乙”)的結論是錯誤的,理由是
             

            (2)乙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丙同學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拓展探究】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丙的實驗中有大量的氣泡冒出,他們對氣泡的成分進行如下猜想(不考慮氣體的溶解性):
            甲:N2
            乙:O2
            丙:CO2
            (4)同學們討論發現
             
            的猜想錯誤。同學們將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現
             
            現象,說明丙的猜想正確。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13.工業上制取氧氣常見的有“深冷法”和“變壓吸附法”。

            (1)“深冷法”(如圖1)是先將空氣在一定條件下液化,再利用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將其汽化分離,該過程中,最先汽化的物質是
             

            (2)將燃著的木條置于盛滿液態空氣的集氣瓶口,觀察到的現象是
             
            。將該集氣瓶放置一段時間后,液態物質剩余約
            1
            10
            體積時,其主要成分是
             

            (3)“變壓吸附法”(如圖2)是利用分子篩吸附氮氣和氧氣能力的差異,通過增壓與減壓的交替循環,實現氮氣和氧氣的分離。
            ①變壓吸附法制取的氧氣是
             
            (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②分子篩對氮氣的吸附能力與吸附塔內氣體的
             
            有關。
            ③分子篩
             
            (填“可以”或“不可以”)重復使用。
            (4)工業上不用過氧化氫或高錳酸鉀分解制取氧氣的原因是
             

            組卷:95引用:2難度:0.6
          • 14.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1)獲取物質
            現有如下儀器:

            ①實驗室中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若要組裝一套二氧化碳的發生和收集裝置,可選擇上圖中的(填寫儀器下方的字母)
             
            ,選擇該發生裝置的依據是
             
            ,用該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是因為具有的性質是
             
            。用該發生裝置還可以制取的氣體是(填一種)
             
            。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若要檢驗所得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反應的原理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研究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大理石產地不同,成分也不盡相同。實驗小組的同學們要探究大理石與鹽酸反應中,鹽酸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請你參與其中。儀器自選,請完成下表:
            你的猜想 實驗方案
             
             
            (3)測定混合物中某一成分的含量
            將13g某地大理石(雜質不與酸反應)與80g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待無氣泡產生時,稱得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88.6g。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該地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計算結果保留至1%)。

            組卷:43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