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xué)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qū)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7/5 6:0:12
一、基礎(chǔ)與運用(14分)
-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要求規(guī)范、工整、美觀。
請想象一下,當(dāng)這種愉悅向外噴涌,并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和對藝術(shù)的奔放激情róng組卷:1引用:1難度:0.9 -
2.想到開學(xué)初的躊躇滿志,小杭同學(xué)想出一副對聯(lián),可是只想出了上聯(lián),請你幫助他選擇最合適的下聯(lián)。( )
上聯(lián):指點江山秋光滿目A.縱觀山川江河秀麗 B.激揚文字春意盎然 C.書載千秋宏圖偉志 D.博學(xué)篤志彩筆生花 組卷:103引用:7難度:0.5 -
3.默寫古詩文。
(1)
(2)故園東望路漫漫,
(3)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
(4)《晚春》中詩人通過描寫草樹有知、惜春爭艷的場景,表達自己對春天大好風(fēng)光的珍惜之情的詩句是:
(5)《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形容笛聲悠揚、深遠的兩句是:
(6)《木蘭詩》中運用對偶手法寫邊塞夜景和軍營寒苦的句子是:組卷:4引用:2難度:0.8
二、閱讀與鑒賞(一)名著閱讀及鑒賞,完成4-6題(11分)
-
4.小語讀了《經(jīng)典常談》后,整理了以下讀書筆記,其中畫線部分存在錯誤,請指出并改正。
讀書筆記
作品:《經(jīng)典常談》
作家:朱自清,字佩弦,號秋實,中國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學(xué)者、民主戰(zhàn)士。
內(nèi)容整理:
①本書介紹了許多經(jīng)典著作。概述了諸子百家、辭賦和歷代詩文的情況,展示了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②《“春秋三傳”第六(國語附)》記述了《春秋》《左傳》《轂梁傳》《公羊傳》《國語》這幾本史書,涉及了編年體、紀傳體、國別體等多種史書體裁。
③《春秋》是一部編年體史書,起于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止,共記述了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
評價:本書對經(jīng)典的講解精辟,且多用學(xué)術(shù)性語言,對字句精雕細琢,從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5.在考古挖掘現(xiàn)場,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了四個疑似《春秋》《尚書》《詩經(jīng)》、以及諸子的“殘簡”坑。可惜現(xiàn)場人力有限,只能先發(fā)掘一個。考古學(xué)家在公眾平臺上向大眾征詢意見,請你結(jié)合《經(jīng)典常談》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建議選擇其中一個,并說明理由,要求100字左右。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6.比較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下面小題。
(甲)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乙)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1961年12月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1)(甲)詩體裁是五言
(2)兩詩詞劃線句子都是對未來的想象、憧憬,任選一處,談?wù)勥@種虛寫的妙處。組卷:83引用:2難度:0.3 -
7.閱讀說明文《大自然的語言》選段,回答下列各題。
①物候現(xiàn)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緯度。越往北桃花開得越遲,候鳥也來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現(xiàn)象南北差異的日數(shù)因季節(jié)的差別而不同。我國大陸性氣候顯著,冬冷夏熱。冬季南北溫度懸殊,夏季卻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華北常感覺到春季短促,冬天結(jié)束,夏天就到了。
③經(jīng)度的差異是影響物候的第二個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nèi)陸,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區(qū)的春天的來臨比內(nèi)陸要遲若干天。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1°,但是在大連,連翹和榆葉梅的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又如濟南蘋果開花在四月中或谷雨節(jié),煙臺要到立夏。兩地緯度相差無幾,因為煙臺靠海,春天便來得遲了。
④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xiàn)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這叫逆溫層。由于冷空氣比較重,在無風(fēng)的夜晚,冷空氣便向低處流。這種現(xiàn)象在山地秋冬兩季,特別是這兩季的早晨,極為顯著,常會發(fā)現(xiàn)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在華南丘陵區(qū)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就是這個道理。
⑤此外,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的差異。根據(jù)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說,春天提前九天。
(1)請你結(jié)合上下文,簡要分析第④段中的加點詞“一定”的表達作用。
(2)選文說明的主要內(nèi)容是決定物供現(xiàn)象來的四個因素,作者為什么要先說緯度,再說
經(jīng)度、高下的差異,最后說古今的差異?請從說明順序的角度作簡要分析。
(3)選文最后一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4)3月26日是玲玲的生日,遠在大連和北京的兩個姐姐都在微信上發(fā)來電子賀卡表示祝 賀,令玲玲驚訝的是照片上北京的連翹和榆葉梅開得正盛,可是在氣候宜人的大連這兩種花卻未開放,你能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解答玲玲的疑惑嗎?組卷:397引用:13難度:0.5 -
8.現(xiàn)代文閱讀。
西湖莼菜湯
孫丹 ①唐嬸的小飯館開在320國道旁,來吃飯的大多是南來北往的司機。唐嬸親自掌勺,以家常菜為主,菜肴新鮮,價格便宜,生意很是火爆。
②末了,唐嬸會贈送每桌一道西湖莼菜湯。
③唐嬸將凌晨采摘的莼菜洗凈,倒入煮沸水中,一汆,快速撈出,放入湯盤中,再把雞肉、火腿熬制的原湯加少許食鹽放進鍋內(nèi),燒開,澆在蔬菜上,撒一把切好的雞絲、火腿絲,淋上熱雞油。
④“自家種的,鮮得很,嘗嘗。”
⑤蔬菜翠綠,雞白腿紅,滑嫩清香,湯純味美,食客頻頻點頭。
⑥此刻,忙活了半天的唐嬸解下圍裙,從廚房里出來,拿出半包煙,樂呵呵給食客分煙。唐嬸會用她獨有的沙啞聲音,說著并不標(biāo)準(zhǔn)的普通話,站在中央和食客們談?wù)撈鹞骱徊藴@一道美味。
⑦顯然,唐嬸把西湖莼菜湯的典故記得爛熟于心了,小學(xué)文化程度的她竟能說出“莼羹鱸膾”如此文雅的成語,還和食客們分享故事。據(jù)說,東晉的張翰當(dāng)年在洛陽做官,每見秋風(fēng)乍起,寒意初露,逐思念家鄉(xiāng)“脫俗可人,清韻雅致”的美味“莼鱸”——西湖蔬菜與松江鱸魚,毅然棄官歸鄉(xiāng),守廬檀莼,頤養(yǎng)田年。從此,“藥爐之思”成為了游子思鄉(xiāng)的代名詞。
⑧說著說著,唐嬸挽起袖口,擦擦泛起淚花的紅眼眶。
⑨莼菜是唐嬸村里家家戶戶種植的傳統(tǒng)農(nóng)作物,生長于塘里水底淤泥中,葉片浮于水面,呈橢圓形,正面綠色,背面暗紅,并附有透明粘液膠狀物質(zhì)。清明至秋分為采莼期。莼菜采摘全靠人工,清明一過,凌晨兩三點,頂著月光,唐嬸出了門,走到自家水塘邊,熟練地在小船上綁好遮陽擋雨的篷布,戴上草帽,套上袖套,戴好手套,一頭鉆進小船。唐嬸在胸口墊著一個用橡膠內(nèi)胎做的墊子,趴著采莼菜,狹小的空間幾乎不能多動。
⑩唐嬸上午九點多起身回家,六七個小時趴著采收,往往累得腰酸背疼。兩只手長時間泡在水里,又紅又腫。唐嬸把采摘來莼菜分挑后拿到飯館,顧不上休息,開始一天的營業(yè)。
?村里其他人家采莼菜基本是年輕小伙,只有唐嬸家例外。
?二十多年前,唐嬸剛滿三歲的兒子在大路口被人拐走了。夫妻倆上北京,下福建,天南海北,找尋十多年,渺無音訊。錢花完了,丈夫也遇車禍去世了。五十出頭的唐嬸一夜愁白了頭,思量好久,唐嬸回到老家西湖雙浦村,種起莼菜,在兒子被拐的路口,開起小飯館。曾記得剛能吃輔食的兒子最愛喝的就是唐嬸做的西湖莼菜湯。每次做這道菜時,唐嬸把對兒子的思念全部融化在湯里了,格外用心。
?每次結(jié)賬,唐嬸會給司機抹個零啥的,優(yōu)惠一些,接著從柜臺里拿出幾張泛黃的尋人啟事的紙鄭重地交在司機手上,鞠上一躬,“您走南闖北,見得多,幫著留留心。”
?“好咧,好咧。”司機攥緊紙,打著飽嗝,出了門。唐嬸望著遠去的車輛,她布滿皺紋的臉上露出一絲絲笑意,仿佛又載走了一份希望。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司機們帶走了唐嬸的一個個希望,也帶回了一個個失望。轉(zhuǎn)眼又是年末,唐嬸等來的是國道的擴建消息,道路兩旁的旅館、飯館都要拆除。由于對賠償款不滿,村民們遲遲不肯簽拆遷協(xié)議。
?沒想到,唐嬸帶頭第一個同意拆除。“哎,簽吧,這么多年過去了,兒子也沒個音訊。”唐嬸嘆了口氣說,“飯館拆了,只希望那碗西湖純菜湯的味道能留在兒子心里吧。”
?村民沒話說了,跟著都簽了協(xié)議。
?每天,唐嬸會到新建的國道邊,散散步,偶爾踮起腳,瞇著老花眼,張望遠方……
?又到一年除夕,一位曾經(jīng)的食客,熱心的司機沒有忘記唐嬸的囑托,開著車,載著一個酷似丈夫臉龐的高大的年輕人,意外地出現(xiàn)在唐嬸面前。盯著年輕人看了好久好久,唐嬸趕忙從廚房里端出兩碗熱氣騰騰的西湖莼菜湯……
(本文刊發(fā)于《東南早報》2020.11.17期)【注釋】氽水cuān:是一種烹飪方法,把食物放到沸水中煮一下,隨即取出。
(1)梳理小說情節(jié),請將下面圖表補充完整。
①
②
③
(2)請根據(jù)要求,研讀小說寫法,完成探究任務(wù)。小說寫法研讀單 唐婷聊天 探究 唐嬸把西湖莼菜湯的典故記得爛熟于心了,小學(xué)文化程度的她能婀熱地說出“莼羹鱸膾”如此文雅的成語,還和食客們分享故事。 ①有人認為唐嬸的文化程度不高,她和客人聊“莼羹鱸膾”的片段可以刪去,你同意他的觀點嗎?請結(jié)合原文分析。 唐嬸嘆息 探究 ??“哎,簽吧,這么多年過去了,兒子也沒個音訊。”唐嬸嘆了口氣說,“飯館拆了,只希望那碗西湖莼菜湯的味道能留在兒子心里吧。” ②品讀唐嬸的語言,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唐嬸形象。
(4)閱讀小說后,小光被文中唐嬸的堅持所感動,他想把有“堅持”品質(zhì)的文學(xué)形象收集在一起進行專題探究,下面哪本名著最適合收入小光的專題?請選擇并闡述理由。
A.《駱駝祥子》
B.《平凡的世界》
C.《簡?愛》
D.《水滸傳》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9.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問題。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酈道元/文,節(jié)選自《三峽》)[乙]??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龍山人張君①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②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huán),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③當(dāng)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fēng)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④。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于陂田⑤,或翔于云表;暮則傃⑥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
(蘇軾/文,節(jié)選自《放鶴亭記》)[注釋]①張君:隱者張師厚。隱居于徐州云龍山,自號云龍山人。②明年:第二年。③適:恰好。④俯仰百變:俯視、仰視之間,氣象有許多變化。⑤陂(bēi)田:水邊的田地。⑥傃(sù):向,向著,沿著。
(1)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素湍綠潭(湍急)
B.屬引凄異(延長)
C.水及其半扉(漫上)
D.縱其所如 (往、到)
(2)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或/王命/急宣
B.隱然/如大環(huán)
C.暮/則傃東/山而歸
D.其間/千二百里
(3)下列對甲、乙兩文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的山“兩岸連山,略無闕處”,而乙文中的山的特點是: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huán)。
B.甲文中寫樹“榮”草“茂”,而乙文中用“草木際天”一句描寫了類似景象。
C.甲乙兩文都不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qū)懢暗摹?br />D.甲文先寫山,再寫水,布局自然。乙文由亭及鶴,又由鶴回到亭,文理回環(huán),構(gòu)思巧妙。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組卷:16引用:2難度:0.5
三、作文(共5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對于“習(xí)”字的本義和三個延伸義項,你有什么聯(lián)想與感悟?請結(jié)合自己的學(xué)習(xí)和生活經(jīng)歷,以《習(xí)》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600字。組卷:2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