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陜西省安康市白河縣八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7/6 6:0:12
一、積累和運用(17分)
-
1.經典詩文積累。
(1)補全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一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①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2)依據課文填空。
①月下飛天鏡,
②征蓬出漢塞,
③
④
(3)根據提示默寫。
①《龜雖壽》中曹操“以馬為喻,表達銳意進取精神”的詩句是:
②劉楨《贈從弟》中,運用襯托,表達“即使環境嚴酷,松樹也不改本性”意思的詩句:組卷:2引用:1難度:0.9 -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
(1)他不知道詳細,所以要問我怎么裹法,足骨變成怎樣的jī xíng
(2)我到云南后,從家信中知道,我母親對我這一舉動不但不反對,還給我許多wèi miǎn
(3)有的從圖拉駕車趕來,在客廳里zhèng jīn wēi zuò
(4)這個物理學家hé yán yuè sè組卷:2引用:1難度:0.9 -
3.班級準備開展《昆蟲記》專題閱讀探究活動——“我為昆蟲取綽號”。請從下列昆蟲中任選一種,根據自己的閱讀積累,仿照示例擬寫綽號并簡述理由。
備選昆蟲:切葉蜂 螳螂 紅螞蟻
【示例】昆蟲:螢火蟲;綽號:麻醉專家,理由:螢火蟲對蝸牛施行麻醉手術時,動作麻利,立竿見影。
昆蟲:組卷:25引用:1難度:0.8 -
4.閱讀下面的語段,按要求完成題目。
??①面對復雜多變的疫情形勢,一些人在關注不斷更新的疫情信息時,容易出現恐慌等負面情緒。②新媒體時代,各種信息層出不窮,常常讓人無所適從,而且一些信息為了吸引眼球而過度夸張,內容片面。③這些不良網絡信息的傳播,加劇了公眾的恐慌和焦慮程度。④因此,要學會從正面的渠道獲取信息,不恐慌、不信謠,不傳謠。
(1)請寫出第①句的主語。
(2)第④句中有一處標點符號使用有誤,請將修改后的句子寫在下面的空白處。組卷:12引用:1難度:0.5
二、綜合性學習(7分)
-
5.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三、閱讀(46分)
-
6.【掌握閱讀方法】
初中階段,整本書的閱讀尤為重要。語文老師下發了有關閱讀的材料給同學們研讀,指導同學們更好地開展閱讀。
材料一:對初中生進行閱讀與語文學業成績相關性的問卷和測試后,研究人員得出以下數據。
材料三
摘抄是很費時間的,但即使如此,我還是希望你能嘗試一次。不試試的話,你是無法體會摘抄帶來的驚喜的。
摘抄的第一個好處是,可以促進、加深對書的記憶。作家井上廈在《書的命運》中提到,他會在看報紙或書時把有疑問的內容全都摘抄到一本名叫“摘抄術”的大號筆記本里。為了方便參考,還會寫上出處和頁碼。“這樣的筆記本,我一年能寫完五六本。雖然只是把文章按原樣抄寫一遍,但這是效果最好的記憶法。”
摘抄不需要多加考慮,只需要抄寫原文就夠了。而且,因為作業量=字數,很容易估算摘抄需要的時間。如果只寫要點,總結要點比抄寫原文還需要動腦,更容易讓人產生疲勞心理,而且日后重讀讀書筆記的時候就會感到迷茫,“這到底是引用原文還是我自己的感想呢”。
摘抄的第二個好處就是,這樣做可以加深理解。在摘抄的過程中,你很容易發現作者經過反復思考、藏在文章里的機鋒。雖然寫得太詳細容易脫離本書主旨,但這種發現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和積累。
(選自《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有刪改)(1)從材料一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2)下列對材料二、三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二通過對比兩種不同的讀書方法,主要說明了樹立寫讀書筆記意識的重要作用。
B.閱讀時做讀書筆記不僅可以記住書中內容,還可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C.摘抄很費時間,比總結要點更容易產生疲勞的心理。
D.材料三引用作家井上廈的例子主要是為了說明摘抄可以促進和加深對書的記憶。
(3)小海說:“我也看過很多書,但很多都記不起講了什么內容,也沒有留下什么特別的感受。”針對小海的問題,請你結合材料給他提出合理的建議。組卷:30引用:6難度:0.7 -
7.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問題。
追念聞一多先生
冰心 ①聞一多先生是我所敬佩的詩人,他的詩從《紅燭》到《死水》,差不多每首我都讀過。他學貫中西,對于中國的古詩和西洋詩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詣。中西的詩的格律他都融會貫通,用起來流暢自如,得心應手。
②我不是詩人,我說不出評詩的內行話,作為一個詩的愛好者,聯系到聞一多先生的一生,與其說是詩如其人,還不如說他自己就是一首詩——一首愛自由、愛正義、愛理想的詩,一首偉大的愛國詩篇!
③我和一多先生的晤面談話,往多里說,也只有七八次。我記得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五年春天,我們在美國波士頓的留學生演古典劇《琵琶記》,一多先生從紐約來波士頓過春假,因為他是學美術的,大家便請他替演員化裝。劇后的第二天,一多先生又同幾位同學來看我。那天人多話雜,也忘了都說些什么了。第二次我記得很清楚的見面,是一九三〇年的夏天,他同梁實秋先生到我們的燕京大學的新居來看我們。他們一進門來,揮著扇子,滿口嚷熱。我趕緊給他們倒上兩玻璃杯的涼水,他們沒有坐下,先在每一間屋子里看了一遍,又在客室中間站了一會,一多先生忽然說:“我們出去一會就來。”我以為他們是到附近看別的朋友去了,也沒有在意。可是不多一會,他們就回來了,一多先生拿出一包煙來,往茶幾上一扔,笑說:“你們新居什么都好,就是沒有茶煙待客,以后可記著點!”說得我又笑又窘!那時我們還不慣于喝茶,家里更沒有準備待客的煙。一多先生給我們這個新成立的小家庭,建立了一條煙茶待客“風俗”。
④我雖然和一多先生見面的次數不多,但他在我的腦中是個很熟的熟人。吳文藻和他是清華同學,一多先生的同學和朋友,差不多我都認識。從他的和我的朋友的口中,我不斷地聽到他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一同提到的,往往是他的詩,更多的是他這個人!他正直,他熱情,他豪放,他熱愛他的祖國,熱愛他的親朋,熱愛一切值得他愛的人和物。他是一團白熱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經!
⑤他在留美時期,懷念鄉土,懷念著朋友和親人,他提早回國來了,他發現在他“尺方的墻內”并沒有和平,中國有的是“戰壕的痙攣,瘋人咬著病榻,和各種慘劇在生活的磨子下”。他沒有方法禁止自己的心跳。抗戰時期,他興奮地隨著他教學的清華大學,輾轉到了昆明,但是國民黨政府的“抗戰的成績漸漸露出馬腳”,他的興奮情緒又因為冷酷的事實而漸漸低落下去。但是越到后來,更加冷酷的事實,使他更是站在進步的年輕人一邊,使他覺悟到“真正的力量在人民,我們應該把自己知識配合他們的力量”。這個時期他沒有寫詩,但他說:“詩是負責的宣傳。”他重視詩的社會價值。他把自己的詩人的力量,投入到人民力量的大海怒濤之中,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他終于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
⑥作為一個詩人,一多先生寫的詩并不比別人多,但是他的死是一首最偉大的詩!早在一九二六年四月,他在《文藝與愛國——紀念三月十八》那篇文章里,他說:“我希望愛自由、愛正義、愛理想的熱血要流在天安門,流在鐵獅子胡同,但是也要流在筆尖,流在紙上。”“也許有時僅僅一點文字上的表現還不夠,那便非現身說法不可了。所以陸游一個七十衰翁要‘淚灑龍床請北征’,拜倫要戰死在疆場上了。所以拜倫最完美、最偉大的一首詩,也便是這一死……”
⑦一多先生死去快三十三年了,今天我寫這篇追念我所敬佩的聞一多先生的文章,回顧過去的三十三年,真是想后思前,感慨無盡!毛主席說:“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曾經是民主個人主義者,而首先是個愛國者的聞一多先生,一旦找到了和廣大人民結合才能救國的真理,他就昂首挺胸凜然不屈地迎著“黑暗的淫威”走去,他給我們留下了他的最完美最偉大的詩篇!
(選自《聞一多紀念文集》,有刪改)
(1)作者追念聞一多先生,為什么先由聞一多的詩入手?
(2)細讀第⑤自然段,說說聞一多先生回國后,他的心緒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
(3)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下面句子。
他是一團白熱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經!
(4)根據文章開頭“聞一多先生是我所敬佩的詩人”,結尾“今天我寫這篇追念我所敬佩的聞一多先生的文章,回顧過去的三十三年,真是想后思前,感慨無盡”,說說首尾照應的作用。組卷:21引用:0難度:0.1 -
8.詩文佳作膾炙人口。請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問題。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①右擎蒼
②懷民亦未寢
(2)一詞多義是漢語中的常見現象。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酒酣胸膽尚開張╲開國元勛
B.月色人戶╲千家萬戶
C.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尋向所志
D.欣然起行╲性行淑均
(3)完成下列語句的翻譯。
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②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4)比較閱讀是學習古詩文的好方法,請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選文 江城子密州出獵 記承天寺夜游 關鍵詞選取 狂 ① 內容概括 ② 本文記敘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經歷,描繪了清澈美妙的月色,表現作者賞月的欣喜、貶謫的悲涼、漫步的悠閑、人生的感慨。 組卷:84引用:3難度:0.4 -
9.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即事
王安石
徑暖草如積,山晴花更繁。
縱橫一川水,高下數家村。
靜憩雞鳴午,荒尋犬吠昏。
歸來向人說,疑是武陵源。
(1)“鳴”“吠”兩詞在全詩寫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2)最后一句運用了什么典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組卷:53引用:5難度:0.7
四、作文(50分)
-
10.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淄博燒烤火了,“靈魂三件套”:代表溫度的爐子,代表包容的小餅,代表豪爽的蔥,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對普通百姓,于煙火氣中,品的是家人團坐,燈火可親;品的是城市格局,真誠好客;品的是國泰民豐,歲月安好。一個有溫度的靈魂,離不開世間的萬千滋味。平凡生活中,你品出的哪種滋味最難忘懷?
請以“ 的滋味”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1)將標題補充完整;
(2)文中不能出現真實姓名、校名;
(3)不少于600字;
(4)字跡工整,書寫規范,標點正確。組卷:1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