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德強高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1-25題每題2分,26-35題每題1分,共60分)

          • 1.黃鼬主要捕食鼠類,它們體內有臭腺,在遇到威脅時可排出臭氣,在遇到威脅時可排出臭氣麻痹敵人,鼠類聞到臭氣時往往選擇逃離。下列有關解釋不合理的是(  )

            組卷:17引用:3難度:0.8
          • 2.在自然生態系統中,許多食物鏈會形成復雜的食物網,原因是(  )

            組卷:5引用:5難度:0.7
          • 3.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三大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4.羅非魚是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下圖是某僅養殖了羅非魚的人工池塘中的能量流動關系(單位:103kJ/年)。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6難度:0.6
          • 5.下列有關生態學原理或規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7
          • 6.某種海龜的舌尖處有兩條紅色突起,它在捕食時,先張開口并讓舌頭來回擺動,很像小蟲在蠕動。這種信息傳遞的意義是引誘獵物,以利于捕食。蚜蟲的糞便是含有糖分的黏液,稱為“蜜露”。螞蟻非常喜歡吃“蜜露”,常用觸角拍打蚜蟲背部,通過拍打產生的振動頻率促使蚜蟲分泌“蜜露”。蚜蟲受到其天敵瓢蟲襲擊時,會從尾部發出報警信息素,將危險信息通知其他蚜蟲,同時螞蟻接收到報警信息素就會趕來驅除蚜蟲天敵。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1引用:2難度:0.8
          • 7.如圖為一富營養化河流生態修復工程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55引用:19難度:0.7
          • 8.蘿卜等根菜類蔬菜常用于制作泡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9.啤酒生產需經過制麥、糖化(主要是將麥芽中的淀粉等有機物水解為小分子)、發酵等主要環節,主要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10.研究人員以蘋果為原料,先接種酵母菌,發酵96小時再接種老陳醋的醋醅(含醋酸菌)進行發酵,釀造蘋果醋。如圖為發酵液中酒精含量和總酸含量隨發酵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組卷:3引用:3難度:0.7
          • 11.酒在人們的日常生活、醫藥、工業等方面的用途非常廣泛。某同學想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12.如圖是篩選果膠酶產生菌實驗中獲得的變色圈(果膠經果膠酶分解后的產物能與培養基中的特定成分反應,產生變色圈,培養基本身無色),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0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 37.某生態研究小組為了從纖維素分解菌中獲取纖維素酶,以便將農作物秸稈作為釀酒工業的原料,設計了如下操作流程分離提取較純的纖維素分解菌。請分析回答問題:

            ①土壤取樣→②選擇培養→③梯度稀釋→④將樣品接種到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基上→⑤挑選菌落
            (1)②纖維素分解菌選擇培養的培養基該如何設計?
             

            (2)圖甲所示接種方法常用的接種工具是接種環,對其通常用
             
            法滅菌。
            (3)若選擇培養后預估錐形瓶中細菌細胞數為2×107個/mL,若要在鑒別平板上涂布0.1mL稀釋后的菌液,且保證每個平板上長出的菌落不超過200個,則至少應將錐形瓶中的菌液稀釋
             
            倍。在鑒別培養基中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是:
             
            (寫兩點)。
            (4)圖乙中出現的無透明帶的菌落,其代謝類型(同化作用類型)最可能是
             

            (5)流程圖中步驟⑤的操作中,應挑選產生了
             
            的菌落。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38.科學家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將番茄葉片細胞制成的原生質體和馬鈴薯塊莖細胞制成的原生質體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如圖1所示,其中①~⑤表示過程,a~f表示細胞、組織或植株。育種工作者還利用番茄進行了如圖2所示的三組實驗。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的過程②中,所用的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中化學方法有
             
            等融合法;過程④⑤中,培養基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
             
            會影響植物細胞的發育方向。
            (2)圖2過程I培育植物體A的過程主要應用的原理是
             
            ;培育植物體B的育種方法Ⅱ稱為
             

            (3)番茄是二倍體,體細胞中共24條染色體,馬鈴薯是四倍體,體細胞中共48條染色體。則圖1中的雜種植株細胞有絲分裂后期含有
             
            個染色體組,圖2的幼苗A、幼苗B、植物體A、植物體B、植物體C的葉肉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不是24的有
             

            組卷:13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