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青劍湖實驗中學九年級(上)段考物理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9/8 4:0:8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請將唯一正確的選項填涂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

          • 1.下列數據中正確的是(  )

            組卷:24引用:1難度:0.7
          • 2.小明在剪紙時,所用剪刀的機械效率為80%,這表示(  )

            組卷:48引用:3難度:0.9
          • 3.如圖所示是農民拔去地里的棉桿工具,使用時,將小鏟著地,用虎口夾住棉桿的下部,然后在套管上用力,棉桿就拔出來了。該農具整體視為杠桿,則支點、動力作用點、阻力作用點對應下列位置正確的是(  )

            組卷:130引用:1難度:0.8
          • 4.如圖所示,某同學用重為10N的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為50N的物體,不計摩擦,則該同學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

            組卷:2812引用:86難度:0.9
          • 5.如圖所示,為一可繞O點轉動的杠桿,在A端通過繩作用一豎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桿平衡,此時AB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靜止不動,而使繩繞A點從如圖所示的位置沿圖中的虛線CD轉動,則(  )

            組卷:378引用:21難度:0.7
          • 6.在生產和生活中經常使用各種機械,關于機械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39引用:19難度:0.9
          • 7.如圖所示,B端懸掛一重為G的重物,不計杠桿自重,在A點施加動力F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6引用:3難度:0.7
          • 8.一位體重為500N的同學在跳繩測試中,1min跳180次,每次騰空的最大高度平均為4cm,則他在跳繩過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

            組卷:2370引用:23難度:0.7
          • 9.在我校物理科技節上,玲玲老師給大家演示了神奇的“二力平衡”。如圖所示,當一學生握住中間細細的圓柱體并保持靜止時,玲玲老師用兩彈簧測力計拉動圓柱體兩側的“同一根”細線,使“整根”細線向右做勻速運動,神奇的是:左手甲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8N,右手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卻只有1.6N.“同一根”細線右端受拉力小,為何細線還能向右勻速運動呢?原來中空的細圓柱體內部另有“機械”,你認為內部最有可能的滑輪繞線結構是下列圖中(不計繩重及摩擦)(  )

            組卷:1710引用:18難度:0.7
          • 10.用F1的拉力直接將重為G的物體A勻速提升h(如圖甲);換用斜面把物體A勻速提升相同高度,拉力為F2,物體沿斜面運動的距離為L(如圖乙)。利用斜面工作過程中(  )

            組卷:1226引用:13難度:0.7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11小題,共49分,其中26、27、28題需有解題過程)

          • 31.物理學在橋梁建筑技術方面有很多應用,如圖甲為宜興首座鋼結構斜拉橋荊邑大橋,橋梁全長544.5米,兩個巨大的弧形拱塔,有十八層樓那么高。“橋塔為什么要造這么高?”
            小華對此進行了研究:他將大橋的結構進行簡化,抽象成圖乙所示的模型。小華通過比較發現:適當增加橋塔的高度,可
            (增大/減小)斜拉索拉力的力臂,從而
            (增大/減小)斜拉索的拉力,在橋面上行駛的汽車,位置越靠近橋塔,鋼索受到的拉力越
            (大/小)、橋面限速60km/h,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一輛小車通過全橋至少需要
            s(結果保留一位小數)。近年來,多起高架橋側翻事故引起了人們對如圖丙所示的獨柱高架橋安全性的思考。
            獨柱式高架橋分如圖丁(a)單支座式和圖丁(b)雙支座式,從橋梁的穩定性角度考慮,建造橋梁時應選擇的支撐方式為
            (單/雙)支座式。當重載卡車在雙支座式高架橋最右側行駛時橋面側翻,支點是
            (左/右)支座。如果在兩個支座中間再增加一個支座如圖丁(c),橋面側翻危害的風險將
            (減小/增大/不變)。

            組卷:133引用:2難度:0.7
          • 32.在機械制造中有一個給大飛輪定重心的工序,該工序的目的是使飛輪的重心發生微小的位移,以使它準確位于軸心上。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M=80kg、半徑為R=0.6m的金屬大飛輪可在豎直平面內繞軸心(圖中兩虛線的交點)自由轉動。用力推動一下大飛輪,飛輪轉動若干周后停止。多次試驗,發現飛輪邊緣上的標記F總是停在圖示位置。
            (1)根據以上情況,可以初步確定飛輪重心P可能在圖中

            A.軸心正下方的某一位置  B.軸心左側的某一位置
            C.軸心右側的某一位置      D.軸心正上方的某一位置
            (2)工人在飛輪邊緣上的某點E處,焊接上質量為m=0.4kg的金屬后,再用力推動飛輪,當觀察到
            的現象時,說明飛輪的重心已調整到軸心上了。
            (3)調整前飛輪的重心P到軸心的距離為
            mm。

            組卷:486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