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遼寧省沈陽市東北育才雙語學校九年級(上)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12/27 7:0:2

          一、選擇題(共17小題,1-10題每題1分,11-17每題2分,共24分)

          • 1.人體所缺元素與可導致的健康問題,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h2>

            組卷:294引用:2難度:0.7
          • 2.下列基本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h2>

            組卷:424引用:4難度:0.7
          • 3.我們在做“物質在氧氣中的燃燒”實驗時,把甲、乙、丙三種物質,分別放入A、B、C三瓶氧氣中燃燒。A瓶中看到了明亮的藍紫色火焰,B瓶中看到了火星四射,C瓶中出現了明亮的白光。則對此實驗的推斷正確的是( ?。?/h2>

            組卷:578引用:7難度:0.5
          • 4.若把江河湖泊水中溶解的氣體收集起來,分析的結果是:氧氣所占的體積大于21%,氮氣所占的體積小于78%,對此應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組卷:682引用:12難度:0.7
          • 5.生活中的下列現象,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0引用:8難度:0.5
          • 6.如圖所示的四個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組卷:417引用:14難度:0.7
          • 7.在實驗室,若不慎把氫氧化鈉沾到皮膚上,可以用硼酸溶液處理,硼酸(化學式:H3BO3)為白色粉末狀結晶,有滑膩手感,無臭味,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下列關于硼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761引用:8難度:0.6

          三、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共29分)

          • 22.實驗室利用如圖1裝置制取常見的氣體。
            (1)寫出儀器的名稱:①
             

            (2)實驗室選用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則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選用E裝置收集氧氣時發現水槽中的水變成了紫紅色,可能的原因是
             
            ;若選用C裝置收集氧氣,則驗滿的方法為
             
            。若選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硫化氫是一種具有臭雞蛋氣味、能溶于水的氣體,其密度比空氣大,實驗室常用塊狀硫化亞鐵跟稀硫酸反應來制取硫化氫氣體。制取硫化氫氣體的發生裝置應選用
             
            裝置,若使用裝置F收集硫化氫,則氣體應從
             
            端(填“a”或“b”)通入。
            (4)某興趣小組要收集一瓶(100mL)含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80%的氣體,收集氣體的裝置如圖2所示。
            收集方法是:在100mL集氣瓶里裝滿水,塞緊膠塞并關閉活塞b,打開活塞a通入氧氣,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當量筒內的水達到設定的體積后立即關閉活塞a,然后打開活塞b通入空氣,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則通入氧氣的體積和通入空氣的體積比約為
             
            (填最簡整數比)。
            (5)化學實驗提倡綠色環保,對實驗裝置進行微型化改進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如圖是對圖1中B裝置的“微型”化改進后的裝置。

            ①圖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類似常見儀器
             
            ,與A相比,其優點是
             

            ②三裝置彎管B處若盛放紫色石蕊,則此處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與B裝置相比,采用“微型”實驗裝置的優點是
             

            組卷:74難度:0.4
          • 23.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和人類的生命活動息息相關。
            Ⅰ.二氧化碳的發現
            資料一:1630年,海爾蒙特發現在一些洞穴處,有一種能使燃著的蠟燭熄滅的氣體,后來被證實是CO2。
            資料二:1754年,布萊克將石灰石煅燒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圖甲所示的物質轉化研究。
            資料三:1766年,卡文迪許通過實驗測得,室溫下1體積水大約能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氣體。
            (1)根據海爾蒙特的發現,可推測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
            (2)寫出布萊克實驗中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
            (3)如圖乙,在室溫下將容積為200毫升的廣口瓶注滿蒸餾水,通過導管緩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許的結論是正確的,則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約為
             
            毫升。

            (4)有人設計了一個實驗驗證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如圖丙。

            ①該實驗需要將實驗裝置置于
             
            (填“陽光下”或“黑暗中”)。
            ②甲和乙中的氣體分別為
             

            A.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空氣
            C.空氣、空氣
            D.空氣、氧氣
            Ⅱ.二氧化碳的制取
            (1)化學實驗室一般用塊狀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但制出的二氧化碳中?;煊新然瘹錃怏w。在老師指導下,某化學興趣小組將該實驗進行了優化,改用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并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實驗裝置見圖1)。

            ①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若不改變溫度,整套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方法是
             

            ③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反應一段時間后即停止。同學們經查閱資料,發現當反應停止后再加入氯化銨溶液,又能繼續產生氣泡,采用該方法,可使塊狀石灰石與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請推測加入氯化銨溶液的作用是
             
            。
            (2)該小組在收集二氧化碳時,又對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進行了探究。
            實驗設計與操作:在通常狀況下分別測定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從而得到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
            用氧氣測量儀測得收集的氣體中氧氣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2(起始時氧氣的體積分數都以21%計),則最終兩種方法收集的氣體中二氧化碳體積分數較大的是
             
            (填“排空氣”或“排水”)法,兩種方法收集的氣體中二氧化碳體積分數的差值是
             

            (3)你認為二氧化碳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組卷:406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