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尚志中學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26 9:30:2
一、選擇題
-
1.米酒、酸奶、泡菜等都屬于傳統發酵制品,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制作米酒時添加“酵頭”的目的是接種釀酒酵母 B.米酒發酵液中冒出的“氣泡”都來源于酵母菌無氧呼吸 C.酸奶和泡菜制作中均需要及時通氧,保證乳酸菌的有氧呼吸 D.為降低雜菌污染,發酵前需要對器具、原料等進行滅菌 組卷:88引用:8難度:0.7 -
2.若將某種細菌置于有營養的物體上,它會繁殖并形成細胞群。以下用來檢驗兩種抗生素的殺菌效果的對照實驗,最恰當的分組設計是( )
A. B. C. D. 組卷:67引用:3難度:0.7 -
3.為純化菌種,在培養基上劃線接種纖維素降解細菌,培養基中加入剛果紅,它可以與纖維素反應形成紅色復合物。培養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實驗得到的單菌落并不一定符合實驗目的 B.接種后倒置培養的目的之一是防止冷凝水污染培養基 C.只有菌落周圍的纖維素才可能被降解形成透明圈 D.甲是接種順序,乙是培養結果,整個過程共需灼燒接種環5次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4.黑曲霉可產生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種酶。在工業生產中,可利用黑曲酶以豆餅為原料發酵生產醬油。生產醬油的工藝有固態無鹽發酵和固態低鹽發酵,前者發酵周期短但醬油風味不足,后者發酵周期長而醬油風味好。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蛋白酶能將蛋白質水解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增加醬油的風味 B.選行的菌種及生產工藝不同,發酵所得醬油的品質及風味不同 C.固態低鹽發酵時食鹽抑制黑曲霉的生長而使發酵周期延長 D.黑曲霉和毛霉的主要區別是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組卷:5引用:3難度:0.7 -
5.稀釋涂布平板是常用的微生物培養方法,下 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滅菌鍋中取出的培養基應趁燙時倒平板,如此可對培養皿滅菌 B.稀釋涂布平板法不可用于微生物的分離,可用于微生物的計數 C.用此法估測的數值往往偏小,應以菌落數最多的平板計數為準 D.稀釋平板涂布分離到的單菌落需進一步純化,可用平板劃線法 組卷:61引用:9難度:0.7 -
6.我國是世界上啤酒生產和消費大國。啤酒是以大麥為主要原料經酵母菌發酵制成,主要工藝流程如圖所示,其中糖化主要是將麥芽中的淀粉等有機物水解為小分子。下列關于啤酒發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制麥時需浸泡大麥,可提高種子中結合水/自由水的比例 B.糖化后期要煮沸冷卻,主要是促進淀粉分解形成糖漿 C.在整個發酵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嚴格的無菌、厭氧環境 D.過濾消毒能去除啤酒中的大多數微生物,延長其保存期 組卷:35引用:2難度:0.5 -
7.某研究小組為了篩選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設計了兩組培養基,配方如下表。從表中數據可知,Ⅰ號和Ⅱ號培養基都屬于( )
培養基 蛋白胨 牛肉膏 氯苯 氯化鈉 硝酸銨 無機鹽(無碳) 蒸餾水 Ⅰ號 10g 5g 5mg 5g -- -- 1L Ⅱ號 -- -- 50mg 5g 3g 適量 1L A.通用培養基 B.液體培養基 C.選擇培養基 D.固體培養基 組卷:59引用:3難度:0.7 -
8.下列對滅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滅菌是指殺滅環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細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是指殺死物體表面或內部的部分微生物 C.消毒和滅菌都是采用物理方法殺滅微生物 D.常用滅菌方法有灼燒滅菌、干熱滅菌、高壓蒸汽滅菌等 組卷:22引用:3難度:0.7 -
9.下列有關培養基配制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異養微生物的培養基至少要有一種有機物 B.雖然各種培養基的配方不同,但必須含有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 C.配制培養基時,要注意各種營養物質的濃度和比例,還要考慮pH、滲透壓等影響 D.培養基中的葡萄糖能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也能為其他有機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組卷:14引用:4難度:0.8 -
10.微生物接種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下列關于這兩種接種方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都只能用于固體培養基接種 B.都能用于微生物的計數 C.接種培養后均可獲得單菌落 D.接種工具使用后需要滅菌 組卷:63引用:21難度:0.9 -
11.消毒和滅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下列哪些事物適用于消毒處理( )
①皮膚
②飲用水
③牛奶
④注射器
⑤培養皿
⑥接種環
⑦培養基
⑧果汁
⑨醬油
⑩手術刀A.①②③⑧⑨ B.④⑤⑥⑦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⑧ D.以上全部 組卷:6引用:8難度:0.7 -
12.某研究小組從有機廢水中分離微生物用于廢水處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培養基分裝到培養皿后進行滅菌 B.轉換劃線角度后需灼燒接種環再進行劃線 C.接種后的培養皿須放在光照培養箱中培養 D.培養過程中每隔一周觀察一次 組卷:388引用:63難度:0.9 -
13.發酵工程的正確操作過程是( )
①發酵
②培養基的配制
③滅菌
④產品的分離與提純
⑤菌種的選育
⑥擴大培養
⑦接種A.⑤②⑥⑦①③④ B.⑤⑥②③⑦①④ C.②⑤③⑦①⑥④ D.⑦⑥⑤②③①④ 組卷:21引用:12難度:0.8 -
14.發酵工程中嚴格控制發酵條件是保證發酵正常進行,得到質量高、產量多的理想產物的關鍵。通常所指的發酵條件不包括( )
A.溫度 B.溶氧量 C.pH D.酶的含量 組卷:4引用:3難度:0.6 -
15.將某病毒的外殼蛋白(L1)基因與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連接,構建L1-GFP融合基因,再將融合基因與質粒連接構建如圖所示表達載體。圖中限制酶E1~E4處理產生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構建L1-GFP融合基因需要用到E1、E2、E4三種酶 B.E1、E4雙酶切確保L1-GFP融合基因與載體的正確連接 C.GFP可用于檢測受體細胞中目的基因是否表達 D.將表達載體轉入乳腺細胞培育乳汁中含L1蛋白的轉基因羊 組卷:110引用:1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44.某一質粒載體如圖所示,外源DNA插入到Ampr或Tetr中會導致相應的基因失活(Ampr表示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環素抗性基因)。有人將此質粒載體用BamHⅠ酶切后,與用BamHⅠ酶切獲得的目的基因混合,加入DNA連接酶進行連接反應,用得到的混合物直接轉化大腸桿菌,結果大腸桿菌有的未被轉化,有的被轉化。被轉化的大腸桿菌有三種,分別是含有環狀目的基因、含有質粒載體、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回答下列問題:
(1)質粒載體作為基因工程的工具,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有
(2)如果用含有氨芐青霉素的培養基進行篩選,在上述四種大腸桿菌細胞中,未被轉化的和僅含有環狀目的基因的細胞是不能區分的,其原因是①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45.長期以來,優良種畜的繁殖速度始終是限制畜牧養殖業發展的瓶頸,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細胞工程和胚胎工程技術為優良種畜的快速繁殖帶來了無限生機。圖1、2、3分別是牛胚胎移植、早期胚胎培養及克隆羊培育圖,請據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在試管牛和克隆羊的培育過程中都必須用到的生物技術有
(2)與受精有關的過程有:①第一次卵裂開始;②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③精子釋放多種酶;④精子入卵,卵細胞膜發生生理反應,拒絕其他精子進入卵內;⑤雌、雄原核形成。正確的順序為
(3)超數排卵技術的處理措施是對供體母牛注射
(4)圖2從A到E中,一般選擇牛的胚胎移植時期有
(5)胚胎移植是指將動物的早期胚胎移植到①組卷:1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