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北京市豐臺區高考化學二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本部分共14題,每題3分,共42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1.制作豆腐的流程中,屬于過濾操作的是(  )

            組卷:29引用:1難度:0.8
          • 2.用下列裝置完成相關實驗,不合理的是(  )

            組卷:33引用:1難度:0.7
          • 3.對下列事實的解釋,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組卷:174引用:1難度:0.5
          • 4.下列物質的用途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組卷:99引用:1難度:0.7
          • 5.下列事實不是由于分子的極性導致的是(  )

            組卷:70引用:3難度:0.7
          • 6.對甲基苯酚用于制作除草劑、醫藥上的消毒劑、香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59引用:1難度:0.7

          二、本部分共5題,共58分。

          • 18.具有廣泛生物活性的某丁內酯類化合物K的合成路線如圖:

            已知:
            i.R1CH2COOR2+R3CHO
            KHC
            O
            3

            ii.+

            iii.R-Br+
            Z
            n
            乙醚
            H
            +

            (1)A能發生銀鏡反應,A中官能團名稱是
             

            (2)B→C的化學方程式為
             

            (3)C+2a
            KHC
            O
            3
            D,則試劑a是
             

            (4)已知:同一個碳原子連有2個羥基的分子不穩定,F為醇類。F→G的化學方程式為
             

            (5)試劑b的結構簡式為
             

            (6)H→I的反應類型為
             
            ,J 的結構簡式為
             

            (7)已知:
            H
            +
            /
            H
            2
            O
             
            -
            C
            O
            2
            RCH2COOH,將D→E的流程圖補充完整,在(  )內填寫試劑和條件,在方框內填寫物質的結構簡式
             

            組卷:46引用:1難度:0.5
          • 19.某小組進行如下實驗:向0.1mol?L-1FeCl3溶液中通入SO2或加入Na2SO3溶液,均得到紅色溶液。
            已知:溶液中+4價含硫微粒物質的量分數隨pH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I.推測Fe3+與溶液中的某種+4價含硫微粒形成了紅色的配離子。設計如下實驗(均在常溫下進行):
            實驗 溶液1(1mL) 溶液2(10mL) 現象
            A 0.1mol?L-1FeCl3溶液 SO2的飽和溶液 溶液1與溶液2混合后,實驗A、B、C所得溶液紅色依次加深
            B 0.1mol?L-1FeCl3溶液 SO2的飽和溶液,用NaOH固體調pH=5.0
            C 0.1mol?L-1FeCl3溶液
             
            (1)將上述實驗補充完整。
            (2)配離子的配體為SO32-的實驗證據是
             

            II.探究pH對FeCl3和Na2SO3反應的影響。設計如下實驗:
            序號 實驗a 實驗b
            方案 5mL酸化的0.1mol?L-1FeCl3與2mL0.1mol?L-1Na2SO3混合得紅色溶液,測得pH=1.7 5mL酸化的0.1mol?L-1FeCl3與2mL0.1mol?L-1Na2SO3混合得紅色溶液,加幾滴濃鹽酸,調pH=1.3
            現象 放置10分鐘后,溶液紅色均褪去,實驗b中溶液褪色更快。經檢驗,褪色后的溶液中均存在Fe2+
            (3)探究實驗b中溶液褪色更快的原因:
            i.甲認為pH降低,有利于Fe3+氧化SO32-,導致實驗b中溶液褪色更快。
            ①從電極反應的角度,進行理論分析:還原反應為:Fe3++e-═Fe2+氧化反應為:
             

            ②已知上述實驗條件下pH對Fe3+的氧化性幾乎沒有影響。從平衡移動的角度判斷pH對SO32-還原性的影響是
             
            (填“增強”或“減弱”)。
            ③通過理論分析,甲認為其猜測
             
            (填“成立”或“不成立”),并進一步實驗,獲得了證據。實驗方案為:反應相同時間,分別取實驗a和b中的溶液,檢測
             
            濃度(填離子符號),比較其大小關系。
            ii.乙猜測pH降低,有利于
             
            氧化SO32-,導致實驗b中溶液褪色更快。
            ④將乙的假設補充完整
             
            (填化學式)。
            ⑤乙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取10mL0.1mol?L-1Na2SO3溶液加硫酸調pH=1.7,用KMnO4溶液滴定,消耗體積為V1。另取一份相同的溶液放置10分鐘后,再用KMnO4溶液滴定,消耗體積為V2。前后差值(V1-V2)為ΔVa。用同樣的方法對10mL0.1mol?L-1Na2SO3(含H2SO4)pH=1.3進行滴定,消耗KMnO4溶液前后體積差值為ΔVb。經對比可知,ΔVa>ΔVb,由此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4)綜合上述分析,pH降低,有利于
             
            反應的發生,導致實驗b中溶液褪色更快。

            組卷:107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