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高中聯合體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21 16:0:2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選項
-
1.下列關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說法正確的是( ?。?/h2>
A.“太湖中所有的魚”屬于生命系統研究的一個結構層次 B.單細胞生物在生命系統中既可屬于細胞層次,又可屬于個體層次 C.細胞中的DNA、蛋白質等物質也屬于生命系統結構層次 D.病毒結構簡單,是目前已知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結構層次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2.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及其建立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A.細胞學說認為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 B.細胞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的 C.魏爾肖的著名論斷是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 D.細胞學說闡明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組卷:4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對圖示的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若圖①表示將顯微鏡鏡頭由a轉換成b,則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增多 B.當圖②視野中的64個組織細胞變為4個時,視野明顯變暗 C.若圖③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胞質順時針流動,則實際上細胞質的流動方向是逆時針 D.若圖④是顯微鏡某視野下洋蔥根尖的圖像,則向右移裝片能觀察清楚c細胞的特點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4.2021年9月,“巨型稻”喜獲豐收,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涼夢”得以實現,“巨型稻”平均株高2米左右,莖稈粗壯、穗大粒多、產量高,富含K、Ca、Zn、Mg等營養元素。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K、Ca是組成“巨型稻”細胞的大量元素 B.Mg是構成“巨型稻”葉肉細胞葉綠素的元素 C.組成“巨型稻”和普通稻的元素種類大體相同 D.“巨型稻”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作用也較小 組卷:23難度:0.8 -
5.英國醫生塞達尼?任格在對離體蛙心進行實驗中發現,用不含鈣和鉀的生理鹽水灌注蛙心,收縮不能維持。用含少量鈣和鉀的鈉鹽溶液灌注時,蛙心可持續跳動數小時。實驗說明鈣鹽和鉀鹽( ?。?/h2>
A.是細胞中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B.對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C.對維持細胞的形態有重要作用 D.為蛙心的持續跳動提供能量 組卷:92引用:37難度:0.8 -
6.最早的生命孕育在海洋中。下列關于細胞中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內許多生物化學反應都需要水的參與 B.水可將細胞代謝廢物運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體外 C.細胞內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細胞代謝可能越旺盛 D.將玉米種子曬干的過程中,玉米損失大量結合水 組卷:6引用:1難度:0.8 -
7.下列各組物質中,組成元素種類相同的是( ?。?/h2>
A.膽固醇、脂肪酶 B.性激素、胰島素 C.氨基酸、核苷酸 D.淀粉、脂肪 組卷:1引用:4難度:0.8 -
8.在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檢測實驗中,對實驗材料的選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A.檢測蛋白質時,用加熱后的豆漿作為實驗材料仍可產生紫色反應 B.甘蔗莖和甜菜塊根都含有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還原糖的檢測 C.檢測花生種子中的油脂時,子葉切片經蘇丹Ⅲ染色后,需用清水反復沖洗 D.常用梨、西瓜等組織樣液作為檢測植物組織內還原糖的實驗材料 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9.在案件偵破工作中,能為認定犯罪嫌疑人提供最可靠證據的物質是( )
A.脫氧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 C.脫氧核糖核酸 D.蛋白質 組卷:1引用:2難度:0.8 -
10.糖尿病患者應當控制脂肪的攝入,肥胖患者也應當減少糖類的攝入,原因是糖類和脂肪可以相互轉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與糖類相比,脂肪中H的含量更高 B.相同質量的糖類含有的能量高于脂肪 C.大米、玉米、小麥等種子中的糖類大多數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D.糖類可以大量轉化為脂肪,但脂肪不可以大量轉化為糖類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
29.如圖1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過程示意圖,圖2表示某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其中[]內填序號,____填名稱)
(1)物質X指的是
(2)假如圖2為高等動物細胞,不應有的結構有
(3)某同學用臺盼藍對圖2細胞進行染色,發現細胞不著色,這一現象說明細胞膜具有
(4)當病人腎功能發生障礙時,采用透析型人工腎替代病變的腎行使功能,利用生物膜的功能特點是組卷:7引用:3難度:0.5 -
30.某同學查閱資料發現;重金屬鹽能使蛋白質變性失活,而谷胱甘肽能緩解重金屬鹽對蛋白質的破壞作用。請你根據實驗材料完善實驗步驟,以證明這一觀點。
實驗材料:試管、燒杯、滴管、溫度計、恒溫水浴鍋、唾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硝酸銀溶液、谷胱甘肽溶液、新配制的斐林試劑、蒸餾水。實驗步驟 甲 乙 丙 1 加入唾液淀粉酶 2m 2mL 2mL 2 加入A - - B 3 加入C - D E 4 加入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5 37℃保溫 5min 5min 5min 6 加入斐林試劑 2mL 2mL 2mL 7 F 2min 2 min 2 min 8 觀察溶液變化 G H 出現磚紅色沉淀
(1)分析表格信息,可知
(2)請完善表格內容:A
(3)實驗分析:步驟2與步驟3是否可以互換順序?組卷:3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