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5課 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2020年同步練習卷(2)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5小題,每小題0分,滿分0分)

          •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

            組卷:1376引用:7難度:0.8
          • 2.下列各組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

            組卷:1924引用:8難度:0.9

          三、現代文閱讀。

          • 7.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中國青年網南京12月13日電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五臺山叢葬地紀念碑、北極閣叢葬地紀念碑等多地,民眾自發以各種形式祭奠遇難同胞。自1996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舊金山當地華人華僑都會舉辦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南京祭”活動,如今已是第19年。
                  今年的南京祭活動在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舉辦,作為活動的一部分,文化中心展出了日本侵占南京并且制造南京大屠殺的照片,播放了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一副“五洲同懷民族情,四海共祭家國魂”的挽聯在祭奠活動現場顯得醒目。可容納近400人的會場幾乎坐滿了人。除了眾多華人華僑、社團組織的參與,舊金山市議員、州議員,以及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羅林泉都參加了祭奠活動。
            材料二:
                  中國青年網南京12月13日電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自古以來,和平就是人類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夢想。歷史告訴我們,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活動中南京市77名青少年代表宣讀了《和平宣言》。
            材料三:
                  中新網12月15日電中國舉行了國家公祭儀式。日本新華僑報日前刊文稱,讓人吃驚的是,作為當年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在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前一天,日本媒體靜得出奇。文章摘編如下:
                  12月12日記者翻遍了當天日本六大主流報紙,關于南京大屠殺和中國國家公祭日,無只字片語。即使在包羅萬象的日本互聯網上,也只有引自中國媒體的報道,基本看不到本土媒體的評論。
                  日本左翼媒體對這一事件掌握的資料不多,右翼媒體又故意抹殺,因此就出現了日本媒體對“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中國國家公祭日冷淡處置的奇怪現象。
            (1)速讀以上材料,概括你從中得到的主要信息。(不少于兩點)
            (2)給材料二這則消息擬標題。
            (3)仔細閱讀材料二,說說你的探究結果。
            (4)仔細閱讀材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2014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各地民眾自發性的以多種形式祭奠遇難同胞。
            B.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歷史告訴我們,只有讓人們銘記歷史,記得戰爭的慘痛教訓,世界和平才有希望來臨。
            C.南京大屠殺慘案鐵證如山、不容篡改,歷史事實不會因某些人的巧舌抵賴而消失。我們應該反思歷史,面向未來。
            D.中國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日本媒體靜得出奇,這意味著作為當年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日本當局正在反思自己的錯誤,讓悲劇不再重演。
            (5)通過認真閱讀這些材料,你想對至今還在保持沉默的日本當局者說些什么呢?

            組卷:68引用:8難度:0.5
          • 8.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問題。
            任正非的傳播課
            原創:鄒振東   廈大鄒振東  5月21日
                  任正非今天接受記者采訪,贏得滿堂喝彩,有評論稱521是任正非日。這次訪談,讓世界見證了華為不再只是中國的卓越企業,而是世界級的領袖企業。作為一名傳播學者,我不能從政治學、經濟學、外交學等領域解讀他的談話,只能從傳播學角度談談我的思考。
                  任正非的訪談,其實是給中國與世界上了一堂傳播課——不僅傳達出政治胸襟與商業智慧,而且表現出極高的傳播水平。
                  無論是特朗普的美國利益第一,還是中國網民的“奉陪到底”,愛國,都是這場輿論戰的制高點。在這個時節,在中國輿論場,一切對中國產品的冷嘲熱諷都不招待見;一切遭受打壓或忍辱負重或奮起抗爭的企業,都會被視為民族英雄,這非常好理解。
                  輿論戰最重要的,不是打擊敵人,而是爭取朋友。輿論戰的功能,不是消滅敵人,而是分化敵人與孤立敵人。口水是打不垮敵人的,可以直接打垮敵人的東西,在軍事上是武器,在經濟上是產品。把敵人擴大化,就是幫助敵人擴大力量。
                  所以,任正非很清楚:“大家要罵就罵美國政客,這件事不關美國企業什么事情。”任正非甚至高調感謝美國公司,宣稱美國企業和華為是同呼吸共命運的。這樣把美國和美國政客分開,把美國政客和美國企業分開,這就是最大化地孤立敵人與爭取朋友。
                  蘋果、谷歌不是我們的敵人,美國公司不是我們的敵人,美國人民更不是我們的敵人。正如日系車不是我們的敵人,日本企業不是我們的敵人,日本軍國主義及其鼓吹復活者,才是我們的敵人。
                  任正非坦承自己家人現在還在用蘋果手機,發揮了意見領袖卓越的引導作用。沒有人會懷疑任正非的愛國主義,換了別人,可能就不敢這樣說,或者說了也不起什么作用。好的意見領袖的一句話,有時候賽過一千篇社論。
                  商業傳播與政治傳播不同。可口可樂公司賣產品給消費者之前,絕對不會問你信奉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無論是支持特朗普還是希拉里,你只要付錢它就賣。
                  任正非把政治和商業分開,把愛國和商品分開。他非常清楚:如果中國人買華為就是愛國,不買就是不愛國,那么歐洲人,美國人買華為怎么解釋?我們希不希望全世界都來買華為產品?
                  華為公司是中國企業,但華為手機是世界產品。只有中國人買華為,不算勝利。讓更多的外國人買華為,才對中國公司有益。把產品與愛國脫鉤,是傳播大智慧。
                  最受歡迎的英雄形象之一就是“自信得有點謙虛”。過去太多這樣的形象,要么太自信——自信得狂妄;要么太謙虛——謙虛得做作。
                  任正非一方面非常自信:“美國政客目前的做法低估了我們的力量,華為的5G是絕對不會受影響的,在5G技術方面,別人兩三年肯定追不上華為。”
                  另一方面非常清醒:“美國科技深度和廣度上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很多小公司產品超級尖端,在我們的行當上(5G),我們做到了前列,但是就整體國家而言,我們和美國比,差距還很大。”
                  中美貿易戰有四個輿論戰場:中國輿論場、美國輿論場、中美間輿論場與國際輿論場。每一個輿論場的功能、傳播目標與策略都是不同的。
                  像任正非這樣的表達,“雖然我們與美國有沖突,但最終還要一起為人類做貢獻”,在國際輿論場就比特朗普的格局高,得分多。
                  對于特朗普來說,他最核心的輿論場是美國輿論場。從輿論戰效果看,真正讓特朗普膽寒的,不是我們在中國輿論場高唱一千萬遍“打倒美帝野心狼”,而是讓他在美國輿論場丟掉一千萬張選票。他到處制造美國的敵人,恰恰就是要在美國輿論場激起同仇敵愾的情緒。
                  特朗普“推特”治國,就說明傳播是特朗普最重要的武器。跟美國打貿易戰,就不能只局限在政治、經濟與外交領域,專家就不能只是政治學家、經濟學家與外交學家。當務之急就是要搞清楚特朗普輿論戰的傳播策略與輿論方法。用傳播的方法對付傳播,用輿論的方式對付輿論,有時候不只是事半功倍,甚至是四兩撥千斤。(本文5月22日上午下載于微信公眾號,有刪改)【注】①新聞背景:5月16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宣布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未經政府許可向華為供貨。5月21日,美國商務部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給華為及其合作伙伴90天的臨時許可,將封堵令推遲執行3個月。5月21日上午,75歲的華為公司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接受國內媒體150分鐘的采訪,對美國禁令,5G,知識產權等熱點話題進行回應。②“推特”是一種個人社交平臺,類似于微信。
            (1)在作者的分析中,任正非對媒體的回應包含哪些傳播智慧?請簡要概括。
            (2)閱讀新聞要了解立場,請結合文本信息,分析本文的立場。
            (3)從這篇文章看,作者的傳播水平如何?結合內容分析。

            組卷:39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