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河北省保定市唐縣一中高二(下)月考生物試卷(3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齊民要術》記載了一種稱為“動酒酢(’酢’同’醋’)法”的釀醋工藝:“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甕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當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動,撓攪之。數(shù)十日,醋成”。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8引用:4難度:0.7
          • 2.下列有關制備培養(yǎng)基和倒平板的具體描述,正確的是(  )
            ①待培養(yǎng)基冷卻至 40℃左右時,在酒精燈火焰附近倒平板。
            ②將滅過菌的培養(yǎng)皿蓋放在桌面上,左手拔出棉塞。
            ③右手拿錐形瓶,使瓶口迅速通過火焰。
            ④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完全打開皿蓋。
            ⑤右手將錐形瓶中培養(yǎng)基倒入培養(yǎng)皿,左手立即蓋上培養(yǎng)皿的皿蓋。
            ⑥等待平板冷卻5~10s,將平板倒過來放置,使皿蓋在下,皿底在上。

            組卷:20引用:1難度:0.7
          • 3.酵母菌的品質影響葡萄酒的產(chǎn)量和質量,研究人員為分離出產(chǎn)酒精能力強的酵母菌菌株,進行了如圖I所示實驗,甲、乙、丙、丁錐形瓶內分別加入100mL完全培養(yǎng)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4.下列對發(fā)酵工程應用的描述錯誤的是(  )

            組卷:20引用:2難度:0.7
          • 5.在草莓生產(chǎn)上,傳統(tǒng)的繁殖方式易將所感染的病毒傳給后代,導致產(chǎn)量降低、品質變差。微型繁殖技術可以培育出無毒幼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6引用:3難度:0.6
          • 6.如圖表示用草木樨狀黃芪(2n=32)和木本霸王(2n=22)培育抗鹽新品種過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6難度:0.7
          • 7.滅活疫苗是將培養(yǎng)擴增的活病毒通過物理或化學手段滅活后,經(jīng)過系列純化制備的生物制劑。國產(chǎn)新冠滅活疫苗的大致生產(chǎn)流程如圖,將抗原性強的病毒接種到Vero細胞中培養(yǎng),再使病毒經(jīng)過β-丙內酯滅活等過程制備成疫苗。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9引用:1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59分)

          • 22.如圖所示表示科學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種牛的過程,a~h為操作過程,請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

            (1)“試管牛”技術的操作流程是
             
            (填字母)。
            (2)圖中用到的生物技術有
             
            等(寫出三種),圖中A牛和B牛的性別
             
            (填“相同”“不同”或“不一定相同”)。
            (3)圖中用到的激素是
             
            ,其目的是獲得更多的卵母細胞,經(jīng)受精后可得到多個早期胚胎。
            (4)c過程名稱為
             
            ,一般是對發(fā)育到
             
            (階段)的早期胚胎進行處理,再植入到受體內。在對囊胚階段的胚胎進行分割時,應注意將③
             
            均等分割,以免影響胚胎的恢復和進一步發(fā)育。
            (5)A、B牛的生產(chǎn)屬于
             
            生殖,C牛的生產(chǎn)分屬于
             
            生殖。胚胎移植技術的優(yōu)勢是
             

            組卷:26引用:2難度:0.6
          • 23.科研人員通過設計來自小鼠腸道的天然大腸桿菌,然后將修飾過的工程原生細菌植入小鼠體內后誘導了持續(xù)性的生理變化,從而改善了動物糖尿病等慢性病病理狀態(tài)。研究人員首先從實驗小鼠的糞便樣本中提取出天然大腸桿菌,并從中鑒定出一種遺傳上易馴化的菌株,然后通過基因工程修飾使其表達了在膽汁酸代謝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膽汁鹽水解酶(BSH),將經(jīng)過修飾的天然細菌重新植入小鼠腸道。進行一次治療后,研究人員在小鼠的整個腸道中都發(fā)現(xiàn)了帶有BSH基因的大腸桿菌,它們在宿主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都保持著BSH活性,BSH活性對治療小鼠糖尿病產(chǎn)生積極影響。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是大腸桿菌的質粒和通過R-PCR技術合成的BSH基因(目的基因),進行體外拼接時,不能選擇限制酶A,理由是
             
            ;選用限制酶B和酶C切割質粒和目的基因的優(yōu)點有
             

            (2)導入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需進行篩選后方可應用于臨床治療,簡要說明重組大腸桿菌篩選的思路:
             

            (3)若科學家利用蛋白質工程技術,研制出了新的BSH,與天然BSH相比,其效果更好,起效快,更好保存。獲得BSH基因的途徑是;從預期的蛋白質功能出發(fā)→
             
            →推測應有的氨基酸序列→
             

            組卷:3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