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重慶市渝東九校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9/14 8:0:9
一、選擇題
-
1.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態系統中,生產者都是自養型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B.食物鏈和食物網屬于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營養級是處于食物鏈某一環節上的各種生物的總和 C.在生態系統中,細菌既可以作為生產者,也可以作為消費者或分解者 D.大多數動物在生態系統中是消費者,消費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組卷:63引用:4難度:0.5 -
2.下列有關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基本規律及其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初級消費者同化能量的去向包括細胞呼吸散失、流向分解者和流入自身糞便等 B.食物鏈的營養關系般不可逆,這決定了能量流動的單向性 C.“?;~塘”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傳遞效率 D.生態系統正常功能的維持可以不需要來自系統外的能量補充 組卷:30引用:2難度:0.5 -
3.如圖為能量流經某生態系統第二營養級的示意圖[單位:J/(cm2?a)],其中A表示該營養級攝入的能量。據圖分析,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生態系統第二營養級的同化量是100J/(cm2?a) B.該生態系統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可以被生產者同化利用 C.圖中D代表的是分解者呼吸作用散失的熱量 D.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至少為400J/(cm2?a) 組卷:58引用:2難度:0.5 -
4.生態金字塔包括能量金字塔、數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某同學根據某湖泊的能量流動圖解,繪制了如圖所示的能量金字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生態系統中處于Ⅳ營養級的生物體內重金屬含量最高 B.若該金字塔表示生物量金字塔,則不會出現倒置情況 C.林中的昆蟲和樹的數量關系可能不符合該金字塔 D.圖中Ⅰ、Ⅱ、Ⅲ、Ⅳ中不只包含一條食物鏈 組卷:43引用:3難度:0.5 -
5.如圖為碳循環的示意圖,a、b、c表示生態系統中的成分,①~⑤是相關的生理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大力增強過程①可一定程度緩解溫室效應 B.缺少類群c,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不能進行 C.碳在②③④⑤過程中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傳遞 D.圖中缺少了化石燃料燃燒釋放的二氧化碳 組卷:46引用:2難度:0.5 -
6.頂級期刊《cell》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指出聲音刺激可以調控相關基因的表達并促進花青素的積累,進而調控果實的成熟。以下關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材料中的聲音屬于物理信息 B.利用信息傳遞可以來提高農產品或畜產品的產量,也可以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 C.化學信息可以在同種或異種生物間傳遞 D.生態系統中的行為信息只能在同種生物之間傳遞 組卷:20引用:2難度:0.7 -
7.重慶彩云湖原本是城市邊緣的垃圾填埋場和污水凼,經過規劃設計、生態凈化水處理,人們將山地地形空間與濕地景觀有機結合形成“立體濕地”,通過梯田、溪流、塘的多重水體治理凈化水源,為各種鳥類昆蟲等提供棲息地,對城市生態平衡發揮著重要作用,彩云湖濕地公園現已成為國家級濕地公園。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h2>
A.彩云湖中能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生物主要是細菌和真菌 B.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是要禁止對生態系統的干擾和利用 C.生物種類越多,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就越高 D.與自然濕地相比,該濕地的抵抗力穩定性相對較弱 組卷:25引用:2難度:0.5 -
8.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操作、材料、條件等方面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設計實驗證明雌蛾能夠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來交配,可分成A、B兩組,一組用紗窗罩住雌蛾,另一組用玻璃罩罩住雌蛾 B.探究土壤微生物對淀粉的分解實驗中可以用碘液或斐林試劑來檢測因變量 C.探究土壤微生物對落葉的分解作用時,應將對照組土壤滅菌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D.“設計制作生態缸,觀察其穩定性”實驗中要考慮系統內組分,若分解者數量不夠則生產者最先出現營養危機 組卷:83引用:4難度:0.5
二、非選擇題
-
24.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產生的纖維素超過70億噸,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這是因為它們能夠產生纖維素酶。已知剛果紅是一種染料,它可以與像纖維素這樣的多糖物質形成紅色復合物,但并不與水解后的纖維二糖、葡萄糖等發生這種反應。當我們在含有纖維素的培養基中加入剛果紅時,剛果紅與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而當纖維素被纖維素分解菌分解后,復合物就無法形成,培養基中會出現以這些菌為中心的透明圈。為從富含纖維素的土壤中分離獲得纖維素分解菌的單菌落,某同學設計了甲、乙兩種培養基(成分見表)?;卮鹣铝袉栴}:
酵母膏 無機鹽 淀粉 纖維素粉 瓊脂 剛果紅溶液 水 培養基甲 + + + + + + + 培養基乙 + + + - + + +
(1)據表判斷,培養基
(2)對纖維素分解菌進行純培養,制備培養基要進行倒平板操作,待平板冷凝后,要將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
(3)利用纖維素解決能源問題的關鍵是高性能纖維素酶的獲取。請完善實驗方案,并回答相關問題。
①實驗目的:比較三種微生物所產生的纖維素酶的活性。
②實驗原理:纖維素酶催化纖維素分解為葡萄糖,葡萄糖與
③實驗材料:三種微生物(A、B、C)培養物的纖維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濃度相同。
④實驗步驟:
a.取四支試管,分別編號為1、2、3、4;
b.按表內要求完成相關操作;管號
試劑/mL1 2 3 4 蒸餾水 1.4 1.4 1.4 1.5 pH為7.5的緩沖液 0.2 0.2 0.2 0.2 纖維素懸浮液 0.3 0.3 0.3 0.3 微生物A提取液 0.1 — — — 微生物B提取液 — 0.1 — — 微生物C提取液 — — 0.1 — 總體積 2.0 2.0 2.0 2.0
d.在上述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檢測試劑搖勻后,將試管在50~65℃水浴中加熱2min;
e.觀察比較四支試管的顏色變化及其顏色深淺。
⑤實驗結果:項目 微生物A提取液 微生物B提取液 微生物C提取液 顏色深淺程度 + +++ ++
上述結果表明,不同來源的纖維素酶,雖然酶濃度相同,但活性不同。你認為上述三種微生物中,最具有應用開發價值的是組卷:13引用:2難度:0.5 -
25.科學家設想培育出種地上能結番茄、地下能結馬鈴薯的作物。有人運用植物細胞工程技術,設計了育種新方案(如圖)。
(1)在自然狀態下不能通過雜交育種獲得番茄馬鈴薯的原因是這兩種生物之間存在
上述培育過程中運用了哪些植物細胞工程技術?
(2)有關上述過程說法正確的是
A.①過程的目的是去除細胞壁,采用酶解法
B.②過程可以采用滅活的病毒來誘導原生質體融合
C.④⑤過程均需要在適宜的溫度、濕度、光照下培養
D.⑥過程獲得的雜種植株同時含有番茄和馬鈴薯的遺傳物質
(3)植物體細胞雜交完成的標志是組卷:8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