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九年級上冊《第10章 機械能、內能及其轉化》2018年單元測試卷(2)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12分)
-
1.關于如圖所示的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這個實驗說明物體內能可用來對外做功 B.對木塞做功的過程中水蒸氣的內能增加 C.此過程中蒸氣內能轉化為木塞的機械能 D.這個實驗基本反映出了熱機的工作原理 組卷:319引用:23難度:0.7 -
2.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溫度為0℃的物體沒有內能 B.物體溫度越高含有熱量越多 C.1kg0℃的水和1kg0℃的冰內能相同 D.在相同狀態下,同一物體溫度降低,其內能減少 組卷:124引用:7難度:0.9 -
3.用分子動理論的觀點對下列現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氧氣被壓縮裝入鋼瓶--分子間有空隙 B.秋天,桂花飄香--擴散現象 C.一根鐵棒很難被壓縮--分子間只存在斥力 D.兩塊表面平滑的鉛塊擠壓后會粘在一起--分子間存在引力 組卷:76引用:1難度:0.8 -
4.一輛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的灑水車正在灑水作業,關于該灑水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機械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 B.機械能變小,動能變小 C.機械能不變,動能變小 D.機械能變小,動能不變 組卷:1772引用:22難度:0.9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8分)
-
12.為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科學小組利用斜面、鋼球、木塊等器材開展了如圖所示的活動。
(1)實驗中通過比較木塊來判斷鋼球動能的大小。
(2)在圖甲和圖丙中,用質量不同的兩個鋼球從斜面上相同高度自由滾下,目的是使鋼球撞擊木塊時相同;比較甲、乙兩圖,得到的結論是。
(3)由實驗中鋼球撞擊木塊做功,同學們聯想到汽車撞擊行人出現交通事故的情景,并猜想到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與“超載”、“超速”有關。進一步探究,獲得了表格內的數據:實驗
序號鋼球質
量m/g鋼球自由滾下高度h/cm 木塊被撞后運動的距離s/cm 甲 20 20 16 乙 20 10 4 丙 40 20 32 組卷:48引用:4難度:0.5 -
13.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的實驗中,在兩支相同的試管中分別加入水和沙,分別用同一酒精燈加熱(如圖所示),實驗數據如下表:
材料 升高10℃所需時間/s 升高20℃所需時間/s 升高30℃所需時間/s 水 54 110 167 沙 11 23 36
(2)實驗中,物質吸熱的多少是通過(選填“升高的溫度”或“加熱的時間”)來反映的;
(3)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水和沙兩物質中吸熱能力較強的是。組卷:397引用:13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