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南省鄭州第四高級中學高二(下)第一次調研地理試卷
發(fā)布:2024/11/11 0:30:2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33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6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崇明島是中國最大的沙島,成陸歷史已有1300多年,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20世紀六七十年代永隆沙、興隆沙兩島與崇明島合為一體,其后崇明島分屬江蘇省和上海市管轄。如圖示意崇明島位置和輪廓。據此完成1~2題。
推測在永隆沙、興隆沙與崇明島合為一體前,蘇、滬間ab段行政界線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A.天然河道 B.山脊線 C.耕地邊界 D.交通線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
2.崇明島是中國最大的沙島,成陸歷史已有1300多年,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20世紀六七十年代永隆沙、興隆沙兩島與崇明島合為一體,其后崇明島分屬江蘇省和上海市管轄。如圖示意崇明島位置和輪廓。據此完成24~25題。
原崇明島屬上海市,現一小部分歸江蘇省管轄,主要是由于( )
①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需求
②島嶼面積的逐漸擴大
③行政區(qū)屬劃分界線未變
④可共享兩省優(yōu)勢資源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組卷:2引用:0難度:0.50 -
3.農牧交錯帶指我國東部農耕區(qū)與西部草原牧區(qū)相連接的半干旱生態(tài)過渡帶。如圖為我國農牧交錯帶分布圖。據此完成3~4題。
農牧交錯帶有很強的過渡性,北方農牧交錯帶的過渡性表現為( )
①高原地形向平原地形過渡
②半干旱區(qū)向半濕潤區(qū)過渡
③荒漠景觀向草原景觀過渡
④人口稀疏區(qū)向密集區(qū)過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組卷:3引用:0難度:0.50 -
4.農牧交錯帶指我國東部農耕區(qū)與西部草原牧區(qū)相連接的半干旱生態(tài)過渡帶。如圖為我國農牧交錯帶分布圖。據此完成8~10題。
在農牧交錯帶,宜( )A.退耕還牧,擴大載畜量 B.開墾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積 C.退耕還林,大量植樹造林 D.發(fā)展草、糧輪作,提高土壤肥力 組卷:3引用:0難度:0.20 -
5.自2018年起,浙江省安吉縣在充分考慮了地形、氣候、土壤等適宜茶葉生長的自然條件后,選擇向青川縣捐贈茶苗540萬株,建成綠色有機茶葉生產基地,茶葉后期加工、銷售由浙江省茶葉集團負責。讀圖,完成5~6題。
青川縣種植茶葉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地形平坦開闊 B.氣溫年較差大 C.春季降水豐沛 D.土壤呈微酸性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二、綜合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34分)
-
3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與山東煙臺蘋果相比,陜西洛川蘋果具有個頭略小,水分較少,顏色更紅,甜度較高的特點。洛川縣地處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qū),大多為旱作果園(靠自然降水從事生產)。該縣蘋果種植面積由1985年的3.6萬畝增長為如今的50余萬畝,為提高蘋果產量,有些果農采取高密度種植。蘋果的大規(guī)模種植對該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了深遠影響。如表為洛川、煙臺與蘋果適宜區(qū)氣候環(huán)境情況。如圖為洛川蘋果園20年樹齡蘋果林地土壤水分剖面圖。項目 世界指標 洛川指標 煙臺指標 緯度位置 35-55°N 36°N 37°N 年均溫 9-12.9℃ 9.2℃ 12.6℃ 年降水量 560-750mm 626mm 700mm 年日照時數 2200-2400小時 2552.2小時 2400小時 成熟期晝夜溫 7.1℃ 12.6℃ 8℃
(2)依據圖中描述該蘋果園土壤水分垂直變化特點,并從水循環(huán)角度做出合理解釋。
(3)依據圖中指出蘋果的大規(guī)模種植對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并對蘋果種植提出合理建議。組卷:4引用:1難度:0.5 -
3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國M公司創(chuàng)立于2006年,主要生產功能手機和低端智能手機。創(chuàng)立之初,M公司即將非洲鎖定為目標市場,并積極推行研發(fā)、生產、銷售等本土化戰(zhàn)略,除在深圳和上海設立自主研發(fā)中心外,還在非洲尼日利亞、肯尼亞等地設立研發(fā)團隊,在埃塞俄比亞建立手機生產基地。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 (如圖),M公司成長為非洲市場上的功能機銷量冠軍,其全球銷售服務網絡已覆蓋非洲、中東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1)對比說明M公司成立之初中非兩地手機市場差異。
(2)分析M公司在非洲建設研發(fā)團隊和組裝廠的原因。
(3)有業(yè)界人士認為,M公司在非洲市場已達到了“天花板”,一定會被其他品牌侵蝕,對此做出合理解釋。組卷:4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