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選修3《3.4 蛋白質工程的原理和應用》2021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12/27 4:30:2
一、選擇題(共12小題)
-
1.合成天然不存在的蛋白質應首先設計( )
A.基因結構 B.RNA結構 C.氨基酸序列 D.蛋白質結構 組卷:22引用:3難度:0.8 -
2.下列關于蛋白質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蛋白質工程的實質是改造基因 B.蛋白質工程在設計蛋白質結構時的依據是現有基因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C.蛋白質工程的基礎是基因工程 D.蛋白質工程遵循的原理包括中心法則 組卷:237引用:21難度:0.9 -
3.下列哪項不是蛋白質工程的研究內容( )
A.分析蛋白質分子的精細結構 B.對蛋白質進行有目的改造 C.分析氨基酸的化學組成 D.按照人的意愿將天然蛋白質改造成新的蛋白質 組卷:102引用:25難度:0.9 -
4.下列有關蛋白質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蛋白質工程無需構建基因表達載體 B.通過蛋白質工程改造后的蛋白質有的仍是天然的蛋白質 C.蛋白質工程需要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連接酶 D.蛋白質工程是在蛋白質分子水平上改造蛋白質的 組卷:71引用:5難度:0.7 -
5.下列關于蛋白質工程實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可以根據人類的需要,設計并制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全新蛋白質 B.可以根據功能的需要替代蛋白質中的某一個肽段或一個特定的結構區域 C.可以通過基因工程間接地改造蛋白質中特定的一個或幾個氨基酸 D.可以通過人工化學合成的方法直接對蛋白質的氨基酸進行改造 組卷:169引用:10難度:0.7
二、解答題
-
14.科學家對鼠源雜交瘤抗體進行改造,生產出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體,用于癌癥治療.下圖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體的過程.請回答與抗體有關的問題:
(1)改造鼠源雜交瘤抗體,生產鼠-人嵌合抗體,屬于
(2)圖示過程是根據預期的
(3)經過改造的鼠-人嵌合抗體,與鼠源雜交瘤抗體相比較,突出的優點是
(4)上述過程中對科學家來說難度最大的是組卷:26引用:5難度:0.5 -
15.200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在“基因靶向”技術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基因靶向”技術指的是應用DNA同源重組原理,通過一定的載體,用設計好的目的基因替代靶基因,從而達到使靶基因功能喪失的目的。借助這一技術,科學家可以用小鼠進行實驗,使其體內的某項特定基因喪失功能,以幫助人們找到治療疾病的有效方法。下面是該實驗的基本過程,請回答有關問題。
(1)獲取目的基因。
①目的基因是靶基因的同源片段。經過修飾使靶基因的功能改變或喪失,就可獲得目的基因。如果要獲得活性降低了的X酶蛋白的目的基因,可以采用蛋白質工程技術,請簡述其過程。
②為了提高實驗成功率,需要通過PCR技術獲得目的基因的大量拷貝。與體內DNA復制相比,PCR反應體系需加入哪兩種特別的物質?
(2)構建基因表達載體。質粒是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雙鏈環狀DNA,它所具有的一至多個
(3)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胚胎干細胞,從中篩選出成功發生了同源重組的胚胎干細胞,然后培育出小鼠。
(4)通過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表達出蛋白質產品,可以確定該小鼠體內是否成功發生了基因的同源重組。請簡述這種檢測方法。組卷:15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