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高三(上)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7 15:0:2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45分)
-
1.下列關于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可在富含營養物質的培養基上生存并繁殖 B.某一池塘中所有的魚屬于種群結構層次 C.呼倫貝爾草原上所有的植物和動物屬于群落結構層次 D.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無機環境的總和,構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即生物圈 組卷:55引用:2難度:0.8 -
2.下列關于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氧化分解葡萄糖,并且釋放CO2 B.缺鎂環境對黑藻和藍藻的光合作用都存在影響 C.質粒只存在于細菌細胞中,是能進行自主復制的環狀DNA分子 D.胰腺腺泡細胞中高爾基體與細胞膜直接相連,有利于消化酶的加工與運輸 組卷:9引用:1難度:0.6 -
3.下列關于構成生物體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C、H、O、N、P是脫氧核糖、核糖體、ATP共有的元素 B.糖蛋白、抗體、限制酶、載體都是具有特異性或專一性作用的物質 C.磷脂是所有細胞必不可少的脂質 D.淀粉、纖維素、糖原徹底水解后,得到的最終產物相同 組卷:17引用:1難度:0.8 -
4.下列有關生物膜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核膜具有雙層膜結構,其上的核孔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B.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物質,但磷脂與物質的跨膜運輸無關 C.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依次參與RNA聚合酶的分泌過程 D.合成固醇類激素的細胞,內質網一般不發達 組卷:27引用:1難度:0.8 -
5.下列有關細胞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不正確的是( )
A.某些低等植物細胞中心體的存在,有利于其有絲分裂的正常進行 B.肌細胞內的肌質體由大量變形的線粒體組成的,肌質體有利于對肌細胞的能量供應 C.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D.神經細胞軸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釋放更多神經遞質進行信息傳遞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6.將某哺乳動物的兩種細胞置于一定濃度的M(小分子物質)溶液中,測定不同情況下吸收M的速率,結果如表所示:
細胞類型 未通入空氣組的吸收速率(mmol/min) 通入空氣組的吸收速率(mmol/min) 胚胎干細胞 4 6 成熟紅細胞 4 4 A.兩種細胞吸收M的速率,均取決于M在細胞內外的濃度差 B.兩種細胞吸收M均不需要載體蛋白的參與 C.胚胎干細胞吸收M的方式為主動運輸 D.成熟紅細胞吸收M的方式為被動運輸 組卷:8引用:1難度:0.7 -
7.為研究Cu2+和Cl-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某同學設計如下操作順序的實驗方案:
甲組:CuSO4溶液→緩沖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溫→檢測。
乙組:NaCl 溶液→緩沖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溫→檢測
丙組:蒸餾水→緩沖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溫→檢測
各組試劑量均適宜,下列對該實驗方案的評價,不合理的是( )A.設置的對照組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B.保溫的溫度應控制在37℃左右 C.可選用斐林試劑來檢測生成物的量 D.緩沖液的pH應控制為最適pH 組卷:8引用:1難度:0.7 -
8.據圖判斷,關于生物體內ATP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甲與ATP都含高能磷酸鍵 B.植物體內能量1可以用于水的光解 C.乙是構成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D.能量2可來自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9.下列關于細胞呼吸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將n粒玉米種子置于黑暗中萌發,一段時間后得到n株黃化幼苗,這些黃化幼苗的呼吸強 度比萌發前干種子相比減弱 B.人體劇烈運動時局部組織細胞無氧呼吸時可產生少量的CO2 C.水稻體內存在通氣組織--氣腔,使之可長期在水中進行無氧呼吸 D.利用淀粉和醋酸桿菌在控制通氣的情況下可以生產食醋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10.擬南芥可發生避蔭反應,即擬南芥植物被其他植株遮蔽而處于陰影中,可通過光敏色素 感受富含遠紅光的光,進而伸長節間和葉柄,捕獲更多的光能。下列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觀察到擬南芥葉綠體的雙層膜結構 B.避蔭反應有利于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吸收更多的遠紅光 C.擬南芥可感受來源于無機環境中的物理信息 D.發生避蔭反應時,擬南芥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了改變 組卷:12引用:1難度:0.8 -
11.小麥旗葉是小麥植株最頂端的一片葉子,某學習小組對小麥旗葉發育過程中的光合速率進行研究,下表是測定其不同發育階段凈光合速率及相關指標的數據變化,(“--”表示未測數據)。以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發育時期 葉面積
(最大面積的%)總葉綠素含量
(mg/g?fw)氣孔相對開度
(%)凈光合速率
(CO2μmol/m2?s)① 新葉展開前 20 -- -- -2.7 ② 新葉展開中 86 1.2 5.6 1.8 ③ 新葉已成熟 100 12.7 100 5.9 A.若①組發育時期的旗葉置于密閉恒溫的玻璃器皿中,給予恒定適宜的光照,一段時間后葉肉細胞中可能有酒精的積累 B.②組發育時期,由表中數據推測,凈光合速率較低的原因可能是利用的光能及CO2少,進 而影響了光合作用過程 C.③組發育時期葉面積最大,使細胞中葉綠體的數量較多,從而使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的ATP及NADPH充足,促進暗反應的發生 D.總葉綠素的含量可利用紙層析法進行定量測定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12.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衰老的細胞體積小,相對表面積大,物質運輸效率高 B.大腸桿菌能通過無絲分裂進行細胞增殖 C.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都存在細胞周期 D.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之一是細胞核中的DNA不會隨著細胞體積的擴大而增加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13.如圖是一組動物活細胞有絲分裂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上述細胞在細胞周期中出現的順序是a→c→d→e→b B.該生物與高等植物有絲分裂的區別主要在c和e兩個時期 C.d圖細胞中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 D.b圖細胞將出現細胞板,并縊裂成兩個子細胞 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14.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過程中,存在著細胞分裂、分化、衰老與凋亡等現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有絲分裂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之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 B.造血干細胞分裂、分化形成多種血細胞,體現了動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C.衰老的細胞代謝減弱,多種酶的活性逐漸降低 D.細胞分化、衰老等生命歷程與特定基因的表達有關 組卷:39引用:1難度:0.7 -
15.下列有關生物實驗所用試劑和顏色現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脂肪可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 B.健那綠染劑是將活細胞中線粒體染色的專一性染料,可使線粒體呈現藍綠色 C.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又稱為“BTB”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 D.某些物理或化學因素可導致蛋白質變性,變性的蛋白質仍可與雙縮脲試劑顯紫色 組卷:16引用:1難度:0.8 -
16.下列實驗操作能夠達到預期結果的是( )
A.在“用過氧化氫酶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過氧化氫分解速率最快的實驗組的pH就是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值 B.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實驗中,計算紫紅色區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能反應NaOH進入瓊脂塊的速率 C.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否變渾濁,可準確判斷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 D.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統計每一時期細胞數占計數細胞總數的比例,能比較細胞周期各時期的時間長短 組卷:100引用:10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道小題,共45分)
-
49.研究者對某生態系統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調查,請回答下列問題:
(1)近年來,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貓頭鷹失去了繁衍棲息環境,貓頭鷹種群的環境容納量
(2)某種植物在該生態系統中因土壤濕度和酸堿度的差異沿地表隨機分布,是否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
(3)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是組卷:2引用:1難度:0.7 -
50.生物技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請回答以下問題。
(1)制作泡菜時蔬菜腌制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在鹽酸或甲酸的酸化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
(2)無菌技術目的是獲得純凈的培養物,關鍵是
(3)分解秸稈中纖維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纖維素酶,該酶是由3種組分組成的復合酶,其中
(4)提取和分離血紅蛋白實驗中,在對樣品進行處理時,主要包括
(5)根據蒸餾過程中組卷:4引用:1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