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0年第二十屆“天原杯”全國初中學生化學素質和實驗能力競賽(廣州賽區)初賽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該題后的括號內)

          • 1.在絢麗多彩的物質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學變化呈現出來的是(  )

            組卷:132引用:80難度:0.9
          • 2.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組卷:31引用:15難度:0.9
          • 3.人們常說“墻內開花墻外香”,這句話的科學本意揭示了(  )

            組卷:189引用:25難度:0.9
          • 4.2009年12月7日世界氣候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旨在控制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的排放,將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使氣候系統免遭破壞的水平上.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更需要從人人做起,“低碳生活”有望成為新的時尚流行全球.“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屬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組卷:10引用:10難度:0.9
          • 5.中國科學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屬鈉為原料,在一定條件下制得了金剛石,化學方程式為:3CO2+4Na
            470
            80
            MP
            a
            xR+C(金剛石),則x;R為(  )

            組卷:49引用:37難度:0.7
          • 6.下列對相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50引用:7難度:0.9
          • 7.把分別盛滿甲、乙、丙氣體的試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燒杯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如圖所示的現象,對甲、乙、丙氣體的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537引用:104難度:0.9
          • 8.20℃時,NaCl溶解于水的實驗數據如表.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實驗序號 水的質量(g) 加入NaCl的質量(g) 溶液的質量(g)
            10 2 12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組卷:144引用:43難度:0.7
          • 9.某些玻璃儀器,為保證其密閉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觸面處磨毛(也稱磨砂),下列儀器的口部經過了磨毛處理的是(  )

            組卷:46引用:21難度:0.9
          • 10.X、Y、Z、W是四種不同的金屬,為比較金屬活動性的強弱,某同學利用這四種金屬單質、鹽酸、Z的硝酸鹽、W的硝酸鹽,進行有關實驗,結果如下表(能發生置換反應的記為“√”,不能反應的記為“—”,無標記的表示未做該實驗).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
            X Y Z W
            鹽酸 - -
            Z的硝酸鹽
            W的硝酸鹽 -

            組卷:283引用:50難度:0.9

          七、(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20分)

          • 31.為了將混有硫酸鈉、碳酸氫銨(不穩定,受熱易分解生成氨氣、二氧化碳和水)的氯化鈉提純,并制得純凈的氯化鈉溶液,某同學設計的實驗流程如下:

            試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②能否用硝酸鋇溶液?說明理由
             

            (2)進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斷
            SO
            2
            -
            4
            已除盡,方法是
             

            (3)操作③的目的是
             
            ;為什么不先過濾而后加碳酸鈉溶液,其理由是
             

            (4)此設計方案是否嚴密,說明理由
             

            組卷:1引用:4難度:0.5
          • 32.某課外活動小組用加熱碳粉(過量)和氧化銅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得銅粉樣品后,再用下圖裝置對得的樣品進行實驗.圖中鐵加臺等裝置已略去.
            請幫助他們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用品:
            儀器:天平、分液漏斗、錐形瓶、硬質玻璃管、干燥管、酒精燈、洗氣瓶等
            藥品:紅褐色銅粉(含炭)樣品,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堿石灰、濃硫酸
            (三)實驗內容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 有關化學方程式
            在C中加入樣品Wg,D中裝入藥品后稱量為m1g.連接好儀器后,檢查裝置氣密性.
            打開A的活塞,慢慢滴加溶液
            對C進行加熱,當C中藥品充分反應后,關閉A的活塞,停止加熱
            冷卻后,稱量D的質量為m2g
            (四)計算: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
             
            (用含W,m1\m2的代數式表示).
            (五)問題和討論:
            實驗完成后,教師評議說:按上述實驗設計,即使C中反應完全、D中吸收完全、所得的結果也會有誤差.經過討論,有同學提出在B與C之間增加一個裝置.再次實驗后,得到了較為正確的結果. 原實驗所結果不夠準確的原因可能是
             
            ,在B與C之間增加的裝置和其中盛放的藥品可以是
             

            組卷:42引用:2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