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浙教版七年級(上)中考題單元試卷:第1章 科學入門(05)

          發布:2024/11/12 10:0:2

          一、選擇題(共3小題)

          • 1.乒乓球的直徑被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賽的觀賞性。瑪麗認為直徑增加了,乒乓球的彈性減弱了,吉姆認為乒乓球彈性是否減弱必須通過實驗來證明,能夠證明瑪麗的說法是否正確的是( ?。?/h2>

            組卷:407引用:49難度:0.9
          • 2.通過放大鏡觀看周圍的物體時發現,近處的物體是正立、放大的,而稍遠處的物體是倒立放大的,更遠處的窗戶則是倒立、縮小的。針對這一現象,同學們經過討論形成了下面四個問題。你認為最有探究價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學問題是( ?。?/h2>

            組卷:355引用:34難度:0.7
          • 3.根據表格中的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 煤油
            密度/(kg?m-3 2.7×103 7.9×103 8.9×103 1.0×103 0.8×103
            比熱容/[J?(kg?℃)-1] 0.88×103 0.46×103 0.39×103 4.2×103 2.1×103
            長1m、橫截面積1mm2的導線在20℃時的電阻值/Ω 0.027 0.096 0.017

            組卷:282引用:23難度:0.5

          二、填空題(共11小題)

          • 4.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小明用兩個相同的裝置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用溫度計測量液體吸收熱量后升高的溫度值,并用鐘表記錄加熱時間。實驗數據記錄如表。

            物質 質量/g 初始溫度/℃ 加熱時間/min 最后溫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在實驗過程中控制加熱時間相同,通過比較
            來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熱能力的差異。
            (2)在此實驗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就要給
            加熱更長的時間,此時水吸收的熱量
            (選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
            (3)通過實驗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質吸熱能力不同,物質的這種特性用
            這個物理量來描述。

            組卷:640引用:258難度:0.3
          • 5.小紅看到運動員拉弓射箭時,弓拉得越彎,箭射得越遠。小紅猜想彈性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彈性形變有關。
            (1)為驗證其猜想是否正確,她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小球置于彈簧的右端,將同一個彈簧每次壓縮
            的長度(彈簧被壓縮后未超過其彈性限度),松開后小球彈開鉆入同一位置的相同紙盒,并留在其中,分析比較紙盒
            ,從而比較同一彈簧在不同彈性形變時彈性勢能的大小。
            (2)假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將
            (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3)小紅根據實驗現象認為:小球推動紙盒一起移動一段距離后都要停下來,所以彈簧小球和紙盒所具備的能量最終都徹底消失了,你認為小紅的觀點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組卷:148引用:26難度:0.7
          • 6.如圖甲所示,輪軸實質是一種杠桿。小捷同學為了探究輪軸的平衡條件,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如圖乙所示,重物G通過細繩繞在軸上,在輪的邊緣沿切線方向用力F勻速提升重物,記錄數據如表一。
            表一(輪半徑10cm,軸半徑4cm)
            G/N51015
            F/N 246
            實驗二:如圖丙所示,重物G通過細繩繞在輪上,在軸的邊緣沿切線方向用力F勻速提升重物,記錄數據如表二。
            表二(輪半徑10cm,軸半徑4cm)
            G/N51015
            F/N 12.52537.5
            (1)分析表一數據可知,當重物通過繩繞在軸上,作用力在輪上,且輪軸平衡時,輪半徑是軸半徑的幾倍,作用在輪上的力就是用繩繞在軸上的物體重力的
             
            。(選填“幾倍”或“幾分之一”)
            (2)分析表二數據可知,當重物通過繩繞在輪上,作用力在軸上,且輪軸平衡時,輪半徑是軸半徑的幾倍,作用在軸上的力就是用繩繞在輪上的物體重力的
             
            。(選填“幾倍”或“幾分之一”)
            (3)若輪半徑為R、軸半徑為r,作用在輪上的力為F1、作用在軸上的力為F2,則輪軸的平衡條件表達式為
             

            (4)你認為騎行有變速器的自行車時,為了使速度更快,鏈條應調到半徑較
             
              (選填“大”或“小”)的飛輪上。

            組卷:95引用:22難度:0.5
          • 7.歸納式探究---研究電子在電場中的偏轉:

            如圖1,給兩塊等大、正對、靠近的平行金屬加上電壓,兩板之間就有了電場。若將電子沿著平行于兩板的中線方向入射到電場中,電子就會發生偏轉。若兩板間距為d,板長為L,所加的電壓為U,電子入射初速度為v0,離開電場時偏移的距離為y,則經研究得到如下數據:
            次數 d/m L/m U/V v0/(m?s-1 y/m
            1 4×10-2 0.2 40 1×107 3.6×10-2
            2 8×10-2 0.2 40 1×107 1.8×10-2
            3 4×10-2 0.1 40 1×107 0.9×10-2
            4 8×10-2 0.2 160 1×107 7.2×10-2
            5 8×10-2 0.2 240 2×107 2.7×10-2
            (1)y=k
            ,其中k=
            (填上數值和單位).將數據表格形式變成公式形式,運用了
            法。
            (2)相同情況下,電子的入射速度越大,偏移距離越
            。它們間的關系可以用圖象2中的圖線
            表示。
            (3)現有兩塊平行相對的長度為5cm,間距為1cm的金屬板,為了讓初始速度為3×107m/s的電子從一端沿兩板間中線方向入射后,剛好能從另一端的金屬板邊緣處射出,需要加
            V的電壓。

            組卷:210引用:23難度:0.5
          • 8.小明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和器材,探究水的沸騰特點和物質的吸熱能力。
            (1)小明設計的電路中的R、R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2)只閉合開關S2,觀察水的沸騰,測得數據如下表:
            時間(min)012345678
            溫度(℃)909294969798989898
            分析數據可知,水沸騰過程中的特點為:
             
            。
            (3)斷開S2,待水冷卻后,繼續探究物質的吸熱能力。小明應控制水和煤油的
             
            、初溫相同。且應先閉合開關
             
            ,再閉合開關
             
            ,并控制水的末溫低于
             
            ℃.實驗表明:水的末溫比油
             
            ,水的吸熱能力比油強。

            組卷:100引用:23難度:0.5
          • 9.小紅和小華討論盛有液體的容器在放入物體前、后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強的增加量Δp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有了兩種不同的猜想,并分別進行了實驗。
            ①小紅猜想:Δp與放入的物體所受重力G有關,于是選擇所受重力不同、體積相同的三個物體A,B,C,先后放入盛有某種液體的同一容器中,并測得Δp.實驗示意圖及相應數據見表一。
            分析比較表一中Δp和相關條件,可得:Δp與G
            (選填“有關”或“無關”)。
            表一:
            實驗序號 1 2 3
            實驗示意圖
            G(牛) 28 24 20
            ΔP(帕) 230 230 230
            ②小華猜想:Δp與放入的物體所受浮力F有關,于是將物體掛在測力計下,將其逐步浸入液體中,讀出相應的測力計示數F,經計算得出F,并測得Δp.實驗示意圖及相應數據見表二。根據表二的實驗示意圖和相關數據,
            驗證Δp與F相關的猜想(選填“可以”或“不可以”),依據是:同一物體浸入盛有某種溶液的同一容器中,

            請填寫實驗序號9中的相關數據:F
            牛、Δp
            帕。
            表二:
            實驗序號 4 5 6 7 8 9
            實驗示意圖
            G(牛)32 32 32 32 32 32 32
            F(牛) 22 18 14 10 10
            F(牛) 10 14 18 22 22
            ΔP(帕) 250 350 450 550 550

            組卷:600引用:23難度:0.3
          • 10.小敏想探究小球滾上斜面的最大高度與斜面傾角和小球質量的關系,將兩個斜面AO與OB對接成如圖裝置,進行實驗。

            ①讓質量為5克的小球,在斜面A0上高H處靜止釋放,沿斜面滾下,經O點滾上斜面OB,測量小球達到的最大高度h,將數據記錄在表中;改變斜面OB的傾角θ,重復實驗;
            ②用質量為7克的小球重復上述實驗,將數據記錄在表中。
            實驗
            序號
            小球質
            量m/克
            小球在斜面AO上
            釋放高度H/厘米
            斜面OB
            的傾角θ
            小球在斜面OB上
            的最大高度h/厘米
            1510409.0
            2308.6
            3208.0
            4710409.0
            5308.6
            6208.0
            (1)比較實驗1、2、3(或4、5、6),說明小球在斜面OB上能達到的最大高度與
             
            有關。
            (2)比較實驗
             
            (選擇序號),說明小球在斜面OB上能達到的最大高度與小球質量無關。
            (3)如果斜面沒有摩擦,小球在斜面OB能達到的量大高度是
             
            厘米。

            組卷:169引用:21難度:0.5

          三、解答題(共16小題)

          • 29.親愛的同學,請你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答下面的問題。
            (1)如圖1所示,在放大的測力計表盤中畫出此時指針位置。
            (2)如圖2所示,這是某地區的一種儀表,它是
            表,嘗試將表盤度數填入橫線上
            。
            (3)許多基本儀器制作時都運用了轉換的思路,將不易觀測的量轉換為易觀測的量。請將表格填寫完整。
            儀器名稱 工作原理 制作思路
            溫度計 將溫度的高低轉換為液柱的長短
            電流表 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4)下面是兩個旅行家在戶外走散時的一段對話:
            “叔叔!”我大聲喊道。
            “什么事,我的孩子?”一會兒之后,他問。
            “我很想知道,我們倆之間的距離約有多遠?”
            “這很簡單?!薄?br />請你根據上面的對話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能快速測出他們之間的大致距離。
            ①實驗所需的器材:
            ;
            ②應測的物理量:

            ③要知道他們之間的距離,還需要用到的一個已知物理量:
            。

            組卷:83引用:18難度:0.5
          • 30.高錳酸鉀是一種鹽,可溶于水,溶液顯紫紅色。課本上有一個“估算高錳酸根離子的大小”的實驗,某同學按課本實驗步驟操作如下:
            ①取一小粒高錳酸鉀晶體(實驗室用的高錳酸鉀晶體粒徑大約為1--3毫米),用毫米刻度尺測量并估算其體積為Vmm3
            ②將該高錳酸鉀晶體溶解在有10毫升水的試管1中;
            ③從試管1中取出1毫升溶液,將其加入有9毫升水的試管2中(第一次稀釋);
            ④從試管2中取出1毫升溶液,將其加入有9毫升水的試管3中;
            ⑤以上述方法繼續稀釋高錳酸鉀溶液,到剛看不出高錳酸鉀溶液的紫紅色為止時,共稀釋10次;
            特別提示:已知在第9次稀釋時,還能看出溶液呈淡紫紅色。此時10毫升溶液中有1000個高錳酸根離子。該數據可作為本實驗的估算比較標準。
            請回答以下問題:
            (1)在取1毫升高錳酸鉀溶液時,若俯視量筒讀數,則所取溶液體積
            1毫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下列課本中的哪一個實驗,與本實驗方法相似的是
            。
            A.驗證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B.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C.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   D.探究物體所受浮力與排開水的關系
            (3)要提高該實驗估算的準確度,下列哪兩種改進方法一定正確的是
            。
            A.在一支試管中加入蒸餾水作為無色標準,與稀釋后的溶液加以比對
            B.每次稀釋時都從試管中取2毫升溶液,將其加入有18毫升水的試管中
            C.將高錳酸鉀晶體放入盛有蒸餾水的量筒中,根據量筒中液面變化,測量其體積
            D.用托盤天平稱量一小粒高錳酸鉀晶體的質量,根據其密度計算出體積
            (4)按該同學實驗方法估算高錳酸根離子的大小約是
            mm3;(用式子表示)

            組卷:74引用:17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