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泰州中學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9/11 7:0:8
一、第1~10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10分。
-
1.下列是我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幾位獲得者及其部分研究領域,其中研究領域主要涉及具有優良性能導電材料開發的是( )
A.閔恩澤,石油化工催化劑研究 B.師昌緒,材料腐蝕研究 C.趙忠賢,高溫超導材料研究 D.張存浩,高能化學激光研究 組卷:286引用:5難度:0.7 -
2.2023年5月30日,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下列火箭發射流程中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吊裝上塔 B.瞄準定位 C.關閉艙門 D.點火發射 組卷:247引用:12難度:0.8 -
3.吉林霧凇,北國盛景。空氣成分中與霧凇形成有關的是( )
A.水蒸氣 B.二氧化碳 C.氧氣 D.氮氣 組卷:492引用:14難度:0.5 -
4.我國力爭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CO2的相對“零排放”。下列做法與此相違背的是( )
A.隨手關燈 B.嚴禁亂砍濫伐森林 C.“低碳”出行 D.露天焚燒垃圾 組卷:305引用:5難度:0.5 -
5.下列物質中屬于混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液態氧氣 C.稀有氣體 D.堿式碳酸銅 組卷:9引用:2難度:0.5 -
6.“銅綠”性質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酒精燈添加酒精B.
?傾倒稀鹽酸C.
?滴?管取用稀鹽酸D.
?取用“銅綠”組卷:16引用:3難度:0.5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0分)
-
18.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經典賞析】(1)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實驗裝置如圖1)。汞在加熱的條件下,只和氧氣反應且消耗氧氣較充分;汞為液態,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來測見反應器內空間體積的變化;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把得到的氧氣加到剩下的體積的氣體中,結果所得氣體跟空氣的性質完全一樣:汞有毒。該實驗中選擇使用汞,優點有45
A.實驗過程中沒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物質加熱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
D.能將密閉裝置內空氣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2)通過實驗,拉瓦錫得出了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結論。請根據現在的認識,對此結論予以補充15
?
【實驗回顧】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2),寫出紅磷燃燒的實驗現象
興趣小組用該方法測出的氧氣含量常常遠低于21%。
【提出問題】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為什么不能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進行猜想】(1)裝置漏氣;(2)
【實驗探究1】小明根據鐵生銹的原理,探究用鐵能否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于是進行了實驗(裝置如圖3)通過7天測得的數據計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19.13%。
【交流與反思】與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相比,用鐵絲生銹的方法測定的主要優點:
【實驗探究2】為了加快反應速率,小明通過查閱資料,利用鐵粉、炭粉、氯化鈉(NaCl)等物質又進行了實驗(裝置如圖4),8分鐘后測得的數據如表:實驗前的體積 實驗后的體積 集氣瓶內空氣 燒杯內蒸餾水 燒杯內剩余蒸餾水 100mL 70.0mL 49.8mL
【結論與反思】通過上述實驗探究,選擇
【拓展延伸】銅也能與空氣中氧氣、水、二氧化碳反應而銹蝕,生成銅綠【銅綠的主要成分為Cu2(OH)2CO3】,若將圖3裝置中的粗鐵絲換成足量的銅絲進行實驗,請判斷能否比較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說明理由:組卷:29引用:1難度:0.5 -
19.多種物質都可催化過氧化氫分解,如二氧化錳(MnO2)。
實驗小組的同學探究漂白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和氯化鈉(NaCl)】、氯化鐵(FeCl3)、硫酸鉀(K2SO4)能否催化過氧化氫分解。
(1)如圖所示,分別向三支試管中多次加入5%過氧化氫溶液,每次2mL,如有氣泡產生,則將
結果如下表。研究對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漂白液 大量氣泡 較多氣泡 少量氣泡 無氣泡 FeCl3溶液 較多氣泡 較多氣泡 較多氣泡 較多氣泡 K2SO4溶液 實驗結論 Ⅰ.實驗中產生的氣體都是氯氣【查閱得知:次氯酸鈉(NaClO)和過氧化氫反應,有氧氣生成】。
Ⅱ.K2SO4不能催化過氧化氫分解。
Ⅲ.
Ⅳ.…
(3)探究不同催化劑催化效果的實驗方案:
將等體積5%過氧化氫溶液加到不同催化劑中,比較用排水法收集50mL氧氣的快慢。
請從如圖中選擇合適的儀器(每種儀器限用一次),組成該探究的完整實驗裝置,不需要用到的是組卷:1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