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南省安陽市林州九中九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34分)單項選擇(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
1.《走進新時代》中有這樣兩句歌詞:“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當家作主站起來”和“改革開放富起來”代表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
A.中國共產黨成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中國共產黨成立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黨的十九大的召開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組卷:2引用:4難度:0.8 -
2.可可做的洗手粉、智能防打鼾枕頭、可監控體溫的“望遠鏡”、應用5G技術的小家電……進博會上一個個新技術、新產品,讓我們窺探到未來生活的美好模樣。這說明( )
A.我國的創新水平領先世界 B.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而道遠 C.創新是我國一切工作的中心 D.創新改變生活,讓生活更美好 組卷:176引用:46難度:0.8 -
3.精準扶貧大數據中,教育扶貧高居榜首,原因在于( )
A.學歷低是造成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源 B.我國大力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 C.受教育權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 D.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組卷:11引用:3難度:0.8 -
4.上聯:多黨派議國事議民事群策群力創大業;下聯是:謀合作求協商促發展同心同德建和諧。這副對聯體現的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C.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組卷:350引用:48難度:0.7 -
5.參與政治生活,貴在實踐,作為中學生參與政治生活的實際行動可以是( )
①親自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
②采用電話、書信、電子郵件等方式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和反映
③通過電視、網絡等輿論工具進行監督
④具有選舉權的同學積極參加選舉活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組卷:61引用:6難度:0.5 -
6.江西政務服務移動平臺“贛服通”上線“好差評”服務功能,廣東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平臺“粵省心”全面對接“好差評”系統……如今,就像網購一樣,群眾可對訴求辦理情況進行滿意度評價,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發揮作用的路徑是( )
A.增加公民義務→公民自己履行義務→增強民主意識 B.增加公民權利→公民依法行使權利→增強民主意識 C.搭建反饋平臺→公民參與民主決策→改進政府工作 D.完善管理體系→公民參與民主監督→改進政府工作 組卷:6引用:13難度:0.8 -
7.2021年7月20日,受暴雨影響,鄭州很多車輛停在機動車道上,造成通行不暢。為盡快恢復道路通行,鄭州交警在暴雨應急救援期間,對違反機動車尾號限行規定的車輛不抓拍,對不在規定車位上停放的機動車不貼條處罰。同時,呼吁車主盡快挪走因暴雨停放在機動車道上的機動車,恢復道路暢通。此舉( )
A.漠視規則,危及他人生命安全 B.方便群眾,保證隨意出行自由 C.完善法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D.充滿溫情,彰顯執法理念進步 組卷:24引用:3難度:0.8
二、非選擇題(36分)
-
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央視新聞直播間播出《河南鄭州:“官方帶娃”服務讓家長安心上班》消息,點贊鄭州這項為民解憂的“暖心工程”。據介紹,長期以來,由于中小學校作急時間與家長上下班時間不同步,學生“午餐難”“接送難”的問題困擾眾多家長。為幫助家長解決學生“午餐難”“摟送難”的實際困難,破解放學后托管難題,2019年10月8日,鄭東新區率先啟動東區中小學午餐配送、課后延遲服務,實現了轄區內69所公辦中小學校內午餐全覆蓋、校內課后服務全免費,對于家庭有困難的學生可免費用午餐,開啟了鄭州市“美好教育”建設的新嘗試。
材料二:2019年9月,在廣泛征求家長意見以及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的基礎上,鄭東斯區教育部門聯合食品藥品監督部門,面向社會公開統一招標確定了學生配餐企業。為確保學生配餐食品安全又暖胃,教育部門及食藥監局部門的監督員每天不僅要對學生餐具和餐食進行潔凈度檢測,還要對學生飯菜溫度是否達標進行檢測。
(1)新政實施后,這一舉措被稱為“暖心工程”,“暖”在何處?(至少兩個方面)
(2)結合上述材料,為了讓“暖心工程”“暖”意融融,家長放心,你有哪些好的建議?(至少兩個方面)組卷:1引用:1難度:0.3 -
21.重陽節的那一天
2020年10月25日,農歷九月初九,周日,天氣晴朗,這天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小江是我校九年級一班的一名學生,恰逢周末小江和父母一起回老家過節。小江把這難忘的一天記錄在了自己的日記里。
片段一:體味中華文化
你知道重陽節嗎?你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嗎?重陽節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發展演變至今。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于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岳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對應。
(1)傳統節日體現并在行為層面承載傳統文化。小江了解了重陽節的由來后由衷地想點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請你幫他總結并陳述觀點(兩個方面即可)
(2)在回老家的路上,小江情不自禁地念到了以下幾首古詩。請寫出與之相對應的節日名稱。請按時間先后順序給下列節日進行排序
片段二:傳承傳統美德發展
至今,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今年是中華民族的第8個老年節。1989年,我國政府將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年節。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3)小江不能理解“既然九月初九老年節是民間節日,為什么要其將寫進法律”,你打算用什么觀點說服小江。(兩個方面即可)
片段三:守護綠水青山
(4)金秋九月、天高氣爽,小江和父母陪伴爺爺奶奶登山秋游。連綿的茶園茶農正在勞作,景色宜人,在一處茶產業合作社門口,小江看到了這樣兩幅宣傳畫(見上圖)小江真正體會到了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中我國所堅持的發展理念,請你幫他列舉兩個。
片段四:知行合一
(5)重陽節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小江感覺收獲非常大。他在日記本里寫了這樣一句話:“今天的收獲是書本里學不來的。”小江的收獲讓你對“學習”有了怎樣的心得體會呢?組卷:3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