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南省岳陽市七年級(下)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每題3分,共48分)
-
1.如表中對“微行為”的點評,正確的有( )
序號 微行為 微點評 ① 冬冬在課堂上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 主動參與,增進師生交流 ② 小美認為男女有別,從不與男同學交往 嚴守男女同學正常交往的原則 ③ 小紅委婉拒絕網友的見面邀請 理性辨別,慎重結交網友 ④ 陽陽數學課上犯困,趴在課桌上睡覺 愛護身體,養護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5引用:4難度:0.7 -
2.2021年,一篇論文的致謝部分觸動了許多人。作者回憶起成長過程中那段艱難,寫到“信念很簡單,把書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通過認真讀書,他從山坳里走了出來,蛻變為中科院博士。這告訴我們( )
①學習,就能讓我們考上好的大學
②學習點亮生命,能激發前進的動力
③只要有信念,就一定能改變人生
④要在艱難困苦中激發自我潛能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35引用:4難度:0.5 -
3.《西游記》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經典,然而,杭州一小學生卻發現《西游記》中存在一大漏洞:從東土大唐到西域,地域差別極大,吃的飯菜卻高度雷同,大多是江淮美食。她的這一發現得到相關專家的肯定。這說明在學習過程中( )
①要勤于觀察思考,敢于質疑批判
②要善于合作交流,相互取長補短
③要敢于否定一切,堅持自我判斷
④要聯系生活實際,積極探索發現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組卷:457引用:63難度:0.7 -
4.當袁隆平用雜交水稻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天下聞名時,他又把研究的重點轉向了海水稻。在袁隆平身上,我們能深切感受到( )
①偉大在于創造和貢獻
②奮斗的青春最精彩
③勞動有高低貴賤之分
④科技創新永無止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23引用:6難度:0.8 -
5.2021年寒假,央視少兒頻道開播《看我72變》節目,充分展現了少年們的創新思維。如能自動分類處理的“智能垃圾桶”,能自動稱重的“智能旅行箱”,一些常見廢棄物,變成了一個個融科技創新和藝術美感于一體的創意作品。向他們學習培養創新能力,我們要( )
①敢于打破常規,關注社會需求
②把時間都用在發明創造上
③努力學習,豐富知識儲備
④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嘗試、探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154引用:4難度:0.7 -
6.2020年10月27日,中央文明辦等五部委聯合發布年度36名“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他們朝氣蓬勃、事跡突出,體現了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寶貴品格和為實現中國夢時刻準備的擔當精神。舉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旨在( )
①引領廣大青少年崇德向善
②給了我們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
③激發我們對人生道路和理想的思考
④鼓勵我們放棄自我,以榜樣為模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7引用: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
19.材料一:校訓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國許多大學的校訓出自《禮記》,如廈門大學“自強不息、止于至善”;江南大學“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等等。
(1)作為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去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
材料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自己,有利于促進自我發展。某校六年級一班在學究《發現自己》一課后,準備召開“我的現狀與未來發展”主題班會。課下,同學們都認真思考,準備在主題班會上發言,講出自己的現狀與未來。
(2)立足現實,面向未來,你對做更好的自己有什么打算?組卷:7引用:1難度:0.5 -
20.【家事立國法】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于2022年1月1日起實施。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該法明確了家庭教育的要求和方式方法,對家庭教育進行規范、指導和監督。
(1)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簡述該法頒布有哪些積極意義。
【花朵須愛護】
(2)同學們收集了一些生活情景中的做法,請在對應的表格中填寫出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哪項特殊保護。生活情景 特殊保護 國家出臺《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① 某班級召開“抵制校園暴力,共建和諧校園”的普法主題班會 ② 人民法院不公開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③ 媽媽要求兒子整理好自己的房間,學會生活自理 ④
針對中小學生過度使用手機現象,2021年1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該通知指出,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學校不得使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
(3)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教育部印發此通知的原因。組卷:7引用:1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