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年山東省壽光一中高考生物模擬試卷(3月份)

          發布:2024/11/15 11:30:1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

          • 1.許多科學家認為,約十幾億年前,有一種真核細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細菌,被吞噬的細菌在細胞中生存下來了,從宿主細胞那里獲取丙酮酸,宿主細胞從需氧細菌那里得到丙酮酸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在共同生存繁衍的過程中,需氧細菌進化為宿主細胞內專門進行細胞呼吸的細胞器-線粒體。以下哪些證據不能支持這一論點(  )

            組卷:26引用:3難度:0.7
          • 2.如圖是細胞膜上普遍存在的鈉—鉀泵的結構,正確的是(  )

            組卷:340引用:4難度:0.5
          • 3.某研究小組進行某植物的栽培試驗,圖1表示在適宜的光照、CO2濃度等條件下測得的光合曲線和黑暗條件下的呼吸曲線;圖2為在恒溫密閉玻璃溫室中,連續24h測定的溫室內CO2濃度以及植物CO2吸收速率的變化曲線。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組卷:76引用:21難度:0.9
          • 4.如圖是人體正常細胞的一對常染色體(用虛線表示)和一對性染色體(用實線表示),其中A、a表示基因。突變體Ⅰ、Ⅱ、Ⅲ是甲的幾種突變細胞。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組卷:88引用:5難度:0.9
          • 5.某小組用性反轉的方法探究某種魚類(2N=32)的性別決定方式是XY型還是ZW型,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其中投喂含有甲基睪丸酮( MT)的飼料能將雌仔魚轉化為雄魚,投喂含有雌二醇(ED)的飼料能將雄仔魚轉化為雌魚,且性反轉不會改變生物的遺傳物質(性染色體組成為WW或YY的胚胎致死)。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組卷:70引用:5難度:0.6
          • 6.滾環式復制是噬菌體DNA常見的復制方式,其過程如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87引用:3難度:0.6
          • 7.醫學研究發現,神經退行性疾病與神經元中形成的R-loop結構有關。R-loop結構是一種三鏈RNA-DNA雜合片段,由于新產生的mRNA與DNA模板鏈形成了穩定的雜合鏈。導致該片段中DNA模板鏈的互補鏈只能以單鏈狀態存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01引用:15難度:0.6
          • 8.如圖所示為M基因控制物質C的合成以及物質C形成特定空間結構的物質D的流程圖解.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5引用:6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4分.

          • 24.真核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完成復制后產生的姐妹染色單體保持相互黏附狀態,在分裂期才會分離并平均分配到子細胞中。黏連蛋白(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連結蛋白)的裂解是分離姐妹染色單體的關鍵性事件,分離酶(SEP)是水解黏連蛋白的關鍵酶。如圖(a)(b)(c)分別表示分裂過程中細胞內發生的變化以及對應細胞內某些化合物的含量變化。

            (1)如圖表示某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其中(b)所處的時期為
             
            ,你的判斷依據是
             

            (2)分離酶(SEP)的活性需要被嚴密調控。保全素(SCR)能與分離酶緊密結合,并充當假底物而阻斷其活性。據此分析,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分離酶沒有專一性
            B.保全素和黏連蛋白是同一種蛋白質
            C.保全素和黏連蛋白空間結構有局部相似之處
            D.保全素和黏連蛋白競爭分離酶的活性部位
            (3)在人類細胞中,分離酶在分裂間期時被阻擋在細胞核外。如果此時核膜的通透性不恰當改變,使分離酶處于細胞核內,其可能的結果是
             
            ,而此時紡錘絲還沒有附著,分散的染色單體隨意移動會使得染色體分配混亂,從而導致無法保證DNA平均分配。
            (4)據圖中信息,蛋白復合物APC在間期和分裂期含量變化是
             
            ,該含量變化在細胞周期中的具體作用是
             

            組卷:45引用:5難度:0.6
          • 25.科研人員在雜交瘤細胞的基礎上,獲得了雙雜交瘤細胞,能夠產生雙特異性抗體,該抗體可以同時結合兩種抗原。
            (1)科研人員將抗原α、β分別注射到小鼠體內,引起機體的
             
            免疫,
             
            分泌相應抗體。
            (2)科研人員獲得上述小鼠的脾臟細胞,制備兩種雜交瘤細胞。每種雜交瘤細胞產生的抗體結構、與抗原結合的情況如圖1所示。

            ①制備雜交瘤細胞時,需將上述小鼠的脾臟組織,用
             
            處理獲得單細胞后,再與小鼠的骨髓瘤細胞融合,篩選得到兩種雜交瘤細胞。將兩種雜交瘤細胞用
             
            試劑處理促進其融合,在培養基中加入
             
            (天然成分)培養。如果兩種細胞成功融合,則會同時表達出抗體的重鏈A、B和輕鏈a、b,這種細胞稱作雙雜交瘤細胞。
            ②抗體由兩條重鏈和兩條輕鏈組成,重鏈和輕鏈均分為恒定區和可變區,兩條重鏈依賴于A1或B1進行組裝(A1與B1相同),重鏈與輕鏈的組裝依賴于恒定區A2、a或B2、b(a與b相同)。因此,雙雜交瘤細胞產生的抗體種類較多,其中有一種抗體能同時與抗原α、β結合稱為雙特異性抗體,如圖2.請將A1、A2、B1、B2、a、b、α、β等字符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A2
             
             
             
            α
             
            ③為使雙雜交瘤細胞只產生圖2所示雙特異性抗體,降低純化分離成本,科研人員對重鏈、輕鏈的結構進行改造。改造思路是在A、B、a、b的恒定區通過改變
             
            ,進而改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實現“榫卯”式互補組裝的唯一性,這種改造屬于現代生物技術中的
             
            工程。
            (3)結合雙特異性抗體特點,請分析其在腫瘤治療方面的應用前景:
             

            組卷:119引用:9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