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天津市濱海新區高二(下)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7/12 8:0:9

          一、選擇題(共50分)

          • 1.如圖為陜西省區劃圖,讀圖回答1~2題。
            圖中區域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

            組卷:4引用:0難度:0.70
          • 2.如圖為陜西省區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圖中區域劃分有助于(  )

            組卷:4引用:1難度:0.70
          • 3.區域的發展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初期階段、成長階段和衰落階段。讀圖1和圖2,完成下面小題。

            在圖1所示該區域發展的初期階段,關于區域內的產業結構及產業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0難度:0.50
          • 4.區域的發展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初期階段、成長階段和衰落階段。讀圖1和圖2,回答3~4題。

            圖2中A、B、C各點分別代表區域發展不同時期的產業結構特征。從區域發展的過程來看,其正確的順序應該是(  )

            組卷:5引用:0難度:0.40
          • 5.讀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如圖),依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如圖所示區域最適宜發展的產業部門是(  )

            組卷:43引用: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27.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中哈石油管道(如圖)是我國第一條進口原油管道,起于哈薩克斯坦西部的阿特勞在新疆阿拉山口進入中國境內,與國內原油管道相連通,將原油輸往內地各大煉油廠。

            (1)中哈石油管道經過地區的主要生態問題是
             
            ,說明該生態問題的自然原因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哈薩克斯坦成為我國在中亞地區最重要的石油資源伙伴國,兩國本著“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原則聯合開發當地的石油資源。
            (2)分析我國和哈薩克斯坦在石油開發合作中各自的優勢條件。
            (3)說明中哈石油管道建設對我國能源安全的意義。

            組卷:10引用:3難度:0.5
          • 2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生態環境脆弱,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源頭匯水區,被譽為“中華水塔”。該地區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世紀以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使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出現一定退化現象。2000年我國設立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1年10月,三江源被列為我國首批國家公園。
            材料二:三江源地區簡圖

            材料三:1980年至2010年間三江源地區草地在各種土地利用類型中所占比例的變化。
            1980年 1995年 2010年
            低覆蓋度草地 36.78% 42.98% 36.97%
            中覆蓋度草地 25.30% 23.92% 24.68%
            高覆蓋度草地 5.44% 3.82% 5.67%
            (1)分析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脆弱,一旦破壞很難恢復的原因。
            (2)描述1980年至1995年間三江源地區草地的變化情況,并說明產生這種變化的人為原因。
            (3)說明設立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生態安全中發揮的作用。

            組卷:4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