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新疆塔城地區烏蘇一中高一(下)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第I卷(單項選擇題共計60分)
-
1.如圖為人口隨緯度變化示意,世界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位于( )
A.南半球、中高緯度 B.北半球、中高緯度 C.北半球、中低緯度 D.南半球、中低緯度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2.有關我國人口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口分布相對均勻 B.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區是有云南省 C.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 D.胡煥庸線是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線 組卷:13引用:1難度:0.8 -
3.黑河——騰沖線是我國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線,80多年來基本保持不變。該線表明,與我國人口分布密切相關的因素有( )
①氣候
②地形
③河流
④植被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114引用:1難度:0.8 -
4.影響一個地區人口數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自然增減
②人口年齡結構
③人口性別比例
④人口遷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組卷:35引用:2難度:0.9 -
5.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1月1日,甘肅省常住人口為25019831人,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相比,減少555423人。據此完成6~8題。
根據人口普查信息,甘肅省大量減少的人最大可能流入以下哪個省( )A.廣西 B.黑龍江 C.新疆 D.湖北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
6.甘肅省,典型西部省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甘肅今年來又得了一個稱號那就是“人口外輸大省”。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甘肅省常住人口為25019831人,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相比,減少555423人。據此回答下列19~20問題。
近年來,很多農民工重新回到家鄉,甘肅政府的安置措施以下不合理的是( )A.改善當地環境,吸引民工返鄉 B.政府組織培訓農民工,提高農民工素質 C.開墾大量荒坡草地,增加耕地面積 D.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返鄉民工自主創業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
7.我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協調人口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十分必要和緊迫。據此完成下面13~14小題。
制約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均物質消費量 B.自然資源數量 C.人均糧食消費量 D.科技發展水平 組卷:3引用:0難度:0.80 -
8.我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協調人口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十分必要和緊迫。據此完成7~8題。
下列地區中,單位土地面積資源環境承載力最大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東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 組卷:1引用:0難度:0.60 -
9.重慶是我國著名的山城,沿長江、嘉陵江而建設。整個城市位于山坡上,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導致這種城市空間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表形態 B.交通條件 C.森林分布 D.水源分布 組卷:125引用:8難度:0.7
二、第Ⅱ卷(非選擇題共計40分)(注意:10-27班同學完成31題A題,1-9班同學完成31題B題。多答錯答均不得分。)
-
32.材料:山東省是全國最早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地區。享有“中國蔬菜之鄉”盛譽的壽光市有著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和傳承悠久的歷史背景。壽光地區有適合蔬菜種植的自然條件。這里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祥地。這里國際領先的一流技術高密度聚集,世界最先進的蔬菜培育、種植、貯運、園藝等方面的技術逐漸流入,使得這個地區成為農業高技術的角逐平臺。壽光農民引進國外蔬菜品種,引種南方蔬菜品種,改變蔬菜生長周期,改變蔬菜生長狀態,產品的獨特性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這里將第七次舉辦國際蔬菜博覽會。
結合材料和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試分析壽光市發展蔬菜生產的有利區位因素。
(2)簡要說明壽光市蔬菜產業化經營改變了農業生產的哪些特點?
(3)海南島與山東壽光相比,蔬菜生產具有哪些自然條件上的優勢,壽光市是如何克服這一問題發展蔬菜生產的。組卷:3引用:2難度:0.5 -
33.閱讀下列三份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資料一:中關村電子城位于北京中關村的核心區域,交通便利,周圍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從20世紀80年代起,在政府支持下,中關村集聚了一大批科技企業;中關村電子城逐漸成為國內最知名的電子產品批發,零售市場。至20世紀90年代,伴隨著電子產品的大眾化,傳統的攤販、散戶開始有了規模化、固定化的交易場所,中關村逐漸形成了幾大電子賣場。到了2004年,中關村電子城的規模達到了頂點,成為我國最大的電子產品集散中心之一,引領著中國電子產品消費的風向標。
資料二: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便利的電子商務興起,中關村電子賣場受到日益嚴重的沖擊。電商在價格上有著很大的優勢,加上其透明的報價和完善的服務,都讓中關村電子賣場的商家們難以比擬。同時,電子賣場內一些商家的惡性競爭及不良市場行為,也加速中關村電子城走向衰落。
資料三:2015年3月,中國首家“智能硬件創新中心”在中關村電子城掛牌。2015年10月,政府部門公布了“中關村大街發展規劃”,中關村大街在3-5年內完成轉型,逐漸騰退電子賣場,形成一批創新創業、科技金融、文化創意等新興業態集聚區;2020年年底,中關村大街及周邊地區持續產生具有中關村原始創新、技術服務能力及商業模式創新優勢的創客群體和企業集群。中關村電子城正向“創新創業一條街”逐步轉型,傳統電子城的業態正被新模式和新業態所取代。
(1)分析促使中關村電子城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區位因素。
(2)歸納中關村電子城衰落的主要原因。
(3)簡述電商比實體商店具有價格優勢的原因。組卷:1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