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7/5 8:0:9
一、單項選擇題(共30題,1-20每題1分,21-30每題2分,共40分)
-
1.為提高長江流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2020年1月起,實施10年禁漁期,且每年投放大量不同魚苗。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實施禁漁并投放大量不同魚苗,能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B.生態系統具有穩定性是由于它存在以正反饋為基礎的自我調節能力 C.控制對生態系統的干擾程度是人類持續利用自然資源的措施之一 D.10年禁漁期有利于長江流域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最終處于動態平衡 組卷:24引用:2難度:0.5 -
2.“螞蟻森林”是一項帶動公眾低碳減排的公益項目,每個人的低碳行為可計為“綠色能量”,進而可以申請在生態亟需修復的地區種下一棵樹或者認領一平方米保護地。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是低碳行為,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B.認領保護地,擴大了我們的生態足跡,為保護環境做出貢獻 C.不同地區種植適宜本地環境的植物,體現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 D.種植具有防風固沙功能的樹種,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組卷:47引用:6難度:0.6 -
3.鯨落是指鯨魚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深海生命的“綠洲”。在北太平洋深海中,鯨落維持了至少43個物種12490個生物體的生存。厭氧細菌會進入鯨魚骨頭中,分解其中的有機物,同時產生大量的硫化氫,硫細菌氧化硫化氫獲得能量合成有機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厭氧細菌和硫細菌均屬于該生態系統的分解者 B.鯨落是一種可以實現能量循環利用的特殊生態系統 C.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不一定能固定太陽能為生態系統輸入能量 D.該生態系統中化合物能在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群落之間往復循環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4.下列關于傳統發酵技術的敘述,正確地是( )
A.圖1可表示在果酒的制作過程中時間因素對酵母菌產生酒精速率(V1)的影響 B.圖2可表示在果醋的制作過程中溶氧量對醋酸菌產生乙酸速率(V2)的影響 C.圖3可表示在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過程中,泡菜壇內乳酸含量的變化趨勢 D.圖4可表示在密閉容器中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pH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組卷:4引用:1難度:0.6 -
5.生態系統中信息的傳遞方式多種多樣。例如,蟬在夏天鳴唱,螢火蟲通過閃光來識別同伴;地甫鳥的雄鳥在發現天敵后急速起飛,扇動翅膀向雌鳥發出信號;森林中野兔根據狼留下的氣味躲避獵捕。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以上實例中傳遞的信息分別屬于物理信息、行為信息和化學信息 B.生態系統中的信息是由生物發出并通過相互傳遞而發揮其作用的 C.在農業生產中可以利用模擬的動物信息吸引昆蟲傳粉,提高產量 D.信息傳遞可以調節種間關系,進而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 組卷:13引用:2難度:0.5 -
6.如圖為實驗室培養和純化酵母菌過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步驟使用的培養基先用高壓蒸汽滅菌再調pH B.①②③步驟操作時需要在酒精燈火焰旁進行 C.②步驟接種環經灼燒滅菌后立即蘸取菌液 D.④步驟操作時,可將第1區和第5區的劃線相連 組卷:17引用:4難度:0.7 -
7.川渝的人們在制作泡菜時會加入老鹽水,即原來的泡菜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制作泡菜時需將被腌制的材料先清洗再滅菌處理 B.泡菜壇留有一定空間的主要目的是促進發酵菌的增殖 C.制作泡菜時所用的老鹽水無需煮沸殺菌,可直接加入 D.加入老鹽水可縮短腌制時間,但會改變泡菜原有的風味 組卷:5引用:2難度:0.6 -
8.培養基是指供給微生物、植物或動物(或組織)生長繁殖,由不同營養物質組合配制而成的營養基質。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根據微生物對碳源需要的差別,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養基 B.如果培養基中不含氮源,某些微生物也可在其上生長繁殖 C.微生物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時,可以形成肉眼可見的菌落 D.用含尿素的培養基就可以從土壤中分離出分解尿素的細菌 組卷:8引用:2難度:0.6 -
9.下列關于生物技術與工程的敘述,正確地是( )
A.胚胎移植前可選取滋養層細胞進行性別鑒定,以便人工控制動物性別 B.發酵結束后,可以通過蒸餾、萃取等方法對單細胞蛋白進行分離提純 C.基因工程的實質是基因重組,賦予轉基因生物個體不定向的變異性狀 D.動物細胞融合是使兩個或多個動物細胞結合形成一個完整動物體的技術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10.利用山金柑愈傷組織細胞(2n)和早花檸檬葉肉細胞(2n)進行體細胞雜交可以得到高品質、抗逆性強的雜種植株。如圖是來源于7組雜種植株核DNA和線粒體DNA電泳鑒定的結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早花檸檬葉肉細胞去除細胞壁后才能與山金柑愈傷組織細胞融合 B.用滅活病毒誘導兩種細胞原生質體融合是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C.可以通過觀察誘導融合后細胞的顏色來進行初步篩選雜種細胞 D.雜種植株是四倍體,其核基因來自早花檸檬,線粒體基因來自山金柑 組卷:8引用:2難度:0.7 -
11.懸浮培養的動物細胞會因細胞密度過大、有害代謝產物積累等因素而分裂受阻。生產上常用灌流式培養避免這種現象出現。灌流式培養是在細胞培養管內,一邊不斷注入新鮮培養液,一邊將培養液的上清液不斷移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懸浮培養細胞時,通常置于95%O2和5%CO2的培養箱 B.配制灌流式培養液時應考慮細胞生存的液體環境滲透壓 C.灌流速率要適宜,否則培養液的營養物質無法被充分利用 D.灌流式培養是在細胞密度達到較高或營養物質較低時進行 組卷:6引用: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60分)
-
34.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有多種亞型,HPV45屬于高危型,與宮頸癌的發生密切相關。L1蛋白是組成HPV病毒衣殼的主要結構蛋白,科研人員進行了HPV45的抗L1蛋白單克隆抗體的制備與研究。回答下列問題:
(1)提取HPV45的L1蛋白,注射到小鼠體內,其目的是
(2)將得到的雜交瘤細胞接種到多孔培養板進行
①據圖分析,實驗過程中需將
②圖2結果表明
③依據圖2結果,研究人員推測A、B、C、D四種上清液中,A上清液的抗體與L1蛋白結合的位點是HPV45型病毒識別并侵染人體細胞的關鍵位點。為探究此推測,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小鼠宮頸細胞懸液均分為四組,編號甲、乙、丙、丁;
步驟二:從稀釋倍數為1:320的A、B、C、D(雜交瘤細胞)上清液中分離提純抗體,
步驟三: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檢測培養液中被侵染的宮頸細胞比例。實驗預期結果與結論:若
(3)科研人員制備HPV45的抗L1蛋白單克隆抗體,在醫學方面的應用有組卷:2引用:2難度:0.6 -
35.白細胞抗原基因(SLA-2基因)是重要的免疫應答基因。科研人員克隆SLA-2基因,構建該基因的表達載體,進而獲得該基因優勢表達的豬腎上皮細胞。該實驗的主要流程如圖1(已知SLA-2基因長度為1100bp,質粒B的總長度為4445bp,其限制酶切割位點后的數字表示距復制原點的距離)。其中四種限制酶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如表,回答下列問題:
限制酶 BclⅠ NotⅠ XbaⅠ Sau3AⅠ 識別序列及切割位點 T↓GATCA GC↓GGCCGC T↓CTAGA ↓GATC
①模板受到污染
②復性溫度過高
③引物太短
④延伸溫度偏低
(2)過程②將重組質粒導入大腸桿菌的目的是
(3)若用Sau3AⅠ和XbaⅠ完全酶切質粒C后進行電泳,依據圖2,在圖2上畫出可能得到的電泳條帶,同時在右側標出DNA片段長度
(4)科研中,一般利用最小致死濃度(使某種細胞全部死亡的最小濃度)的嘌呤霉素溶液處理以初步篩選轉化的豬腎上皮細胞。為確定初步篩選轉化豬腎上皮細胞的最小致死嘌呤霉素濃度,科研人員利用組卷:12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