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四校九年級(上)聯(lián)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9/13 20:0:8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每小題3分,共24分)
-
1.下列我國古代發(fā)明或技術(shù)應用中,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甲骨刻字 B.火藥爆炸 C.陶罐燒制 D.高粱釀酒 組卷:44引用:4難度:0.7 -
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檢驗氣密性B.
聞氣體氣味C.
添加酒精D.
加固體藥品組卷:29引用:4難度:0.9 -
3.下列化學用語及其表達的意義正確的是( )
A.硫離子:S- B.兩個氫分子:2H2 C.3個氟元素:3F D.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Si 組卷:97引用:2難度:0.7 -
4.下列有關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吹滅蠟燭時,會產(chǎn)生一縷白霧 B.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D.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組卷:35引用:2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60分)
-
12.氧氣的制備實驗對初中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的形成有重要意義。請結(jié)合圖示,回答下列與氧氣制備有關的問題。
(1)圖1中儀器a的名稱是
(2)用圖1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
(3)利用圖2裝置進行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用帶火星的木條驗滿,請將集氣瓶內(nèi)的玻璃導管補畫完整。
(4)如圖3,用純氮氣和上述實驗制取的氧氣,混制一瓶(集氣瓶容積為250mL)氧氣體積分數(shù)為60%的混合氣體,氣體應從圖3裝置中的管口
(5)實驗室也可選擇以二氧化錳催化氯酸鉀分解制備氧氣。為探究二氧化錳粒徑大小對催化效果的影響,某同學取兩份等質(zhì)量的氯酸鉀,分別加入粒徑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錳,然后進行加熱和后續(xù)實驗。
①以上已給出的實驗操作中,不合理之處是
②若以上探究過程中選擇用排水法收集和測量氧氣的體積,則下列儀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組卷:32引用:2難度:0.5 -
13.某化學興趣小組選用紅磷和白磷,對用不同可燃物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結(jié)果是否相同展開探究,實驗裝置圖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按圖示連接好實驗裝置后,接下來的操作是
用紅磷為可燃物實驗時,各傳感器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橫坐標為時間,縱坐標表示容器內(nèi)氣體壓強、溫度、氧氣濃度的數(shù)據(jù)。
(2)cd段壓強變化的原因是
(3)X曲線表示的是
冷卻到室溫后,打開彈簧夾。集氣瓶中液面不再變化時,測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塞上塞子后集氣瓶最大可盛裝液體體積 集氣瓶中最初裝入水的體積 反應后集氣瓶內(nèi)水的體積 600.0mL 50.0mL 130.0mL 組卷:121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