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九年級(上)期初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15分)
-
1.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堅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必勝的信心,這是紅軍血戰湘江突重圍的重要支撐,也是我們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的力量所在。有多堅定的信念,就有多勇毅的行動【甲】有多強大的意志,就有多光明的未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己追求的宏偉目標有著堅定信心,( )可能創造人間奇跡。不畏山高路遠的跋涉者,山川回 ku ì以最奇絕的秀色【乙】不懼風高浪急的弄潮兒,大海回報以最壯麗的日出。我們深知,前進道路絕不會一帆風順,必然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風險挑戰。但我們深信,只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挺起“泰山壓頂不彎腰”的脊梁,涵養“亂云飛渡仍從容”的定力,永葆“石破不可奪其堅”的剛強,不懈奮斗【丙】永遠奮斗,我們就一定能創造新的時代輝煌、鑄就新的歷史偉業。
(1)請用正楷字準確、規范地將下面詞語書寫在相應的田字格里。
信仰 信念 信心
(2)根據拼音填寫漢字或給文中加點字注音。
①回 kuì
(3)填入語段括號內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A.就
B.才
C.也
D.還
(4)填入文中【甲】【乙】【丙】三處的標點符號,正確的一項是A., , , B.。 。 , C.; ; 、 D.; 。 、 組卷:5引用:2難度:0.9 -
2.古詩文默寫。
(1)關關雎鳩,
(2)知不足,
(3)世界因為有了花而變得斑斕多彩。“組卷:5引用:2難度:0.7
二、閱讀(45分)
-
3.閱讀甲、乙兩文,回答以下各題。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禮記?大道之行也》)
乙
溫州人李庭等,大歷六年,入山斫樹,迷不知路,逢見漈水。中有人煙雞犬之候,尋聲渡水,忽到一處,有好田泉竹果藥,連棟架險,三百馀家。四面高山,回環深映。有象耕雁耘①,人甚知禮,野鳥名鴝,飛行似鶴。人舍中唯祭得殺,無故不得殺之,殺則地震。有一老人,為眾所伏②,容貌甚和,歲收數百匹布,以備寒暑。乍見外人,亦甚驚異。問所從來亂賊平未時政何若具以實告。因曰:愿來就居得否?云此間地窄,不足以容。此中人為致飲食,申以主敬。既而辭行,斫樹記道。還家,及復前蹤,群山萬首,不可尋省。
(選自顧況《仙游記》,有刪改)
注:①象耕雁耘:大象大雁耕田播種。這是作者想象的天外世界的耕種方式,人已經從繁重的農耕勞動中解脫出來了。②伏:同“服”,信服。
(1)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禮記》又名《小戴禮記》,相傳是西漢經學家戴圣編纂的。
B.《禮記》是戰國至秦漢間道家論著的匯編。
C.“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D.《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統性的教育學論文。
(2)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A.天下為公 不以為然 B.講信修睦 背信棄義 C.女有歸 殊途同歸 D.盜竊亂賊而不作 其中往來種作
①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②及復前蹤,群山萬首,不可尋省。
(4)用“/”線給下面的句子斷句。
問 所 從 來 亂 賊 平 未 時 政 何 若 具 以 實 告。
(5)甲、乙兩文都體現了和諧的社會理念,這種“和諧”在兩文中共同表現為:人與人之間關系和睦,組卷:11引用:2難度:0.2
四、寫作(50分)從下面兩個文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
10.這一次,__________
作文要求:
(1)表達真情實感;
(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3)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
(4)文章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 600 字。組卷:9引用:2難度:0.7 -
11.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務。
拼,形聲字,本義為“連合、湊合”,引申指“不顧一切地奮斗、豁出去”,可以組成“拼搏、拼力、比拼”等詞語。拼搏精神是指在一定的理想、信念驅使下,人的拼命爭取、全力搏斗的意志 品質,是在困難曲折之前不退縮、不回避,采取積極應對的方法。創造未來、開創世界、獲得成功,需要我們有拼搏的精神和能力!一個人的目標設定得越高,他的拼搏意識就會越強,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于社會的貢獻就會越來越大。
請結合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為進入九年級的同學們寫一篇演講稿。
作文要求:
(1)表達真情實感;
(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3)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
(4)文章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 600 字。組卷:36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