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顧山中學八年級(上)作業道德與法治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9/15 1:0:9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詩詞內涵豐富。下列詩句能體現個人和社會關系的是(  )

            組卷:10引用:3難度:0.6
          • 2.在商場里,我們是一名消費者;在家里,我們是父母的子女;在學校,我們是老師的學生、同學的同學;在祖國大家庭中,我們是未來的建設者……這表明(  )

            組卷:143引用:17難度:0.7
          • 3.“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說明(  )

            組卷:23引用:3難度:0.7
          • 4.“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微不足道,但是所有人的力量相加,就足以升騰起改變時代、推動進步的“正能量”。這段話啟示我們(  )
            ①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努力
            ②應該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我們自己的貢獻
            ③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④要認識到國家的興旺,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組卷:43引用:12難度:0.7
          • 5.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社會化要求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的是(  )

            組卷:6引用:3難度:0.8
          • 6.某中學實施“舊物愛心計劃”,同學們把自己閑置的圖書、玩具、小工藝品等貼上標簽,標上價格,放到學校的“自助公益商店”,需要這些物品的同學拿走物品時把錢自主放到公益箱,所得收入全部捐獻給公益組織。實施“舊物愛心計劃”有利于(  )
            ①同學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②同學們形成正確價值觀念,獲得社會的接納與認可
            ③提高同學們的競爭意識和實踐能力
            ④培養同學們的溝通意識和溝通能力

            組卷:45引用:4難度:0.8
          • 7.小李轉學到一個新學校后,發現新學校不要求統一穿校服,班級里有同學穿奇裝異服,也有同學攀比服裝的品牌。于是他就給校長寫了一封信,建議全校統一穿校服,得到了學校的肯定。小李這樣做的意義有(  )
            ①有利于在關心集體中培養自己親社會的行為
            ②有利于獲得他人肯定,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③有利于全校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④徹底消除同學們的虛榮心和攀比風氣

            組卷:0引用:7難度:0.8
          • 8.當前,除了網購,其他熱門的網絡活動還有打游戲、聽音樂、看視頻以及使用社交媒體等。網絡已經融入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這表明(  )

            組卷:12引用:5難度:0.8
          • 9.網絡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下列體現這一觀點的事例是(  )

            組卷:42引用:10難度:0.8

          二、簡要回答(共兩題,共15分)

          • 2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隨手拍”是交管部門推出的一款小程序,市民群眾可通過“隨手拍”平臺舉報交通違法行為,反映交通管理問題。截至2022年10月,群眾投訴較多的違法行為是“違法占用應急車道、公交車道、非機動車道”“遮擋機動車號牌”“主干道主路違法停車”“不戴頭盔”等。“隨手拍”上線以來,持續引發網友熱議。
            (1)以上漫畫反映的是市民“隨手拍”到的一種行為。請你運用自由與規則關系的相關知識,評析漫畫中市民的行為。
            (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請你為“隨手拍”中反映的不戴頭盔問題提出具體建議。

            組卷:43引用:5難度:0.3

          三、實踐探究題(共10分)

          • 28.【親近社會】
            材料一:學農教育、開放科學實踐活動、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在“北京市初中實踐活動管理平臺”上,同學們可以選擇豐富多彩的課程進行學習!

            (1)有的同學認為,參加實踐活動太浪費時間了,而且初中生離社會還遠,參加實踐活動意義也不大。你支持這個觀點嗎?請說出你的理由。
            材料二:一些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成長的孩子,漸漸養成了“不移動”的生活方式,宅在家里不出門,封閉孤僻不愿張嘴。
            (2)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不提倡“不移動”的、宅的生活方式,融入社會、親近社會是我們所提倡的。生活中,哪些具體行為算得上是親社會行為?(列舉3條)
            材料三:現代中學生親近社會狀況如何?在被調查的78名同學中,統計結果如下:
            經常參加公益活動 偶爾參加 從未參加 認為參加公益活動無關緊要
            8人 16人 24人 30人
            (3)針對材料三的調查,同學們決定圍繞“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發出倡議。請你代表同學們寫出“倡議書”的要點。(3條即可)

            組卷:8引用:7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