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山東省威海市經開區鳳林學校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8/27 14:0:8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30分)
-
1.下列描述中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古詩詞“日照香爐生紫煙”中描述的變化 B.將一小段鎂條放入足量稀鹽酸中,鎂條很快“溶解”消失 C.海水曬鹽 D.將一藥匙蔗糖放入足量水溶解消失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2.說化學是一門神奇的科學,一點也不為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是化學科學發展和化學學習的重要途徑 B.化學能創造出我們所需要的物質,也能消除我們不需要的物質 C.物質發生化學變化不但生成新物質,還會伴隨著能量變化 D.化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必然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 組卷:197引用:30難度:0.6 -
3.下列詩句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
A.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C.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 D.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 組卷:250引用:5難度:0.7 -
4.下列微觀圖表示的是由原子構成的物質的是( )
A. B. C. D. 組卷:40引用:1難度:0.8 -
5.郝穎同學在化學課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人呼出的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氣體,就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
A.猜想與假設 B.提出問題 C.收集證據 D.獲得結論 組卷:13引用:1難度:0.9 -
6.超疏水性仿生材料對水的作用與荷葉相似,水滴在其表面不易附著。將玻璃放在蠟燭火焰上灼燒,表面會沉積一層黑色物質(見圖);該方法可獲得一種能用于手機觸屏的超疏水性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黑色物質是由石蠟蒸氣冷凝而成 B.蠟燭熄滅時的白煙是氣態石蠟小顆粒 C.石蠟燃燒的產物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D.鐵質輸水管的內壁若采用超疏水性材料能防銹蝕?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7.從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
A.吹脹氣球——氣體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B.固態的冰不流動——其中水分子是靜止的 C.封閉在針筒中的水煮沸時體積變大——分子本身體積變大了 D.緝毒犬能根據氣味發現毒品——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組卷:12引用:4難度:0.5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40分)
-
21.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裝置探究“分子的運動實驗”
(1)圖I是按課本進行的一個化學實驗,大燒杯中的實驗現象是
a.向B、C、E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5mL的蒸餾水,各滴入1~2滴無色酚酞溶液,振蕩,觀察溶液顏色.
b.在A、D試管中分別加入2mL濃氨水,立即用帶橡皮塞的導管按實驗圖Ⅱ連接好,并將D試管放置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中,觀察幾分鐘.
【分析討論】
(1)E試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由此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
(3)對比改進前的實驗,改進后實驗的優點是組卷:743引用:15難度:0.5 -
22.探究天然氣燃燒的變化
小剛同學在幫媽媽做飯時觀察到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燒的現象,他認為天然氣燃燒應屬于化學變化。小剛在媽媽的幫助下對此展開了探究。請你參與他的探究過程并回答有關問題。
【提出問題】天然氣燃燒是化學變化嗎?
【查閱資料】天然氣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混合物。
【猜想與假設】假設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加工處理形成的一種能被檢驗的假設性結論,其表述方式為:如果…那么….。
(1)對于天然氣燃燒是否為化學變化,你做出的假設是
【收集證據】小剛設計了下列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2)打開天然氣,并將其調至小火,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觀察到:
①玻璃杯內壁出現
②將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到
(3)分析:天然氣燃燒產生的新物質是
【獲得結論】(4)天然氣燃燒為
【反思與交流】(5)天然氣燃燒過程伴隨發光放熱的現象,小剛認為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你認為小剛的觀點是否正確組卷:34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