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山西大學附中高三(下)模塊生物試卷(4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3個小題,每小題6分,共7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寨卡病毒是單股正鏈RNA病毒,單股RNA可直接起mRNA作用,轉譯早期蛋白質,包括 RNA多聚酶和抑制宿主細胞合成代謝的調控蛋白,經調查發現該病毒是引發2015年巴西的 新生兒小頭畸形的元兇.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寨卡病毒屬于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最低層次 B.寨卡病毒的遺傳物質徹底水解產物有六種 C.RNA多聚酶的合成場所是寨卡病毒的核糖體 D.被感染者僅通過細胞免疫就可殺滅寨卡病毒 組卷:527引用:16難度:0.9 -
2.由青霉菌中提取的淀粉酶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分別催化淀粉反應1h和2h,其產物麥芽糖的相對含量如圖所示。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第1h內,酶的最適溫度在45-50℃之間 B.第1h到第2h,45℃條件下淀粉酶活性提高 C.第1h到第2h,50℃條件下酶的催化作用明顯 D.若只生產1h,45℃左右時麥芽糖產量相對較高 組卷:70引用:11難度:0.7 -
3.某基因在轉錄完成后,在該基因的某段DNA上形成了“小泡”。該“小泡”內RNA與DNA模板鏈配對,沒有分離,故非模板鏈呈環狀游離狀態。檢測發現,小泡內的非模板鏈富含堿基G.下列關于“小泡”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h2>
A.“小泡”內DNA一RNA雜交帶上氫鍵數目較其他區段多 B.“小泡”內的三條核苷酸鏈中,嘌呤堿基總數等于嘧啶堿基總數 C.“小泡”的存在可能阻礙該基因的復制,非模板鏈上易發生突變 D.能特異性切割RNA的核酶或DNA一RNA解旋酶有助于“小泡”的清除 組卷:43引用:5難度:0.6 -
4.研究人員在研究細胞周期調控機制時,發現了一種促使核仁解體的蛋白質。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蛋白質可能是一種水解酶,在細胞分裂前期活性較高 B.該蛋白質的合成與核仁有關,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C.衰老的細胞中該蛋白質合成速率變慢 D.抑制細胞中該蛋白質的合成可加快細胞的分裂 組卷:47引用:6難度:0.6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
11.請回答下列關于植物芳香油提取的相關問題:
(1)被譽為香料工業中的“液體黃金”的玫瑰油具有
(2)工業生產上,提取天然β-胡蘿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從植物中獲取,二是
(3)提取檸檬精油的步驟如圖2所示。提取該精油不采取水蒸氣蒸餾法的原因是組卷:104引用:2難度:0.6
[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
12.基因打靶技術是指利用外源性DNA與細胞DNA的相同或相似序列,在特定位點上進行替換,從而改變細胞遺傳特性的方法。該技術可應用于解決人體對移植的豬器官產生的免疫排斥反應上,即利用基因打靶技術對豬細胞α-1,3半乳糖苷轉移酶基因進行改造,以消除α-1,3半乳糖苷轉移酶引起的免疫排斥。其主要過程如下:
第一步:從豬囊胚中分離出胚胎干細胞。
第二步:在與靶基因(需要改造的基因)相同的外源性DNA上,插入新霉素抗性基因,構建打靶載體。
第三步:打靶載體導入胚胎干細胞,與細胞DNA中的靶基因進行替換。
第四步:改造后的胚胎干細胞篩選、增殖等。
回答下列問題:
(1)選取豬胚胎干細胞作為基因改造的細胞,原因是胚胎干細胞在功能上具有
(2)該改造過程中,靶基因具體是指
(3)改造后的胚胎干細胞經過誘導發生增殖和
(4)運用基因打靶技術進行基因改造的原理是組卷:64引用:4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