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1《第5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2023年單元測試卷(A卷)(2)
發布:2024/7/14 8:0:9
一、選擇題
-
1.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酶一定能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B.酶只有在細胞內才能起作用 C.酶是生物代謝中起調節作用的一類有機物 D.酶制劑適于在低溫下保存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2.“酶是一類具有高選擇催化性能的蛋白質”,下列哪位科學家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出該敘述是錯誤的( )
A.斯帕蘭扎尼 B.巴斯德和李比希 C.畢希納 D.切赫和奧特曼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3.茶樹的葉肉細胞內含有一種叫茶多酚的植物堿,它可在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氧化為茶紅素等物質,使茶葉變紅。根據這一原理,人們制作出了綠茶、紅茶等品種的茶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茶多酚氧化酶的空間結構適合與茶多酚結合,使其作用具有高效性 B.可通過高溫使茶多酚氧化酶失活來制作綠茶 C.可通過提高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來制作紅茶 D.茶多酚最可能存在于植物細胞的液泡中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4.如圖為用同一種酶進行不同實驗的結果,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曲線可以證明酶具有高效性 B.pH=2與溫度為20℃條件下酶活性減弱的原因相同 C.實驗結果表明,該酶活性在30℃左右、pH為7時比較高 D.本實驗研究的酶是淀粉酶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5.下列關于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不同酶的最適溫度可能相同 B.酶活性最高時的溫度不適合該酶的保存 C.隨著溫度降低,酶促反應的活化能下降 D.高溫下酶失活是酶空間結構被破壞的結果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6.下列關于pH對酶活性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酶應保存在較低pH條件下 B.過酸、過堿使酶失活是可逆轉的 C.反應液pH的變化不影響酶的最適溫度 D.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適宜選用淀粉、淀粉酶作實驗材料 組卷:4引用:4難度:0.7 -
7.如圖表示在最適溫度下,某種酶的催化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適當提高反應溫度,B點向右上方移動 B.在B點適當增加酶濃度,反應速率不變 C.在A點提高反應物濃度,反應速率加快 D.在C點提高反應物濃度,產物不再增加 組卷:54引用:6難度:0.5 -
8.將等量的α-淀粉酶(70℃下活性不受影響,100℃高溫下失活)與β-淀粉酶(70℃處理15min即失活)加適量蒸餾水混合,分為甲、乙、丙三組后,分別按下表所示步驟進行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別
步驟甲 乙 丙 步驟一 25℃下處理 70℃水浴處理15min后取出 100℃下處理15min后取出 步驟二 在25℃條件下加入等量且足量的淀粉溶液 步驟三 一段時間后,分別測量三組淀粉酶剩余量 淀粉酶剩余量 a b c A.上述兩種酶存在差異的根本原因是氨基酸與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 B.丙組按步驟一處理后冷卻至70℃,其中α-淀粉酶有活性 C.a與b的差值可體現出α-淀粉酶的活性 D.a-b與b-c的大小可用于比較兩種酶在25℃下的活性 組卷:29引用:10難度:0.9
三、解答題
-
23.請你解讀與酶有關的圖示曲線:
(1)圖1和圖2是與酶的特性相關的圖示。請回答下面問題:圖1和圖2分別表示了酶具有
(2)圖3是與酶活性影響因素相關的曲線,請分析回答:
當pH從5上升到7,酶活性的變化過程是
(3)圖4和圖5是底物濃度和酶濃度對酶促反應的影響曲線,請分析回答:
圖4中A點后酶促反應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組卷:53引用:13難度:0.5 -
24.地下黑作坊用病死豬肉腌制的臘肉往往含有大量的細菌,可利用“熒光素-熒光素酶生物發光法”對市場中臘肉含細菌多少進行檢測:①將臘肉研磨后離心處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計(測定發光強度的儀器)反應室內,加入適量的熒光素和熒光素酶,在適宜條件下進行反應;②記錄發光強度并計算ATP含量;③測算出細菌數量.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熒光素接受
(2)生物細胞中ATP的水解一般與
(3)研究人員不用條件處理熒光素酶后,測定酶濃度與發光強度如下圖所示.其中高濃度鹽溶液經稀釋后酶活性可以恢復,高溫和Hg2+處理后酶活性不可恢復.若要節省熒光素酶的用量,可以使用組卷:11引用: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