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六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2/10 11:30:2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
1.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們( )
A.行為方向 B.堅強后盾 C.行為的對錯 組卷:2引用:3難度:0.8 -
2.( )在保障公民合法權益、推進司法公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A.法律救援 B.法律援助 C.憲法 組卷:6引用:12難度:0.5 -
3.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下列行為中屬于違反這一條款的是( )
A.縣政府投入資金植樹造林 B.小明的爸爸因為闖紅燈被罰款100元 C.小亮在微博上謾罵同事 組卷:2引用:5難度:0.8 -
4.李某損壞公園的健身器材被公安機關拘留并罰款,依據憲法( )條款。
A.第十二條 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B.第十三條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C.第五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組卷:13引用:8難度:0.5 -
5.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律是準繩,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這啟示我們( )
A.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 B.法治具有強制力,比德治更重要 C.德治具有感召力,比法治更重要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6.隨著共享單車走進人們的生活,各種破壞、損毀等現象層出不窮。讓共享單車真正地發揮共享作用僅靠法律的強制性是不夠的,還要將道德建設作為一項緊迫工程來抓。這是因為( )
A.道德適用范圍更廣,因此道德比法律更有約束力 B.道德更適用于一些小事情,而法律適用于大事情 C.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公民增強尊法守法的意識和自覺性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7.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將“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意味著子女不常回家看看老人就可能違法。這說明( )
A.法律和道德是可以互相代替的 B.法律和道德都是規范人們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手段 C.法律是道德的基礎,道德是法律的保障 組卷:4引用:1難度:0.6 -
8.公益廣告中提到:凡是你在的地方,我都在,我是法律,我保護你所有的生活!當你意識到法律其實就在身邊,并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時,法律才有了意義!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我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B.有法律保護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為所欲為 C.運用法律保護自己,才彰顯其存在的意義 組卷:2引用:1難度:0.8
四、簡答題(12分)
-
23.有人認為,只要不違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你贊成這一觀點嗎?為什么?
組卷:1引用:3難度:0.5
五、綜合題(共31分)
-
24.2020年1月17日,西寧李家山鎮村民茍某乘坐火車從武漢返回家鄉,1月30日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期間,茍某違反相關法律要求隱瞞行蹤,不配合村、鎮工作人員的排查,為了自由不主動隔離,隨意走親訪友,其行為造成900余人整體隔離,3人確診。3月17日,青海省湟中縣人民法院認為茍某的行為已構成妨害傳染病防治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當庭判處茍某有期徒刑一年。
(1)茍某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請結合材料分析,茍某為什么受到法律的制裁?
(2)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作為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應該怎么做?(至少寫出三點)組卷:17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