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北京市順義區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5/1/7 8:0:29

          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60分)

          • 1.鹽地堿蓬能降低土壤鹽分,使鹽喊地改良為正常農田,因此被稱為“能吃鹽的植物”。下列關于鹽地堿蓬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6引用:4難度:0.6
          • 2.取一段帶葉的鳳仙花枝條,插入稀釋的紅墨水中,置于光下。最終會染成紅色的結構是(  )

            組卷:21引用:1難度:0.6
          • 3.移栽植物時,下列做法與降低蒸騰作用無關的是(  )

            組卷:446引用:68難度:0.9
          • 4.參與血液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的是(  )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5.某人因車禍急需輸血,他的血型是AB型,根據安全輸血的原則應輸入(  )

            組卷:9引用:4難度:0.8
          • 6.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是血液流動的管道。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3引用:1難度:0.3
          • 7.實驗觀察某種哺乳動物的心臟,下列對觀察結果的描述錯誤的是(  )

            組卷:9引用:5難度:0.5
          • 8.血液通過肺循環后,其成分的變化主要是(  )

            組卷:207引用:52難度:0.9
          • 9.下列關于人體血液循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305引用:6難度:0.5
          • 10.從上臂靜脈處給闌尾炎病人輸入藥液,藥物隨患者血液送到病人闌尾處時,在心臟內所經過的途徑是(  )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 11.人體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是(  )

            組卷:22引用:2難度:0.5
          • 12.氣體進出肺依靠呼吸肌的收縮與舒張。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4引用:1難度:0.5

          二、解答題(共6小題,滿分40分)

          • 35.大腦是人體神經系統的重要結構。大腦皮層損傷,可能會引起多種疾病。研究者對疾病的發病機理與治療方法展開了研究。

            (1)大腦皮層是神經活動的最高級中樞,由140多億個
             
            組成。人體每天都會通過神經系統產生和傳導數百萬個
             
            ,以 調節機體各部分結構的協調統一。
            (2)阿爾茨海默癥(AD)俗稱“老年癡呆”,其患病率逐年升高。該病的癥狀之一就是記憶力的減退。為研究靈芝多糖能否緩解阿爾茨海默癥狀研究人員進行如下實驗。
            ①實驗中,B組應飼喂
             

            ②如圖1所示,攝像機記錄了小鼠的游泳軌跡。據圖2可知AD小鼠在平臺附近出現的次數
             
            (填“較多”或“較少”)。由圖3可知,三組小鼠中找到平臺所用的時間由多到少依次為
             

            組別 實驗動物 處理方法
            A 健康小鼠 飼喂普通飼料
            B AD小鼠 飼喂 _____
            C AD小鼠 飼喂含靈芝多糖的飼料
            (3)根據上述實驗結果,你認為可否將靈芝多糖研發成為治療阿爾茨海默癥的藥物,并說明理由
             

            組卷:81引用:1難度:0.5
          • 36.科普閱讀
            國際糖尿病聯盟發布的糖尿病概覽統計數據,全球成年人中糖尿病患病人數高達4.15億,預計到2040年將會增至6.42億。而糖尿病腎病也是臨床上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糖尿病腎病是由糖尿病性微血管病所致的腎小球硬化,患病率較高。國內糖尿病的患病率達9.7%,其中糖尿病腎病患病率20-60%。糖尿病腎病大多表現為慢性進行性發展,最終進展為腎衰竭,病死率高。因此針對糖尿病腎病的早預防、早診斷及早治療,對于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病程發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尤為重要。
            目前,臨床針對糖尿病腎病診斷方法研究較多,如尿微量白蛋白、腎穿刺活檢、血清學檢查、超聲等。既往認為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標志為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是判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指標,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現預示著糖尿病腎病的啟動,但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腎損害后仍不排除非糖尿病損傷,須經腎穿刺活檢確診。此外,糖尿病可導致腎血管損害,影響腎內血流,超聲監測腎血流可為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提供依據。
            隨著醫學研究不斷深入,研發出一些新型治療方案,在延緩病情進展、改善生活質量中凸顯出優勢。血糖有效控制對糖尿病腎病預防、延緩進程等發揮重要作用。目前認為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分別維持6.0-7.0mmol/L、8-10mmol/L和7.0%左右;合理控制血壓,尤其是腎小球內高壓,可控制糖尿病腎病發生,延緩微量尿蛋白進展;糖尿病代謝紊亂的一個顯著表現為高血脂癥,不僅可損害胰島β細胞,還可促進蛋白尿、腎小球及腎小管間質纖維化進程加快,因此在糖尿病腎病治療中應加強血脂控制;此外,抗炎治療抗氧化治療、西醫外科治療、中醫治療和中西醫治療等方法治療,效果理想。
            今后,隨著診斷及治療手段不斷完善,必將會形成規范、有效地糖尿病腎病診療方案,切實提升糖尿病腎病患者診斷、治療效果。
            (1)胰島素是由分散在胰腺中的
             
            分泌的,具有調節
             
            的作用。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利用障礙會引起糖尿病等代謝類疾病。
            (2)據上述材料分析,腎穿刺活檢和尿液中
             
            的含量是糖尿病腎病診斷的重要指標。
            (3)若血糖長期高于正常值,主要會增加腎單位中
             
            的負擔,因此空腹血糖控制在
             
            mmol/L,維持糖化血紅蛋白
             
            %左右為理想目標。

            組卷:26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