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市石佛中學八年級(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3個小題。1~9題為單選題,每題2分,共計18分;10-13題為多選題,每題3分,漏選得1分,錯選、多選不得分,共12分。合計30分)
-
1.下列數據中,你認為最接近實際的是( )
A.教室內書桌的高度大約1.2m B.學生眼保健操音樂的時長約為1min C.學生在校園內步行的速度約為5m/s D.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演奏時間長度為46s 組卷:28引用:1難度:0.8 -
2.下列實驗中,不是驗證聲音產生條件的是( )
A.說話時,把手指放在喉嚨處 B.彈撥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輕輕放在吉他上 C.敲擊音叉,將正在發聲的音叉觸及面頰 D.將正在發聲的鬧鐘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氣機逐漸抽出罩內空氣 組卷:4921引用:25難度:0.5 -
3.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中考期間考場周圍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B.70dB為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 C.倒車雷達是利用次聲波工作的 D.超聲波能排除人體內的結石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 組卷:16引用:2難度:0.8 -
4.有很多成語、俗語中蘊含著物理知識。下列對描述聲現象的成語、俗語解釋錯誤的是( )
A.“隔墻有耳”,說明固體能傳聲 B.“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音調高 C.“聞其聲知其人”,說明可以根據音色來判斷說話者 D.“響鼓也要重錘敲”,說明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組卷:288引用:13難度:0.9 -
5.南朝詩人蕭繹在《早發龍巢》有詩句“不疑行船動,唯看遠樹來”,其中“唯看遠樹來”的參照物可能的是( )
A.河岸 B.行船 C.岸邊的房屋 D.遠處的樹 組卷:3428引用:72難度:0.8 -
6.甲、乙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是3:2,運動速度之比為8:3,則甲、乙所用的時間之比為( )
A.8:9 B.8:1 C.9:16 D.9:2 組卷:67引用:3難度:0.7 -
7.下列各種現象中不是機械運動的是( )
A.天空中白云飄動 B.水壺放在電爐上加熱 C.小蘭坐在飛往沈陽的飛機上 D.彗星拖著長長的尾巴掃過夜空 組卷:29引用:1難度:0.7 -
8.甲、乙兩位同學在平直的路面上同時向東行進,他們運動的s-t圖像如圖,由圖像可知( )
A.開始運動時兩同學相距20m B.乙同學的運動速度為5m/s C.以甲同學為參照物,乙同學向西運動 D.圖中的a點表示兩位同學相遇時,運動的路程均為25m 組卷:111引用:2難度:0.7 -
9.控制噪聲是城市環保的主要項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減弱噪聲的是( )
A.在立交橋兩側部分路段設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墻 B.在城市街道兩旁種草植樹 C.汽車排氣管上安裝消聲器 D.在主要街道設置噪聲監控系統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10.如圖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觀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彈開,這一現象能說明( )
A.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B.聲音能夠傳遞能量 C.聲音能夠傳遞信息 D.空氣能夠傳聲 組卷:87引用:4難度:0.8
六、實驗題(每空1分,共32.分)
-
31.小林在物理活動課上用橡皮筋(粗細不同)、圖釘、寬木片、紙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如圖甲所示。制完進行調節后就可以用該“四弦琴”演奏簡單的“樂曲”。
(1)甲圖可以探究聲音的音調與琴弦的關系。
(2)小林在乙圖中用木片壓住橡皮筋,依次用相同力度撥動木片左側的“琴弦”來探究音調與琴弦長度的關系。這樣做是否合理:,原因是:。組卷:580引用:11難度:0.5 -
32.如圖1所示,將一只通電的小電鈴放在連通于抽氣機的玻璃罩內
(1)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會聽到鈴聲逐漸(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此實驗說明了。
(2)如圖2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會多次被彈開。
(3)在此實驗中乒乓球的作用是;這種實驗方法叫。
(4)使音叉發出不同響度的聲音時,我們會看到,說明響度與有關。
(5)如圖3,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先讓一端伸出桌邊短一些,撥動鋼尺,觀察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然后一端伸出桌邊長一些,重復實驗,使鋼尺兩次振動幅度大致相同,比較兩種情況,第次鋼尺振動得快,它的音調(填“高”或“低”),這說明音調與物體振動的有關。組卷:84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