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西來賓市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12/13 21:30:2
一、積累?傳和平之音。
-
1.閱讀材料,按要求作答。
尋和平文化之根源??材料一:
??中國傳統文化有豐富的和平文化zī( )源,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儒家的秩序和平論,孔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墨子反對戰爭,倡導建立太平社會,認為只有兼愛就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就能保證兼愛,就能真正實現“天下太平”。中國古代的兵家大多主張和平,反對戰爭。孫武認為,戰爭不是目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好的戰術,古代圣賢的思想成為中國思想文化的主流,一直延續著中國的和平文化,和平文化深入中國文化的骨髓( )。
(1)給文段中拼音寫漢字,給加點字注音。
①zī
②骨髓
??材料二:
??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為了這太平盛世,多少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用生命( )民族尊嚴,( )萬里山河。北宋儒學家張載《橫渠語錄》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應繼承和弘揚先賢創立的中國獨特的學問以及保家衛國的精神,為開創千秋萬代的太平基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和平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 )”。世界風云變幻,唯愿天下太平,山河永秀,人間皆安。
(2)下面詞語依序填在文段(二)中的括號里,正確的一項是A.保護 守衛 愛護 B.保衛 捍衛 保護 C.捍衛 保衛 維護 D.維護 保衛 守衛
①
②
③
(4)請你根據材料(二)的內容,從下列句子中選擇其中的兩句組成一副對聯,按上下聯順序,填寫在材料(二)的橫線上。
①四海和諧添錦繡
②親情民情掛心間
③建功立業英雄無悔
④家事國事系于心
⑤保家衛國匹夫有責
⑥八方各地皆歡喜
上聯:
下聯:
誦古詩聽時代和平之聲??材料三:
??和平安定的生活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追求,時代動蕩不安,人們怎能安定幸福?沒有人愿意“為了養活別人天黑了還在泥中勞作”①“_______,_______?”(《式微》);也沒有人愿意“居無定所,獨宿寒冷的地方”②“_______,_______。”(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但文人自有傲骨,“即使環境不好他們仍矢志不渝,堅守高潔人格”,如③“_______,_______。”(陸游《卜算子?詠梅》);更有推己及人、濟世為民的大愛思想④“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現世安穩,才能感受“竹林掩映下小路彎曲寧靜,寺院周圍樹林茂盛的靜謐祥和”⑤“_______,_______。”(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才能賞春花秋月,品生活甘甜。
(5)根據內容理解,在材料(三)的橫線上,準確默寫出相應的句子。
(6)下面從以上三則材料中概括出的句子,屬于病句的一項是
A.和平安穩是人類追求的共同目標,過上和平穩定的生活是我們最大的期盼。
B.我們應繼承先賢創立的中國獨特的學問,大力弘揚保家衛國的愛國精神。
C.古代圣賢的思想成為中國思想文化的主流,一直延續著中國的和平文化。
D.只有兼愛就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就能保證兼愛,就能實現“天下太平”。組卷:18引用:1難度:0.5 -
2.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學校舉行“讀紅色經典傳革命精神”主題活動,八年級(1)班推薦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請你閱讀材料完成下面問題:
材料:
傷口很深,顱骨被打穿,頭部右側麻痹。右眼出血,眼睛腫脹。……
他一直說胡話,折騰得很厲害,身邊必須經常有人護理。我在他身上花了很多時間。他這樣年輕,我很可憐他。只要力所能及,我一定要把他從死神手里奪過來。昨天下班后,我在病房里又呆了幾個小時。他的傷勢最重。我注意聽他在昏迷中說些什么。有時候他說胡話就像講故事一樣。我從中知道了他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阿納托利?斯捷潘諾維奇說他救不活了。這老頭生氣地咕噥說:“我真不懂,他差不多還是一個孩子,部隊怎么能收他呢?真是豈有此理。”
冬天過去了,春天推開了緊閉著的窗戶。失血過多的他,經受住最后一次手術,意識到再也不能待在醫院里了。十多個月,周圍的病員在受煎熬,垂死者在呻吟、在決別,這種氣氛,比自身的痛苦更讓人受不了。
(1)材料中的他是
(2)愛讀書,共分享。讀組卷:9引用:2難度:0.5
二、精讀?品和諧平安之美。
-
7.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共嬋娟 ①“2021年,在崗位上度過的第三個中秋。天氣晴朗。”浩然在日記本上寫著:“又到中秋月圓時,我在異鄉的夜守護萬家燈火,心中泛起陣陣思念。明年,我一定要回家。期待和媽媽團圓。”他停住了筆,思緒飄回幾天前。
②那天,浩然正在整理床鋪,手機響了,是媽媽打來的。“浩兒,今年中秋坐哪天的車回來?能趕上吃晚飯嗎?”媽媽張口就問,語氣中滿是愉快和期待。浩然不說話,媽媽繼續講:“我在菜場,準備買幾只大螃蟹,等你回來做你最愛的蟹腳面。”“媽,”浩然遲疑了好幾秒,“今年中秋我回不來了。部隊突然有任務,我實在走不開。”“怎么那么突然?”媽媽的聲音低了下來,良久,又說道:”那你忙吧,國家的事情重要。好好照顧自己,中秋買點好吃的。明年中秋要回來哦!”
③這時哨聲響起,浩然深吸了一口氣,“媽,我先掛了,晚上下崗再給你打電話。”來不及聽媽媽的回答,他急忙掛掉電話。他害怕媽媽繼續追問,因為他本來是可以回家的。
④浩然已經三年沒回家過中秋了,第一年是因為有臨時任務,第二年是替戰友值崗,第三年是因為疫情。今年姐姐出嫁,家中只有媽媽一人,他答應了媽媽一定回家過中秋,還早早申請到了假期。結果回家前一天聽到戰友和家里打電話,戰友的媽媽忽然失明,無人照顧,自己又要值崗,戰友焦急萬分。看著戰友眼里的淚花,浩然把手中給媽媽準備的月餅遞給他,說:“你回去吧,我替你。”
⑤浩然記得那年戰友的媽媽來探親,特地給浩然帶了一雙親手納的鞋,叮囑浩然好好吃飯,不能挨餓,那關切的眼神,和媽媽看自己時是一樣的。
⑥只是,今年依舊要對媽媽失約了。他本以為媽媽會生氣,但是媽媽依舊是平和的語氣,依舊是滿滿的理解與關愛,依舊是對下一年中秋團圓的期待……浩然埋下了頭,窗外的月亮更圓了。
⑦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遇到了一起,家與國撞了一個滿懷。前來景點游玩的旅客倍增。浩然和戰友們的任務是維持景區的秩序,保障游客的安全。
⑧陽光普照大地,萬物欣欣向榮,游客們絡繹不絕。浩然看著,心里很甜,他覺得自己在發光發熱,祖國的太平盛世里,有自己一份小小的貢獻。
⑨忽然,前面有位老婦人腳下一滑,跌倒在臺階上。浩然趕緊沖過去扶住她,攙到一旁坐下:“您怎么一個人來登山,多危險。”老婦人擺擺手:“不危險,往年中秋我都和兒子一起來爬山,自從他當了兵,就不能陪我過中秋了。這是北京最高的山,我過來看看,說不定能見到他執勤的樣子。”老婦人看看遠方,又看看浩然:“他和你差不多大,差不多高。”說著,拿出一塊月餅遞給浩然。聽到這里,浩然紅了雙眼,他接過月餅,咬了滿滿一口。
⑩回到營區,已是深夜。他拿出手機,撥出那一串熟悉的號碼,只響了一聲,電話便接通了。“兒子,你辛苦了。”媽媽的聲音溫柔得像是月亮的銀輝,“今天趕集,好多人呢,還有士兵在執勤。看到他們,媽媽就想到你。”浩然說不出話,只覺得鼻子酸酸的,他已經不敢向媽媽承諾,明年中秋一定回家。
?掛了電話,他收到了戰友發來的短信:“家母得以及時醫治,雙眼有望恢復。我明日即歸,來年定替浩然兄守好后方,換浩然兄與母相聚。”
?“又到中秋月圓時,我在異鄉的夜守護萬家燈火,心中泛起陣陣思念。”浩然在日記本上繼續寫著,“但我在守護祖國人民,亦有人替我守護家人。深夜圓月,雖未歸家,千里共嬋娟,天涯咫尺,亦是家國團圓。”
(選自2022年4月19日《小作家》,有刪改)(1)下面對本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敘寫了三對母子感人的故事,浩然與媽媽,戰友與生病的媽媽,登山老人與守邊兒子的故事。
B.浩然已經三年沒回家過中秋了,第一年是因為替戰友值崗,第二年是有臨時任務,今年是因為疫情和替戰友值崗。
C.浩然為不能回家陪母親過中秋而愧疚,但更為能守護祖國人民,為祖國的太平盛世做貢獻而自豪。
D.文中的三位母親都關愛兒子,深明大義,支持兒子工作,文章既歌頌保家衛國的戰士也贊揚了默默支持他們工作的母親。
(2)按要求賞析。
①聽到這里,浩然紅了雙眼,他接過月餅,咬了滿滿一口。(賞析描寫手法)
②“兒子,你辛苦了。”媽媽的聲音溫柔得像是月亮的銀輝,“今天趕集,好多人呢,還有士兵在執勤。”(賞析修辭手法)
(3)請結合文章內容理解題目“共嬋娟”的意思。文章最后一段在結構上和內容上有什么作用?組卷:15引用:2難度:0.5
三、寫作?寫寧靜祥和之事。
-
8.作文。
人生漫漫,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我們能坐在寬敞的教室里安靜學習,是因為有人在邊疆為我們守衛安寧;疫情期間,我們隔離在家有煙火溫暖歲月,是防疫人員日夜的堅守;我們能一日三餐溫飽無憂,是父母無怨無悔的付出;老師的教誨、同學的幫助……那些為愛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人就像一道光溫暖你的歲月。
請以“落在生命里的光”為題,緣人記事、因事生情,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1)題目自擬并抄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不得抄襲、套作;
(2)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字數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組卷:10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