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六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五四學制)
發(fā)布:2024/7/18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小明在花卉市場觀察到了金發(fā)蘚、剛毛藻、腎蕨等不同植物,并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對它們進行了分類(如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代表的植物是剛毛藻 B.③處可填寫“具有輸導組織” C.④代表的植物利用孢子繁殖 D.三種植物都主要生活在水中 組卷:130引用:9難度:0.5 -
2.下列有關植物類群的知識敘述,正確的是( )
A.多細胞的藻類植物都有吸收、運輸養(yǎng)料和進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B.苔蘚植物的葉只有一層細胞,可作為監(jiān)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 C.蕨類植物的假根可以吸收水和無機鹽,所以長得相對比較高大 D.裸子植物的根、莖、葉中有發(fā)達的輸導組織,一般能開花結果 組卷:4引用:2難度:0.5 -
3.小芳到公園游玩,觀察到很多綠色植物,計劃用這些植物的種子進行培植。以下植物中,她不可能得到種子的是( )
A.
卷柏B.
銀杏C.
蘇鐵D.
草莓組卷:2引用:1難度:0.7 -
4.2020年,中科院科研人員在四川涼山州發(fā)現已被評估為“野外滅絕”的枯魯杜鵑。該植物6~8朵花聚集在一起,花瓣呈粉紅色,果實較小,根據其形態(tài)特點判斷,枯魯杜鵑屬于( )
A.蕨類植物 B.苔蘚植物 C.被子植物 D.藻類植物 組卷:63引用:3難度:0.8 -
5.下列有關“觀察種子的結構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圖二所示剖面是沿圖一所示[b]線剖開的 B.在圖二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變藍的是[6]胚乳 C.圖三,種子萌發(fā)時最先突破種皮的是[8]胚根 D.圖二、三,兩者的胚都由胚芽、胚軸、胚根和胚乳組成 組卷:10引用:3難度:0.5 -
6.為促進種子萌發(fā),農民在“點種玉米”中積累了較多的經驗做法。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
A.播種前要深耕土壤,為種子萌發(fā)提供充足的空氣 B.播種后要掩埋和輕踩,防止土壤中水分過度散失 C.早春播種時覆蓋地膜,目的是提高溫度,增加種子發(fā)芽率 D.播種前施加一些雞糞等農家肥,給種子萌發(fā)提供營養(yǎng)物質 組卷:17引用:2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個小題,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35分。)
-
19.大棚種植櫻桃已成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大產業(yè)”。圖一中A、B、C表示植物三大生理活動;圖二表示在一定二氧化碳濃度和溫度等條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圖三表示密閉大棚內一天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變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生理過程C的原料還有
(2)為提高櫻桃樹的座果率,增加產量。自盛花初期開始,農民除噴施適量含硼的液體肥料外,同時還應該采取
(3)圖二,a點時葉片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有
(4)圖三,一天中植物體內有機物積累量最多的時間點是
(5)農民在甲、乙、丙三個溫室中分別移栽了數量相同、生長狀況相同的櫻桃幼苗,溫室條件情況如下表(每個溫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條件均相同):
①甲、乙對照,可探究
②乙保持恒溫,丙降低夜間溫度,發(fā)現丙內幼苗比乙內的長勢好。結合圖一,主要原因是植物的[溫室條件 甲 乙 丙 溫度 20℃ 20℃ 20℃(白天) 二氧化碳濃度 0.03% 0.1% 0.1% 組卷:19引用:1難度:0.5 -
20.圖甲1~6表示植物綠葉吸收或釋放氣體的過程。圖乙為某同學利用牽牛花(有白斑葉片和綠色葉片)進行的探究實驗。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序號1、2代表的氣體分別是
(2)圖乙,實驗前先將牽牛花進行暗處理,目的是
(3)把暗處理后的牽牛花按圖乙所示方式處置后移至光下數小時,再將a、b、c、d四片葉取下,分別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待葉片變成黃白色后,取出葉片漂洗,并滴加碘液,觀察顏色變化。利用酒精隔水加熱的目的是
(4)圖乙現象,若a葉鋁箔遮蓋部分不變藍,其它綠色部分都變藍;c葉白斑部分不變藍,其它綠色部分都變藍。則說明光合作用需要的條件依次是
(5)實驗中,b葉和d葉形成了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組卷:41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