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九年級(下)質檢化學試卷(3月份)
發布:2024/7/10 8:0:8
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2小題,1~8題每小題1.5分,9~12題每小題1.5分,共20分。每小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
1.成語是漢語獨有的語言特色。下列成語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火上澆油 C.杯弓蛇影 D.破釜沉舟 組卷:123引用:4難度:0.5 -
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檢驗氣密性B.
量取液體C.
點燃酒精燈D.
取用固體組卷:23引用:2難度:0.7 -
3.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的是( )
A.2個硫離子:S2- B.碳酸的化學式:CO3 C.鋁元素的化合價: +3AlD.保持氮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N 組卷:65引用:2難度:0.6 -
4.深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下列做法與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
A.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B.工業廢水處理排放 C.廢舊電池隨意丟棄 D.清潔能源推廣使用 組卷:34引用:2難度:0.7 -
5.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序數:甲>乙 B.乙是金屬元素 C.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9.00g D.氖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組卷:112引用:3難度:0.8
解答題
-
15.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掌握了以孔雀石【主要成分為Cu2(OH)2CO3】為原料進行“火法煉銅”和“濕法煉銅”的兩種方法。
Ⅰ、“火法煉銅”:孔雀石和木炭煅燒可得到Cu,其主要反應流程如圖所示:
Ⅱ、“濕法煉銅”:先用孔雀石制取CuSO4,再獲得Cu,其主要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分析上述兩個流程,回答問題。
(1)流程Ⅰ,“高溫煅燒孔雀石”的化學方程式是
(2)流程Ⅱ,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
(3)反應②中的稀硫酸可用某些物質代替,充分反應后過濾也能得到較純的Cu,下列物質不可選的是
A.稀鹽酸
B.CuSO4溶液
C.Cu(NO3)2溶液
D.AgNO3溶液
(4)步驟③干燥Cu時,溫度不宜過高,主要原因是
(5)與“火法煉銅”相比,“濕法煉銅”的優點有組卷:53引用:2難度:0.5 -
16.粉筆的主要成分為石灰石(含CaCO3)和石膏(CaSO4)。如圖1所示煅燒32g粉筆末使CaCO3完全反應,試管內固體質量隨時間關系如圖2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已知:CaSO4和雜質受熱不分解,也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
(1)反應前將粉筆制成粉末的目的是
(2)反應時,圖1燒杯中的現象是
(3)由圖2所知,生成CO2的質量為
(4)反應結束,將煅燒后的粉末倒入適量水中,如圖3。用手觸摸燒杯外壁,感覺微熱,主要原因是
(5)計算該粉筆末中CaCO3的質量(根據化學方程式寫出計算過程)。組卷:40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