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南省邵陽市隆回二中高三(下)月考生物試卷(4月份)
發(fā)布:2024/12/7 2:30:1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地衣是藻類和真菌共生的復合體。由于菌、藻長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形態(tài)上、結構上、生理上和遺傳上都形成了一個單獨的固定的有機體。構成地衣的藻類通常是念珠藻和綠藻。下列有關這兩種藻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兩種藻類都是自養(yǎng)型生物,都存在葉綠體 B.兩種藻類都含有核糖體,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的場所 C.兩種藻類都能進行光合作用,捕獲光能的色素相同 D.兩種藻類的遺傳物質相同,都存在于細胞核中 組卷:6引用:4難度:0.7 -
2.用含有3H標記的亮氨酸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哺乳動物的乳腺細胞,通過觀察細胞中放射性物質在不同時間出現(xiàn)的位置,就可以確定細胞器在分泌蛋白合成和運輸中的作用。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與分泌蛋白加工運輸有關的細胞器有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線粒體 B.在分泌蛋白的運輸過程中,內質網(wǎng)起著重要的樞紐作用 C.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亮氨酸的原因是其屬于必需氨基酸 D.亮氨酸與其他氨基酸脫水縮合的場所是核糖體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3.細胞凋亡涉及細胞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達以及調控等過程,它并不是病理條件下自體損傷的一種現(xiàn)象,而是為更好地適應生存環(huán)境而主動爭取的一種死亡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在胚胎發(fā)育時期不會發(fā)生細胞凋亡現(xiàn)象 B.在細胞凋亡過程中產生的物質可能會對周圍組織造成傷害 C.細胞的凋亡與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有關 D.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是多細胞生物體內正常的生命現(xiàn)象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4.ATP是細胞內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水解時釋放出大量能量,是生物體內主要的直接能量來源。如圖為ATP的分子結構簡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TP分子結構圖中2代表核糖,組成DNA的糖為脫氧核糖 B.ATP分子的結構式可簡寫為A-P~P~P,其中A為腺嘌呤 C.ATP中a鍵容易斷裂,a、b鍵斷裂后是組成DNA的基本單位之一 D.DNA復制時需要圖中a、b鍵斷裂提供能量 組卷:8引用:1難度:0.8 -
5.新型冠狀病毒是正鏈RNA病毒,該正鏈進入宿主細胞后,可以直接作為mRNA鏈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也可以通過RNA聚合酶作用,生成雙鏈,之后雙鏈解旋,再以負鏈(新合成的RNA鏈)為模板,在RNA聚合酶作用下,生成雙鏈后再解旋,生成新的正鏈。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新型冠狀病毒的蛋白質外殼是在宿主細胞的核糖體上合成的 B.新型冠狀病毒的遺傳物質復制時涉及兩次堿基互補配對 C.核糖體可以直接與新型冠狀病毒的RNA結合生成蛋白質 D.新型冠狀病毒的繁殖過程涉及到中心法則的全部內容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6.科學家用含15N標記的尿嘧啶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大腸桿菌,然后讓未被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提取大腸桿菌細胞內含15N的RNA,用提取的RNA分別與噬菌體和大腸桿菌的DNA進行雜交,結果顯示提取的RNA只能與噬菌體的DNA形成雜交鏈。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含15N的RNA是以噬菌體的DNA為模板合成的 B.該實驗能夠證明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 C.RNA與DNA雜交過程有氫鍵的斷裂和形成 D.在合成含15N的RNA過程中大腸桿菌提供能量和原料 組卷:5引用:3難度:0.7 -
7.孟德爾在豌豆雜交實驗中運用了假說—演繹法。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決定的”屬于孟德爾假說的內容 B.“為何子二代中出現(xiàn)了性狀分離”是孟德爾提出的問題 C.孟德爾設計測交實驗并預測實驗結果屬于演繹推理 D.“配子中只含有每對遺傳因子中的一個”是孟德爾依據(jù)減數(shù)分裂提出的假說 組卷:9引用:3難度:0.7
(二)選考題:共15分。請考生從給出的2道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
21.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產生的纖維素有40%~60%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利用,土壤中能夠降解纖維素類物質的微生物類群包括真菌、細菌和放線菌,它們均可分泌纖維素酶。剛果紅與纖維素可形成紅色復合物,但并不與水解后的纖維二糖、葡萄糖等發(fā)生這種反應。回答下列與實驗室分離纖維素分解菌有關的問題:
(1)欲尋找纖維素分解菌,應該在
(2)實驗室分離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yǎng)基需要以纖維素為唯一碳源,原因是
(3)學習小組的成員取10g土樣加入90mL無菌水,混勻、靜置后取上清液,用
(4)學習小組在觀察、分析培養(yǎng)基中的目標菌落時,有些同學提出這些目標菌落中的微生物可能有一小部分并非纖維素分解菌,他們的理由可能是組卷:0引用:2難度:0.6
[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
22.某研究人員利用轉基因技術改造乳酸桿菌,將其添加于飼料中,以提高家禽養(yǎng)殖效益。枯草芽孢桿菌可分泌一種可降解纖維素的酶,這種酶由W基因編碼。為在乳酸桿菌中表達W基因,需以圖1中質粒為載體將W基因導入乳酸桿菌,圖2為含W基因的DNA片段。回答下列問題:
(1)采用PCR技術可以大量擴增W基因,該過程包括將W基因解鏈(變性)、
(2)不同生物的DNA能夠連接的原因是其分子結構相似、基本組成單位相同且均遵循
(3)所得重組質粒轉化乳酸桿菌后,使用含
(4)為確定只有導入重組質粒的乳酸桿菌才具有分解纖維素的能力,研究人員用液體培養(yǎng)基分別培養(yǎng)下表所示菌種,取培養(yǎng)液的上清液測定酶活力,實驗方案及測定結果如下表所示,表中的X應為菌種 酶活性相對值 乳酸桿菌 未檢出 X 未檢出 導入了重組質粒的乳酸桿菌 0.96 組卷:25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