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3.1 維護秩序》2023年同步練習卷(14)
發布:2024/7/28 8:0:9
一、選擇題
-
1.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與人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社會秩序包括( )
①社會管理秩序
②生產秩序
③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
④社會規章制度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組卷:6引用:3難度:0.8 -
2.《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第二條規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嘩吵鬧,排隊遵守秩序,不并行擋道,不在公共場所高聲交談。之所以要求公民維護社會秩序,是因為( )
A.社會秩序是一種有序化狀態 B.破壞社會秩序要受到法律制裁 C.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社會秩序 D.遵守公共秩序是維護社會秩序的表現 組卷:4引用:10難度:0.7 -
3.在發生重大災難時,人們往往遵循“婦弱優先,壯者靠后”的規則有序撤離;在公路上,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規則通行。下列對社會規則的理解正確的有( )
①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
②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
③社會規則需要強制性措施
④社會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組卷:15引用:6難度:0.7 -
4.在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種。如圖《讓座》體現的是( )
A.紀律 B.規章 C.法律 D.道德 組卷:40引用:32難度:0.9
二、材料分析題
-
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某校學習小組的同學們十分關注社會發展,為此,他們準備開展以“維護社會秩序”為主題的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活動一:他們搜集到如下案例。
陸某在某地鐵站候車時,出于好奇,用手指點擊了站臺上行線尾端的緊急制動按鈕防護罩,并觸發了車控室內的停車警報器,導致列車停留在軌道區域內無法進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警方對其予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1)請說說上述案例體現了哪些教材中的觀點。
活動二:學習小組發起了一次隨機調查,調查結果如表。行為 闖紅燈 公共場所抽煙 公交車上吵鬧 搶座 比例 36% 34% 18% 12%
活動三:為了讓同學們都了解社會規則,維護社會秩序,學習小組的同學們制作了下面的表格。生活萬象 應該了解的規則 在教室上課 乘坐地鐵 上下樓梯 組卷:4引用:2難度:0.3 -
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良好的社會秩序需要良好的規則。下面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部分規則。規則一 在學校里主動向老師問好;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人、孕婦讓座;在家里主動孝敬父母,積極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向父母提過分的要求 規則二 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專心聽講,勤于思考,認真完成作業;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不罵人,不打架 規則三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國家采取措施,預防未成年人沉迷于網絡
(2)如果生活中沒有上述規則將會出現哪些問題?(答出三點即可)
(3)在實現良好社會秩序的過程中,上述規則發揮著怎樣的作用?組卷:6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