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高一(下)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11/18 8: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近年來,不少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選擇回流返鄉,帶回了一定的資金和技術。據此完成1~2題。
            促進近年人口回流返鄉的主要因素是(  )
            ①惠農政策
            ②戶籍制度
            ③婚姻家庭
            ④城鄉收入差距縮小

            組卷:0引用:0難度:0.80
          • 2.近年來,不少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選擇回流返鄉,帶回了一定的資金和技術。據此完成1~2題。
            人口回流可能(  )
            ①增大就業壓力
            ②助推鄉村振興
            ③增加土地撂荒
            ④緩解農村“空心化”

            組卷:0引用:0難度:0.60
          • 3.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是災后重建規劃的重要依據和基礎。如圖為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規劃區人口超載類型的分布圖。其中第Ⅰ類:資源環境承載力差且受災極重的山區縣;第Ⅱ類: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強,雖然受災嚴重,但原有人口容量較大,尚能滿足當前需要;第Ⅲ類:與災害的關聯度較弱,原有的環境承載力較弱,造成人口超載。讀圖,完成3~4題。

            災后該區域環境人口容量(  )

            組卷:0引用:0難度:0.60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

          •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東起香港大嶼山,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位于珠江口外的一喇叭形河口灣,屬于弱潮河口)的關鍵性工程。該大橋擁有當今世界上長度最長、埋深最深、綜合技術難度最大的沉管隧道,是全球第一例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大橋。大橋按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為100千米/小時,現在開車從香港到珠海的時間由原先的3個多小時縮減為半個小時。
            材料二:港珠澳大橋位置圖(圖1)和示意圖(圖2)。

            (1)簡析港珠澳大橋修建的社會經濟優勢。
            (2)推測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組卷:6引用:2難度:0.3
          •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某高中地理學習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開展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性學習時,調查了所在城市不同地點的地租水平,并統計出地租與距城市中心距離關系表。大家又通過上網了解到香港的相關信息(境內多低山、丘陵,山峰海拔多為300~400米,平原僅占香港土地面積的六分之一,人多地少),并繪制了香港中心城區土地利用示意圖(圖甲)。
            材料二:某城市地租與距城市中心距離關系表距市中心距離(km)。
            距離市中心(km) 0 1 2 3 4 5 6 7 8 9
            地租(元/m2) 商業(商店) 150 100 50 0 0 0 0 0 0 0
            住宅 72 60 48 36 24 12 0 0 0 0
            工業 30 27 24 21 18 15 12 9 6 3
            材料三:香港中心城區土地利用示意圖(圖甲)。

            (1)同學們依據表中數據,繪制了當地城市三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變化示意圖(圖乙)。請在圖乙中補繪商業付租能力曲線,在橫坐標上標注A、B兩點作為各功能分區的分界點,圈劃出各功能區的范圍并在相應位置標注其名稱。
            (2)通過分析,大家發現香港的工業區分布比較合理。請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香港工業區分布的合理性。
            (3)通過查閱資料,大家了解到:近些年來香港島的高級住宅區不斷向郊野公園附近、半山區和山頂方向發展。請推測香港高級住宅區分布變化的主要原因。

            組卷:7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