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河南省濮陽市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27 7:0:2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4分)下列各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的標號填入題后括號內。

          • 1.變化無處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現象是由化學變化引起的是(  )

            組卷:186引用:21難度:0.8
          • 2.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9
          • 3.下列實驗不能達到相應目的的是(  )

            組卷:236引用:5難度:0.5
          • 4.下列滅火方法利用的原理與“釜底抽薪”(注:釜一古代的一種鍋,薪一柴)相同的是(  )

            組卷:80引用:5難度:0.5
          • 5.下列各組物質,都由分子構成的一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6
          • 6.分類是化學常用的方法。下列分類方法正確的是(  )

            組卷:49引用:2難度:0.6
          • 7.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珍惜水,愛護水”。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8引用:1難度:0.9
          • 8.疫情防控,人人有責。免洗洗手液里含有三氯生(C12H7O2Cl3)。下列關于三氯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5

          三、簡答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10分)

          • 24.某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制備CO2,并模擬自然界中CO2的循環。
            (1)寫出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
             

            (2)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應從裝置B的哪端通入?
             
            (回答“m”或“n”)。
            (3)將CO2的水溶液轉移至燒杯,并組裝裝置如圖C所示,置于陽光下一段時間,觀察到有氣泡產生,檢驗得知是氧氣。分析該實驗,答出一條減緩溫室效應的方法
             

            組卷:3引用:3難度:0.6

          四、綜合應用題(共10分)

          • 25.金屬材料的使用作為一個時代的標志,見證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歷史上人類冶煉不同金屬的大致年代如圖:

            (1)銅和金是人類使用較早的金屬。2021年3月,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和金器。古人可將銅和金等金屬打制成不同的形狀,是利用了金屬
             
            性。
            (2)我國的青銅文化歷史悠久、西漢時期的濕法煉銅工藝就是利用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制取銅,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銅來自銅礦,黃銅礦(主要成分CuFeS2)是其中一種。黃銅礦中鐵元素和銅元素均為+2價,則硫元素的化合價為
             

            (3)鐵器時代大約在公元前500年,至今鐵仍是年產量最高的金屬,但每年因腐蝕造成了巨大損失,寫出一條防止鐵生銹的措施
             
            。實驗室用一氧化碳高溫還原氧化鐵的化學方程式是
             
            ,反應前后固體的顏色變化是
             

            (4)鋁的利用距今還不到200年,現在鋁的年產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鋁雖然較活潑,但抗腐蝕性能好,原因是
             

            (5)工業上可利用“鋁熱反應”焊接鋼軌,冶煉難熔金屬等,其原理是在高溫下用鋁將某些金屬從其氧化物中置換出來。若用10.8kg鋁與三氧化二鐵反應來制取鐵,理論上能生成鐵的質量是多少?

            組卷:15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