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十五中、銅盤中學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1--12每小題2分,13--16每小題2分,共40分)

          • 1.如圖所示為種群在理想環境中呈“J”型增長,在有環境阻力條件下呈“S”型增長.下列關于種群在某環境中數量增長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71引用:3難度:0.9
          • 2.下列關于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動態變化實驗操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4難度:0.5
          • 3.下列有關種群與群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54引用:19難度:0.9
          • 4.森林在火災前后,植物的生物量(干重)總量發生了變化,之后的恢復期草本植物、灌木、喬木生物量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h2>

            組卷:13引用:2難度:0.8
          • 5.如圖為某草原生態系統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網。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6.在魚塘適量種植蓮藕,能達到水凈、魚肥、景美、藕增產的多重效益。以下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0引用:2難度:0.6
          • 7.下列各組合中,依次屬于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一組是( ?。?br />①勞動公園中的全部灌木
            ②一塊農田中的所有大麥、小麥及其無機環境
            ③一個池塘中的所有鯉魚
            ④長江中的全部生物
            ⑤一片果園中的全部動物和綠色植物
            ⑥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及其無機環境
            ⑦賽罕塔拉城中草原中的所有昆蟲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

          • 20.使用日益廣泛的手機,在方便人們通訊聯絡的同時也成為細菌等病原體傳播的途徑。為了解手機上細菌的情況,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圖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1)取附著在手機上細菌進行取樣培養后,對菌液進行系列梯度稀釋的目的是
             
            。
            (2)A平板上生長的菌落有多種形態,說明附著在手機細菌有
             
            種。若要使菌落能在A平板上生長,下列培養基組分中最合理的是
             
            (選填“甲、乙、丙”)。可采取
             
            來檢測培養基A制備是否合格。
            培養基編號 培養基組分
            蔗糖、NaCl、瓊脂、水
            牛肉膏、蛋白胨、NaCl、瓊脂、水
            蛋白胨、NaCl、蔗糖、水
            (3)初篩后將平板B的菌落通過“影印”方法接種到C培養基上培養,使C培養基對應位置上出現相同菌落。然后用伊紅—美藍染液對C進行染色,根據染色后D中出現的結果,可判斷平板B中
             
             (選填圖中數字)是大腸桿菌的菌落。
            (4)某同學采用平板劃線法進一步純化大腸桿菌,接種培養一段時間后,發現第一劃線區不間斷長滿菌落,第二劃線區上幾乎無菌落,產生此情況的可能原因
             
            ;劃線結束后,要對接種環進行灼燒滅菌,目的是
             
            。

            組卷:5引用:3難度:0.5
          • 21.如圖是利用發酵技術獲得產品的過程圖,①、②都表示這一過程中的步驟或者操作,根據該圖以及學過的相關知識回答問題:

            (1)寫出數字標號處的操作:①
             
            ;②
             
            。其中②的目的是防止發酵過程中混入
             
            ,進而影響生產的效率,甚至導致發酵失敗。
            (2)配制培養基時,一般要保證培養基中具有幾類基本成分,分別是碳源、氮源、
             
             
            。
            (3)在發酵過程中,我們要不間斷地監測發酵罐中的情況,了解發酵進程,必要時要添加營養物質,同時要嚴格控制發酵條件,如溫度、
             
            、
             
            等,因為環境條件的改變,不僅影響菌種的生長繁殖,而且可能會影響
             
            的形成。
            (4)為了進一步保持發酵液的無菌環境,我們在培養基中加入了青霉素,則該培養基不能用來培養
             
            (填“細菌”或“真菌”)類微生物,而且要注意在最后處理發酵液的時候,不能將發酵液直接排到自然水體,其原因是:①發酵液中富含
             
            ,可能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而出現水華等;②發酵液中加入的青霉素可能會導致自然界的細菌出現
             
            種群,對人類的健康不利。

            組卷:7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